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知道喇叭溝門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項柵子這個地方的卻寥寥,和短暫的喇叭溝門秋色相比,項柵子的秋天綿長而醇厚,猶如一杯陳年的酒。
這個狹長的村子就是懷柔長哨營滿族鄉的項柵子村,由於位於一個盡端路的終點,所以鮮有經過的車流,非常安靜,任何一張外來面孔都是遊客,村民們彼此熟識,保留了滿鄉的淳樸民風。
項柵子的秋色是從村址的位置開始的,從村東頭向西你就會進入莽莽林海,山裡的樹葉紅的發紫,彎曲的山路上鋪滿厚厚的落葉。
這個季節村民們正在山裡砍伐枯死的樹木,寂靜的山林里傳來一陣陣電鋸鋸木頭的聲音。
村東頭的小水庫在清晨會泛起白霧,逆光中宛如仙境。在水庫邊上溜達偶爾會遇到進山打泉水的村民,你不認識他,他卻認得你,會親切的問你是不是住在xxx家。
有些葉子還沒有紅,但有些著急的葉子已經掉了,剩下那些還在枝頭搖曳的葉子就顯得有些三心二意,吊兒郎當的樣子。一陣風過,就會有黃色或者紅色的葉子打著旋兒飄下來,姿勢妖嬈極了,你一點都不用擔心它會摔著。
山裡的空氣清冽,有松枝的香氣,也有腐爛的植物的味道,小鳥或者是別的小動物躲在草叢裡,弄出很大的響聲,生怕別人不知道它就在那裡。
清晨的霜都結在樹葉的邊緣,也結在枯草上,你沿著路一路向東,恰好能看見霜葉在逆光中的寒光,遠處的白樺林影影綽綽,成了虛幻的背景。
轉個彎,白樺林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步移景異,一路走一路看,眼睛根本就不夠用好嗎。
有時候你會發現,枯草也很美麗,雖然它們顏色暗淡,但一根根的都很有朝氣,努力向上的生長著,對山裡的寒冷置若罔聞。
突然之間你就看到了這個景象,陰影的盡頭是耀眼的秋色,看著近實則挺遠,路邊的石崖裸露著岩石,讓柔美的秋色顯得粗糲。
陰影里的樹枝就像是銅枝鐵干,錚錚鐵骨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山頭上這些樹頂著一個紅撲撲的雞冠子,後面的綠色的樹被陽光搞成了浮雕。
這棵樹擁有了炫耀的資本,它在一片山坡上晃啊晃,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山坡下落葉成灰,衰草枯楊不是歌舞場,也沒有誰是這大山的嫁衣裳,每片落葉都有每片落葉的歸宿,每棵荒草都有每棵荒草的命運,大山裡的生命冷靜平和,就像是老夫老妻組成的一個家庭。
道路是永遠的配角,樹木才是山裡的主角,它們擠作一團,抱團取暖,試圖抵抗季節的到來,再過一段時間,它們就會發現,所有的努力其實都是徒勞。
樹與石,一旦被綁定在一起,就再也分不開了,除非地動山搖或者風火雷電,行走在山裡,你的思緒會變得簡單,能不能放空我不敢說,但你一定會發獃我能夠肯定。
秋色已至,但顯然不是同時來的,來得早的走的也早,能相遇在一個晴天就是緣分,不是嗎?
山路的盡頭是一個廢棄的村莊,有一年發大水被沖毀了,再往裡走就看到這個場景,秋色綿延,永遠會有看不完的風景,今天的秋日漫步就到這裡吧。
回到下榻的民宿,這是一個有著滿族風情的精品民宿,乾淨舒服,能吃到傳說中的滿族二八席。
酒店的大堂有很多磚雕,當初誤打誤撞訂了這家客棧簡直有點喜出望外,畢竟這是山里啊,本來想著住個大火炕就不錯了,沒想到山裡居然會有這樣精美的客棧。作為一個建築攝影師,我就不客氣了,開拍,咔擦咔擦。
喝茶的地方,也有咖啡提供,桌子上的花據說都是從山裡采的。
二樓的這個茶室有一個按摩椅,超爽的,特別是山里溜達回來腰酸腿疼的,按摩一會還是非常舒服的。
地下室的三個空間,會議室、汗蒸館、麻將室。對我這種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來說,這些都沒有吸引力。
我住的房間有一個榻榻米,牆面裝飾的非常有特色。
來個特寫。
旁邊的那套房子也不錯哦。
看了一下這套房間,是兩層的,一樓是起居室,二樓是非常有特色的大通鋪。
能睡很多人。
還有一個繪本館。
其實我最關心的是這個餐廳。
不要眨眼哦,迷你版的二八席來啦,因為我們人少,所以點的是二八席的幾款特色菜。強烈建議一定要吃這個滿族風味的二八席,在北京能吃到這樣的二八席,也只有在這個山里了。說實話我也在路邊的一些飯店裡吃過所謂二八席,和這個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飯罷休息按下不表,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明天我們將從項柵子這裡啟程,向百里畫廊前行,帶大家領略風光旖旎的百里畫廊。最後分享一下此行的一些信息,免得一個勁兒在留言區問我。
地址:北京懷柔長哨營鄉項柵子村(導航項柵子就能搜到)
客棧:項林宿(搜索:隱居鄉里官網可以訂房)
風景:項柵子村東進山一路走就能看到(山區秋色一天一個樣子,去晚了樹葉可能會掉光,別說我在這兒忽悠你)
攝影:彌須(所有照片和文字版權都是彌須的,不要隨意轉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