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登記人數7年連降?年輕人不背鍋!

2021-03-15   端木婉清

原標題:結婚登記人數7年連降?年輕人不背鍋!

端木婉清,專注女性成長

願在這裡能夠找到一份屬於你的溫暖和治癒

這幾日,微博上有個話題特別火,引起了近6億人關注,3.4萬人留言評論。

(來源微博熱搜)

3月13日,有媒體報道,我國結婚登記人數7年連降。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結婚登記人數從2013年後呈現下降趨勢,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再創新低。

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813.1萬對,同比下降12.2%。

2020年結婚登記TOP5分別是廣東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蘇省以及山東省。

報道里說,適婚人群數量減少、平均結婚年齡線越來越高都是主要因素。

針對這個現象,有專家呼籲社會應關注婦女健康、倡導適齡生育。

同時,有個問題也隨即被廣為討論。

現在的年輕人真不愛結婚了嗎?

結婚登記人數7年連降,其實真不關年輕人什麼事。

年輕人也不背鍋。

不是他們不愛結婚了,而是現有的就業環境,婚姻環境,生育環境,普遍來說都比較嚴峻。

尤其對女性,不大友好。

女性的權益得不到保障,不想結婚的人,自然多。

比如這幾天網絡上報道的二起事件。

(來源微博,)

一個女子去重慶某酒店應聘,酒店經理要求她寫一份一旦懷孕就自己辭職的書面保證書。

(來源微博,廣州日報)

在廣東一家電器廠公司工作的女職工,因為休生育獎勵假,被公司以曠工為由開除。

雙方鬧上了法庭。

這些事,看著就很荒誕不經,但卻絕不是個例存在。

那麼要女性怎麼選擇?

要這份工作,就意味著沒法結婚,已婚的,沒法要孩子,因為會擔心自己有孕被迫離職,生個孩子休個假被開除。

這種荒唐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女性在職場被普遍不公平對待。

那麼年輕人不是不愛結婚,而是不敢結婚。

關於結婚登記人口7年連降的問題。

報道也說到了是適婚人群數量減少,平均結婚年齡線越走越高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適婚人群數量減少了?

為什麼平均結婚年齡會越來越高?

專家呼籲應該關注女性健康,倡導適齡生育,

只是浮於表面的想法,而且倡導適齡生育只不過是一味想提高生育率來拉升適婚人群數量,卻沒有回答根本的原因和關鍵解決點。

根本問題沒解決,如何實現生育提升?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點?

我想了很久,也和身邊幾個朋友討論了很久,現在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原因

2020結婚登記人數創新低,是有客觀原因的,因為疫情關係,受到了很大影響。

其他年份連降,適婚人數減少,則是因為這一代年輕人,正是8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政策後,獨生子女數據最龐大的一代。

80年代之前,沒有計劃生育,一個家庭生育二個孩子,甚至二個以上的家庭居多。

這些孩子長大後,適婚人群數量很飽和,結婚登記人數肯定有上升或趨於穩定現象。

但優生優育後,獨生子女家庭,就一個孩子,他們長大後,適婚人群數量,也肯定是肉眼可見的減少。

連鎖反應,結婚登記的人越來越少。

和年輕人愛不愛結婚,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時代性原因導致。

今天,就算年輕人按適婚年紀排隊結婚,結婚登記人數也不見得較過去10年,會有大幅度提升。

平均結婚年齡越走越高,一個是因為現在人注重孩子教育培養,學歷普遍高。

很多人往往大學畢業,已經23歲左右了,再工作個二年,戀愛一年二年的,談婚論嫁一段時間,等結婚條件成熟,往往年紀就大了。

如果讀研究生讀博士的,那年紀還要往上走。

還有一個原因,現如今生活成本,壓力,就過去而言要高許多。

光高昂的房價,就讓很多人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

而我們國人,對家是有特殊情結和愛存在的。

結婚意味著一個小家成立,既是小家,也意味著二個人得有一個穩定居住的地方。

用來柴米油鹽醬醋茶煙火味生活,用來遮蔽風雨酷暑嚴寒,用來打造一個愛和療愈的溫馨、溫暖的港灣。

你看到過春天南歸的燕子嗎?

