婆媳不和,沒有幾個「老公」是真正無辜

2019-10-31   端木婉清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如若喜歡,請點點關注,一起陪伴,寫寫看看這人間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文/端木婉清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


01

表妹說,姐我給你說一個婆媳不和的故事。

我瞬間專注,做好傾聽準備,就像兒時坐在板凳上聽外公講故事那般期盼、興奮。

但表妹把故事說到三分之二時,我愛琢磨人性的職業病犯了,控制不住地發了二條信息過去。

我說,這個婆婆典型的作妖派勢利眼,毋庸置疑,但誰允許了婆婆可以幾年如一日的欺負兒媳?

答案心知肚明,除了兒媳習慣隱忍外,不就是婚姻中那個稱為老公的男人慣的嗎?

由於表妹是故事主人公朋友,算比較了解整件事情。

她解釋道:不是的,她老公很無辜,他真是很好一個男人,不得已才在異地工作,但他每次回家都會幫老婆做飯、做家務、帶孩子,也會給她煲湯。

我說,等一下,這不是「幫」是應該。女人不應把男人該做的事理解成幫自己,如果有這個思維,就是主動拉低了自我價值。

婚姻中的事是夫妻共同的事,又不是女人一人的事,最多是男人願意一起承擔,是個有責任的男人,但不代表做這些就是個對婆媳關係無辜的好老公。


表妹說,可他是家裡獨子,難不成還跟自己媽媽絕交嗎?

聽到表妹這席話,我太熟悉了,這也是很多讀者經常在傾訴時會跟我說起的話,就算被公婆傷得體無完膚,女人仍然只會把一腔憤怒指向公婆本身,與他們不共戴天。

她們往往會說:

我老公不出軌、不家暴、不賭博是個好男人,但公婆是惡魔,我老公說他能有什麼辦法? 我老公家就他一個兒子,他是孝子,就算公婆把我欺負慘了,他說他能拿父母怎樣? 我老公也覺得父母過分,也不能理解他們做派,但總是自己爸媽,他說總不能斷絕關係吧? 我老公知道我委屈,但也很無奈,誰讓他攤上這樣父母,根本阻止不了公婆欺負我啊,他也改變不了惡婆婆啊。

……

理解老公難為是好事,至少你為他著想,但一味把老公和婆媳不和撇得乾淨而直接矛頭指向公婆,能解決問題?為他找說辭,其實不是賢是不懂正確立立場。


02


的確,這世上有很多惡婆婆,也不排除從骨子裡就壞的人,你怎樣對她,或許都換不回一顆真心,也無法扭轉她對你的偏見

但作為婚姻中的「夫妻」是否一定要默認、接受這股不懷好意的欺負?到底是習慣了被傷害,不懂拒絕,還是誰變相慣著惡婆婆得寸進尺?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深思自己處境,深思婚姻出路。

而老公作為聯繫父母和老婆之間的重要感情橋樑,他怎麼做,有什麼立場,直接起著好與壞的絕對作用。

現在來說說表妹跟我說的這個故事吧。

故事中的女人來自四川,男人是寧波周邊縣城鄉下的。

兩個人當初都在杭州上班。機緣巧合下,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相識,相愛。

相戀一年後,倆人都覺得是結婚時候了,於是把談婚論嫁提上議程。

結婚是大事,他們要和父母溝通,婚也要回寧波鄉下來操辦,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愛情容易,扯上婚姻變難了。

