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不敗!「最後一投」前,你知道喬丹做了哪些事情嗎?

2019-11-24   籃球在說話

整個1998年,芝加哥公牛似乎都處在崩潰邊緣。場內場外,破事不斷。以致於所有人都知道,無論成敗,這都是他們的最後一年了。

到了第六場的時候,芝加哥仿佛真的大限已到:第一節還沒打完,皮蓬受傷,回更衣室治療。全世界都知道皮蓬之於公牛,之於喬丹意味著什麼。賽季初皮蓬缺陣,公牛在前20場常規賽里為了五成勝率而奮鬥。皮蓬缺陣35場後回歸,公牛最終62勝和爵士並列聯盟第一。如果這還不夠具體,可以再想想上賽季總決賽第六場失去湯普森的勇士。


皮蓬離場,喬丹還在。在籃球之神的最後一場比賽里(別抬槓說奇才那兩年),上帝拿掉了皮蓬——多麼有創意,多麼偉大的劇本!

喬丹在第二節接二連三地上演無與倫比的後仰跳投,半場獨得23分。

下半場開始,皮蓬回來了。但喬丹在第三節5投1中,主要靠罰球單節得了7分。爵士長時間占據著主動,喬丹努力維持分差不被拉大到5分以上。只要分差正常,喬丹就安然潛伏,他要留下力氣等待最後的了斷。以他早已妖化的球場經驗,他知道如果不能在這一場解決對手,後果將不堪設想。皮蓬的受傷清晰地預示著比賽的風向已經漸漸轉向爵士,而公牛的戰力已到極限。所以,必須選擇一個最恰當的時機將對手一擊斃命。作為最善於調配體力調整狀態的籃球運動員之一,他有這種自信。

他在第四節的作為可以做成教科書啟發後來者:

終場前7分30秒,爵士73比70領先,喬丹左手運球突破,博到犯規,兩罰命中;72比73。

6分40秒,喬丹繞過皮蓬的掩護,跳投,命中,74比73。

6分15秒,喬丹向底線轉身後仰跳投,不中,74比73。

5分57秒,喬丹面筐試探步跳投,不中,74比73。

5分30秒,爵士75比74領先,喬丹繞掩護接球跳投,不中。

3分01秒,爵士81比79領先,喬丹空位三分出手,不中。

2分05秒,爵士83比79領先,喬丹左手運球突破,博到犯規,兩罰命中,83比81。

1分30秒,爵士83比81領先,喬丹右翼轉身跳投,不中。

59.2秒,爵士83比81領先,喬丹再度從左側突破,博到犯規,兩罰命中,平局。

我們可以看到喬丹的進攻選擇,當時間迫進最後一分鐘之前,落後3分以下,喬丹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跳投,這樣可以節省體力。而當分差3分往上時,他立刻祭出晚年必殺技,左手運球突破騙犯規,雖然突破耗體力,但不得不為。當他連續三次進攻不中時,他兩分半鐘內沒有再出手,用來調整狀態——比起某些越投不進越要投,或三次不進就再也不敢投的傢伙,這都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所謂籃球之神,不止是那些偉大的傳說,還有這些無比細膩精確的細節處理,沒有千百場比賽歷練和超乎常人的用心,是不可能擁有這種級別的意志和經驗的。


終場前41秒,斯托克頓一記無情的三分球命中,爵士86比83領先。在旁人看來,爵士基本鎖定勝局;在喬丹看來,他所等待的那個時刻已經來了。之後35秒里的喬丹VS拉塞爾,可能是體育史上被重放次數最多的傳世名局。

終場前37秒,在第四節連續三次突襲左側的麥可·喬丹從弧頂加速,突襲右側,運球越過拉塞爾,在三人夾擊中上籃得手。86比85。終場前20秒,喬丹背後掩襲卡爾·馬龍,搶斷。禪師不叫暫停,喬丹推進到前場;終場前6.4秒,喬丹在弧頂做出懸崖勒馬的經典運球動作,收球,跳投;終場前5.2秒,世紀一投命中。

喧囂的鹽湖城一片寂靜,喬丹的右手久久不落。

公牛終於不敗。

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神話誕生了。站在總冠軍獎盃旁,斯特恩說道:「獻給你,芝加哥公牛,永恆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