燕子回來,第一件事就是銜泥築巢,打造一個自己的家。

從此春風春雨,在裡面和愛侶生活,生養小燕子。

安居樂業。

但我們買房,築巢顯然沒那麼容易。

如果你非要說隨便在山裡搭一間小木屋也可以結婚生活,我不和你槓,確實可以有,也不見得不幸福。

但我們說的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大部分人面臨的生存環境和精神嚮往以及實際問題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簡單。

普通人結婚要有個房子, 但一路漸漲的房價卻會成為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攔路虎。

很多家庭三代人存下的錢,合力買個二三線城市房子的首付款都不夠。

就算交得起首付,也不見得有能力還得起每月好幾千元的房貸。

如果靠年輕人婚前自己實現買房計劃,怕是力單量薄,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好幾年的奮鬥進行財富積累。

但說的再現實一點,有時你努力積累了幾年的財富,仍然跑不贏一路飆升的房價速度。

這很關鍵,所以很多人的婚事一拖再拖,年齡越拖越大。

這,還是比較順利的。

不順利的,談幾次戀愛,二個人買不起房的,都不見得修成正果。

還有一個原因,現在的人,職場環境壓力大,競爭殘酷,單位動不動實行996,頻繁加班是打工族人的日常現象。

你選擇996,意味著沒時間出去社交,談朋友。

有時不是年輕人不會談戀愛,根本就是沒空談戀愛。

眾所周知,愛都離不開互動和陪伴,你沒有互動,沒有陪伴,哪有那麼多天作之合?

那麼996的職場人呢,到底該如何取捨?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就是個普通的公司職員,但公司經常加班,他也經常需要出差,導致他沒有很多時間社交,找女朋友。

你不加班,不出差,意味著錯失很多晉升機會;你加班,你出差,意味著錯過很多陪伴和了解。

好不容易親戚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他也很喜歡,但整二個月,他早出晚歸,高鐵飛機地跑,連陪她看個電影的時間都沒,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

後來,他被分了。

他內心真的是很想找一個女友結婚生個孩子,但又很無奈。

還有近年來,離婚率居高不下,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壓力逐年遞增。

但地位卻一直不被認可,反倒經常被「喪偶式婚姻」,「單親式育兒」捆綁住折磨的身心疲憊。

過重的家庭壓力,使其無法在婚姻中得到很好的放鬆,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和快樂。

而很多女性還有不得以選擇做家庭主婦的,但遭遇壞婚姻,在離婚時,也得不到應有的物質保障。

導致很多女性,對婚姻生活感到不自信的人就大有所在。

……

所以關鍵,是要找出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不僅僅是專家建議的要關注女性健康,更要關注女性的權益可以得到應有的保障,

要關注成年人就業難,擇業難問題,改善職場996工作環境;

改善女性35歲+後,工作難問題;

拒絕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的性別歧視;

杜絕類似應聘得簽署懷孕就自動離職的協議,休生育獎勵假就被開除的荒唐行為。

穩定房價,逐步改善買房,住房老大難問題。

提高婚姻中弱勢群體的保障力度,對婚姻過失方加大犯錯成本。

同時穩步提高養老醫療保障力度,注重孩子教育培養,健全法律法規。(這一點我國現在也正做得越來越好)。

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奮鬥有奔頭,戀愛有時間,婚姻有保障,日子一定蒸蒸日上,年輕人要結婚的也自然會越來越多。

如此一來,結婚率,生育率,離婚率等很多問題,都必然良性循環。

以上,是我個人的粗簡想法。

不足不到地方很多,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提意見補充或指正。

以下是婉清做的視頻號,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贊。

——遇見你,

本身就是緣——

婉清今日薦讀

該受煎熬的,應該是這個披著假救世主華袍的男人

端木婉清,十點讀書邀約作者,你的情感閨蜜,一個熱愛生活且率真的女子,信奉說真誠的話,做善良的事,一支筆寫盡生活百態,一顆心傾盡所有,去生活。個人微信公號:端木婉清 ID:ziqingting19,已出版暢銷書《懂,是塵世最美的情話》。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