雙方父母都不同意這門婚事。

女方父母不想女兒遠嫁,畢竟人生地不熟做了人家兒媳,會怎樣都說不好。

男方父母也不想男人娶這個女人,在他們心裡,一直都想兒子娶個本地女孩做老婆,現在突然把一個外地女孩帶家來了,還要結婚,一時無法接受。眼裡心裡都大寫著——不滿意。

雙方父母都不同意,但女人已懷孕了,孩子是無辜的,女方父母第一個投降,男方父母雖一百個不願意,但兒子堅持,女人肚子裡又有了男方骨肉,最終勉強同意。


03


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婚禮簡單舉行,婚房也在農村,是公婆早年建造的房子。

他們雖沒有住一個屋檐下,但也就相隔幾步路。

婚假一過,男人把孕妻交給父母照顧,自己回了杭州上班。他以為媽媽和老婆都是他愛的人,也是愛他的人,是可以很好相處的。

所以壓根沒考慮後面的事。

男人經常在杭州——寧波兩地跑,但跑得再勤快,也不能常常陪伴老婆左右,勢必讓女人陷入孤單和無助。

她在這個城市舉目無親,也沒有一個朋友,每天就和婆婆相處。婆婆開始就不滿意她,而女人懷孕期間心情起伏大,很快有了婆媳矛盾。

女人吃不慣寧波飲食,也經常因為妊娠反應心情不好,婆婆嫌棄女人嘴挑,矯情。

矛盾沒幾天,女人心裡堆積了許多委屈。

女人向在杭州工作的老公抱怨婆婆對她的不好,婆婆也向兒子抱怨女人的種種不是。

男人夾在中間為難,但不知怎麼處理,他不想把彼此關係搞得太僵,只好一直和稀泥,沒任何有效解決措施。

女人患了高血壓,孩子提前剖腹生產。

坐月子期間,婆媳矛盾再度激化。

女人想按四川方式坐月子,但婆婆要按寧波鄉下習俗。女人想吃辣,婆婆一點辣都不會給她碰。

婆婆負責一日三餐,但做好飯就出去打麻將。至於女人和孩子在屋裡有什麼事,她愛莫能助態度。

女人老公不在家,婆婆打麻將,孩子啼哭難養,差點患上抑鬱症。越想越委屈時,娘家父母來了。

但娘家父母來了,婆婆還是老樣子,看人的眼睛都像苛刻的掃描儀。娘家父母來了五天,婆婆五天沒好臉色,那種瞧不起和不待見,令娘家人坐立不安,最終第六天找了個理由回去了。

女人什麼都可以忍,但絕不能忍婆婆對娘家父母的冷漠,所以和老公哭訴。

老公說請個月嫂吧,但當他把這想法和婆婆說時,婆婆一口拒絕了。

婆婆拒絕,男人也不好再說什麼,月嫂的事不了了之。

女人在月子裡經常哭,落下頭暈的病。

出月子沒幾天,女人有一回暈倒在家,要不是公公去喊吃飯,大概沒人知道她暈倒了。


04

那一次暈倒,老公和婆婆有了第一次正面爭吵。

婆婆事後把兒子對她的不滿,再次發泄到女人身上,覺得是女人慫恿,教壞了她兒子,為此常常找女人茬。

男人要養家餬口不能辭去在杭州的工作,老婆想老公還是好的,暫時也只能留在家面對公婆欺負。

男人和婆婆吵架後,就不再說什麼,他一直覺得不能把關係搞得太僵,他是獨子,一直孝順。希望老婆忍耐。

女人念著男人每次回家會幫她做飯、打掃家務,帶孩子,也念著男人給她買過衣服逛過街什麼,就一直忍。

這一忍,忍到女兒上了幼兒園。

婆婆還是看不起她,但由於那次被男人說過,她也沒敢特別作妖。

期間,女人開了一家服裝店,想自食其力,證明給公婆看。

但好幾景不長,婆婆又開始作妖了。婆婆先是做通兒子思想工作,然後要求女人再生個兒子,女人要打理服裝店不想生了。

好端端吃著飯,婆婆就在飯桌上罵女人,自己不想生,但別害了她家沒孫子,反正各種很難聽,導致女人差點月子病犯了。

那天后,女人和孩子不去公婆家吃飯了。

婆婆趁男人不在家,又去罵女人心狠,不讓她見孫女。

有那麼七八年吧,女人和婆婆就這麼一直糾纏著,矛盾著。一個各種瞧不起不待見女人,外加責罵和挑撥,而女人,委屈都埋到脖子上了,也沒想過離開那個村。

成天除了哭和抱怨,沒有其他方式擺脫,而男人一直以孩子在父母附近讀書,工作要養家餬口,作為無奈理由,遲遲沒有解決。

故事說到這裡,很多人說,這就是婆婆壞啊,婆婆欺負人啊!其實這點大家都知道,但那個被稱為老公的婚姻中男人就真正無辜嗎?

