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新零售平台。盒馬希望為消費者打造社區化的一站式新零售體驗中心,用科技和人情味帶給人們「鮮美生活」。其中「鮮、生」是主打特點,手機 APP下單,30分鐘送達、一站式購齊、免費配送,更是其賣點。
在這次疫情期間,去的地方最多便是盒馬,因為盒馬就開在家樓下,同時附近的菜市場因疫情問題,基本都沒有做生意。也正是這樣,我和盒馬的關係便日漸熟悉起來。
這次就談談盒馬,有什麼值得買的,又有那些是不建議購買的(線下、線下、線下)。
我媽是比較反感我在超市裡買蔬菜的,固執地認為超市的蔬菜碼得整齊漂亮外,包裝起來的蔬菜更是良莠不齊,價格也不夠菜市場的便宜。可是,通過這次疫情期間多次在盒馬購買蔬菜的實情,終於扭轉了我媽多年的頑固心態。
就拿同樣重量的蔬菜價格來作比較(僅以當地的菜市場):
西蘭花在菜市場賣 4.9-6.6 元,盒馬賣 4.7 元;娃娃菜在菜市場賣 4.8-5.2 元,盒馬賣 5.7 元;洋蔥在菜市場賣 3.9-4.5 元,盒馬賣 5.2 元。(我參考我家附近的幾個菜市場作了對比)
由此看來,價格並不是相差太多,而且盒馬為了打響「鮮、生」的特點,特意弄了日日鮮和帝皇鮮兩個品類,保證蔬菜的新鮮程度,我買了這麼多次菜,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連我媽也說這樣能省去在菜市場挑菜的時間。還有一點,我覺得是比其他超市優勝的地方,就是蔬菜的預處理做得比較仔細,去根去泥,把蔬菜洗得也夠乾淨,也省去自己細細洗菜的時間。
有時候你會看到打折的蔬菜(很多時候是因為時間或碰磕的緣故打折),不妨拿起來看一下,也能買到價格實惠的蔬菜。現在晚上八點之後,日日鮮的食材都會打折,所以你會遇到有些大媽正等待這最佳購物時機。
我習慣了喝牛奶,然後就在盒馬的牛奶區細細琢磨,輪流買了盒馬、光明、明治、蒙牛、味全、新希望、安佳這幾個牌子的牛奶來喝,最終發現喝起來最適口和奶味最重的,就是盒馬自家的日日鮮牛奶,同時還能掃碼領劵減錢。
大家也不妨試試日日鮮的醇豆漿,口感醇厚濃郁,帶有淡淡的豆味,十分適合拿來搭配早餐。
帝皇鮮的澳大利亞M5和牛西冷牛排、M4-5和牛眼肉牛排、和牛牛肉,推薦大家購買這三者試試,價格公道(我上網查了一下同類型的和牛,價格都要比這個貴),味道也不錯,即便是廚房新手也好,按照菜譜也能做出味道不錯的和牛菜式。
乳脂蛋撻液(這是我發現家裡冰箱有蛋撻酥皮後,決定在盒馬尋獲蛋撻液的意外之喜。),相信大部分不愛下廚房的值友,在這次疫情期間過後廚藝必定突飛猛進,除了做點正常菜式外,也會弄點甜品蛋糕試試。這蛋撻液口感嫩滑細膩,香味十足,推薦大家買來嘗嘗。
胡蘿蔔蝦滑,蝦肉占比達到八成以上,火鍋食材的又一選擇。
盒馬和菜市場的海鮮價格,兩者相差並不大,我不建議大家在線上購買盒馬的海鮮,我試過好幾次在線上購買的蝦類、貝類海產品質量都不行,所以我寧願線下自己慢慢挑選。
有趣的是,我好幾次在打折區域遇到同一位阿姨,這位阿姨總是在拿著打折的魚、蝦來細看,她見到我在拍照,就跟我說:別覺得是打折就是壞東西,你看這魚的腮色鮮紅,按起來魚肉還不是死硬,你現在買回去家裡烹煮,味道也沒有和新鮮的差太遠。你看看池水裡底部的多寶魚,基本和我手中拿的打折多寶魚沒差兩樣~純屬撿漏~
盒馬提供的調味品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長達十米貨架全是各式各樣的調味品,除了常見的大牌子,還能買到當地的特色調味品,如台灣金蘭、香港八珍、家樂牌的特製調味包....
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在手,天下我有....
特價的半成品菜是下班一族,或是上班帶飯一族的最佳選擇。
多次購買盒馬的水果,總結出一個經驗就是:如同抽獎。盒馬更新水果種類的頻率非常快,基本上是走在最前線的,或許正是因為更新過快,購得的水果也全是第一批採摘的水果,所以吃起來沒有那麼「恰到好處」。
我承認我是因為看到「促銷」才停下腳步,甚至買了回家。金湯五穀花膠雞,套餐包括1份文昌雞,1份金湯五穀花膠雞,1支農夫山泉。拿起來的分量還挺重的,想必味道也會不錯吧。
可是當我拿回家烹煮時,發現文昌雞肥油堆積,皮肉老塌,吃起來的肉柴柴的.....其實之前也買過椰子雞套餐,也是不好吃,為什麼我還會重蹈覆轍呢?
好奇心是推動世界前進的一大動力,我帶著濃濃的好奇心買了盒馬自家出品的成品菜,諸如番茄燉牛肉、魚香肉絲、豬肚雞胡椒、口水雞等。操作也簡單,只需加熱即可,也不用怎麼烹煮,可是味道才是關鍵。
吃完後的結論是八個字:一言難盡,雷區重重。
盒馬的烘焙雖然是自家出品,可是味道一般,價格也沒有明顯優勢。而熟食方面,也做得很一般,表現水平非常不穩定,以藤椒雞為例,油膩膩地就不說了,雞肉也不嫩實,味道也不是藤椒味的。
純屬個人購物攻略看法,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