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夏日寶寶皮膚的頭號「敵人」,蚊子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很多媽媽講,夏天帶寶寶出門,即使做好全身裝備,也防不了蚊子對寶寶皮膚的「鍾愛」,還是被咬了一身包!
寶寶皮膚嬌嫩,決不允許蚊子光顧!怎麼安全有效的驅蚊和止癢,今天牛媽一次給你說個清~
蚊子對寶寶的危害
雖然一般蚊子叮咬起腫包會自行消退,但是寶寶皮膚敏感嬌嫩,被叮了還是要好好處理,否則可能會有這些影響:
1、局部紅腫
蚊子叮咬最常引起的就是局部的紅腫、瘙癢,很容易因為撓破皮引起局部感染。
因為個體有差異,有的寶寶的皮膚對蚊子叮咬的反應比較強烈,會出現紅腫面積大,腫脹嚴重。
2、傳染疾病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且數量多達80多種,危害甚大。特別是諸如瘧蚊、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這類對寶寶身體傷害較大的疾病,常常是通過蚊子來傳播的,幼兒深受其害!
尤其是乙型腦炎 90%病人發生在夏季,主要通過蚊子傳播。90%的病人發生在7、8、9三個月,特別是2-7歲兒童發病率最高。
孩子患病時,往往起病較急,體溫在1-2天內高達39℃-40℃,伴頭痛、噁心和噴射性嘔吐,同時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繼而出現意識混亂、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所以為了保護寶寶健康,防蚊滅蚊很有必要!
3、影響寶寶睡眠
對於寶寶來說,睡覺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工作。倘若被蚊子叮咬,往往會又疼又癢,難以入睡,嗷嗷大哭,睡眠質量降低不說,也讓護理寶寶的媽媽頭疼不已!
安全有效驅蚊方式
蚊子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無處不在,隨時都會在耳邊嗡嗡作響,拍拍翅膀飛走時,還給孩子的臉蛋、胳膊、大腿上留下數個紅腫的大包……爸爸媽媽們為驅蚊想盡了辦法,但又怕驅蚊用品中的化學物質會傷害寶寶,到底該怎麼挑選呢?
物理驅蚊為首選
對不滿6個月的寶寶來說,安全有效的驅蚊方式首選——物理驅蚊。
在家裡寶寶活動的地方,使用紗窗、紗門、蚊帳等,能隔絕減少蚊子出沒,再準備個電蚊拍,可以及時消滅「漏網之魚」;另外,避免寶寶出汗過多招蚊,在家時控制好室內溫度!
外出不易在草叢、樹林待太久。準備輕薄透氣淺色的長袖長褲,最好是袖口和褲邊有縮口的防蚊衣褲,可減少皮膚裸露的部分,並有效防止蚊蟲爬進身體里。
化學驅蚊
給物理驅蚊加個「保險」,又比較省事的就是化學驅蚊方式。
市面上有眾多驅蚊產品:驅蚊液、電蚊香片、蚊香、驅蚊噴霧、電蚊香液等等,在選購上主要還是看驅蚊產品的成分。
爸媽們在給寶寶選購驅蚊產品時,要注意避開含有這3種成分防蚊產品:
×檸檬桉葉油(3歲以下禁用)
×薄荷腦、樟腦(2歲以下禁用)
×擬除蟲菊酯(具有神經毒性)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了4種驅蚊產品,分別是:
DEET(又稱避蚊胺)
伊默寧(又稱驅蚊脂)
埃卡瑞丁(又稱派卡瑞丁)
檸檬桉葉油(或其有效成分PMD)
選擇以上3種成分的驅蚊產品時要注意,埃卡瑞丁的濃度應該不超過20%,而避蚊胺的濃度要在30%以下。
在使用驅蚊產品時,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2個月以下寶寶不建議使用驅蚊液;
帶寶寶出門時使用,回到家,要立即清洗寶寶身上和衣物上的驅蚊液;
以避蚊胺為例,濃度10%可有效驅蚊2小時左右,2歲以下寶寶1天使用不宜超過1次,2歲以上不宜超過3次;
2個月以上寶寶首選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產品,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使用含檸檬桉葉油的驅蚊液。
那麼很多媽媽都會問,花露水是不是不可以用呢?並不是這樣,合格產品上會有農藥字樣,但其成分還是比較安全,驅蚊花露水通常含5%~7%避蚊胺,按照說明書正確地給寶寶塗抹就可以。
由於花露水含有較高濃度酒精,因此不建議給寶寶頻繁地、大面積塗抹!
已被蚊子叮了怎麼辦?
一般來說,如果是簡單的叮咬,用肥皂水清洗,少抓撓、不刺激叮咬部位就可以。
如有其他症狀,可參考以下處理方法:
1.、冷敷
被蚊子叮咬的部位,可以使用涼水沖洗,或是用毛巾包裹冰塊冰敷在紅腫的部位。
2、 塗抹藥膏
安全有效物廉價美,不得不夸爐甘石洗劑了。
爐甘石洗劑成分安全(爐甘石、氧化鋅),能夠有效的鎮定、止癢,適合給寶寶使用,但要注意皮膚破損就不能使用了。
如果皮膚已經破損,要及時用碘酒消毒,必要時可以塗抹抗生素軟膏,避免局部感染。
3、 及時就醫
如果腫包面積大,在冰敷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物,症狀緩解就可以停止使用。
如果寶寶被叮咬的位置紅腫瘙癢嚴重,無法緩解,同時伴有其他異常,比如發熱、頭疼、全身酸痛等情況,要及時就醫檢查!
總之,這個夏天做好驅蚊工作,寶寶在被叮咬後,要用正確方式處理,如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