在我認知里,99%的婆媳不和,都和「老公」有很大關係。他們並不是真正無辜。

很多事或許他們敢勇敢拎得清一次,有點立場一些,或許婆媳矛盾的走向不至於一次次惡化裂變。

很多男人,會天然以為,自己是無辜的。

他們說的話和文首很多女人心裡為他們找好開脫理由一樣。

我有什麼辦法,他們是我父母啊,我怎麼會想到婆媳問題這麼嚴重? 我也很無辜啊,但我不能不孝順吧? 我已經知道是我父母不對啊,也知道我老婆受了委屈,但我也很無奈,我不能和父母絕交吧,我才說我父母一次,他們就很難過了。

……

就像這個故事裡的男人,他只想在外賺錢,總認為父母和老婆是可以相安無事的,就算知道婆媳問題,也只能和一場稀泥,以為幫老婆做做家務,帶帶孩子,可以化解老婆心裡委屈。

但遠嫁來的她,是很想理解老公難處,想愛屋及烏,但現實根本不允許,時間一久,她內心是迷惘的,總認為老公是好的,是婆婆太壞,把所有抱怨指向婆婆。

那麼矛盾勢必越來越激化。

05

的確,男人要留在杭州上班,要養家餬口賺錢,搬磚的手又騰不出來陪伴老婆身邊,這一點能理解,但明知婆媳有問題,還遲遲不作出立場,這中間到底顧慮的是什麼?是孝順還是愚孝?是無奈還是壓根就沒抹開心智對待問題?

孝順是好事,但不是父母所有作為你都要無條件默認、服從、妥協。

誰也不願意把家人關係搞僵,但不得已需要你介入處理時,你也應該有自己的正確三觀和處事態度。

男人立場不鮮明,做兒子的不能拿父母怎樣,才給了許多作妖勢利眼欺負兒媳的婆婆無盡的勇氣和脾氣。

婆婆會想:反正我兒子沒怎麼說我,那我可以這樣做啊,反正我這樣做了,我兒子也不能對自己媽怎樣吧?聰明婆婆,是通過愛兒媳方式繼續愛兒子的權利,糊塗婆婆是借著兒子孝順來打壓兒媳保持女主絕對地位。

但最終,這樣的婆婆,有一天也會失去更多。

有些傷害是可以在源頭就拒絕處理好的。

只是很多人總怕背負上不孝、不賢、不好的枷鎖而做了把頭埋在沙子底下的駱駝,而去羨慕那些家庭關係處理好的人。

總認為他們沒有婆媳問題,沒有婚姻煩惱。其實不然,活在這大千世界,紅塵俗世里的芸芸眾生,有幾人是沒有被俗世吊打過的?有幾人是沒有煩惱的?就說婆媳關係吧,只要結婚的,不管之前關係怎麼樣,後來多少終歸有矛盾。

但令你羨慕的人只是自己懂得智慧化解,積極處理好而已。

或許冷靜下來思忖,我們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需要找到如何避免和解決矛盾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我沒錯,那得對方改變吧,是她傷害我啊,她不改,我說什麼做什麼都徒勞。

其實也不然。

人都是欺軟怕硬,也都是利益為上的多。只要你表現出沒那麼好「欺負」,你的善良和隱忍是帶著鋒芒的,那麼試圖傷害你的人就會有所畏懼和思量。

還有人最怕失去,這天下,有不愛兒媳的公婆,但很少有主動和兒子斷絕關係的父母,尤其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的,那更是不敢輕易失去。

只要這個做兒子的拎得清,做兒子的有正確思想觀,有真正擔當,那麼做他父母的人多少也是會有所忌憚,誰願意輕易失去至親呢?

娶妻不是認識一個不錯的女人,娶回家,給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孝順父母,然後不管不愛的自然疏忽了她的感受和訴求。

你願意和她一起承擔些家務,對她有所關心,是責任,但真正的好,真正的愛,對於婚姻中的人來說,還應該有彼此的正確「呵護」和乾脆解決問題的態度。

自己父母是父母,自己老婆也是老婆,都應該是家人,不必盲目偏袒誰,偏袒理就可以,不必盲目縱容情和孝,縱容相對公證和諧就好。

這做起來勢必有難度,但再難也要從你我開始不是嗎?只要人人都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解決問題的思想,心中有主見,做事有原則,那麼我相信,婆媳問題再棘手,也會一天天好起來。

端木婉清,情感作者,你的感情閨蜜,複雜人性解惑人,已出版暢銷書《懂,是塵世最美的情話》感謝閱讀,期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