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被拼多多逼急的阿里,用了哪些「手段」對付它?

2019-11-13     口袋電商課丨王子明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口袋電商課,讓你少走一年彎路!

今年雙 11 的電商戰,已經從阿里和京東的 PK 轉變為阿里、拼多多和京東的混戰了,甚至可以說是阿里和拼多多的對決。

本以為自己穩居電商老大的阿里,在這兩年卻被瘋狂收割下沉市場的拼多多迎頭趕上。

為了「對付」拼多多,今年雙 11 阿里可是花了不少力氣,甚至可以說打了一場「持久戰」。

早在今年 3 月,被拼多多逼急了的阿里,就重啟了沉寂 3 年的聚划算,開始進攻下沉市場;同時還推出了專門針對下沉用戶的淘寶特價版,這個 App 一度登上了 App Store 免費榜 No.1。

這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在 2020 財年第一季度(4-6 月),淘寶的新增用戶有超過 70% 來自三四線城市和鄉村等下沉市場。

那麼,在雙 11 期間,被逼急了的阿里,又用了哪些招來對付拼多多呢?今年的文章,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阿里在雙 11 的下沉玩法。

一、下沉用戶的流量從哪裡來?

今年雙 11 ,各大電商平台的下沉市場爭奪戰打得火熱,京東的京喜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接降價,蘇寧則依靠大量下沉市場門店的優勢。

當然,阿里也不甘示弱,通過線上+線下、站內+站外等多個渠道,可以說把雙 11 活動的信息推向了下沉用戶在的每一個角落。

1)線上手淘引流,線下門店觸達

為了讓會用淘寶的「下沉用戶」買買買,為了讓不會用淘寶的「下沉用戶」也來買買買,阿里分別在線上和線下渠道大做文章。

通過手淘引流至「聚划算」和「淘寶特價版」

今年 4 月以來,聚划算在手機淘寶首頁頻道位置不斷變化,變得越來越明顯。(從第二位上升至第一)

聚划算上還有很多針對下沉市場用戶的運營玩法(拼多多既視感),比如簽到領紅包、砸金蛋領紅包、下單返紅包等操作。這類「紅包套路」就是利用用戶的「損失厭惡」心理,低成本轉化用戶。

聚划算砸金蛋領下單紅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9 月,還專門給「聚划算」造了一個節:99 划算節。

憑藉聚划算提供的 5 億補貼+本身供應鏈的全新優化升級,在 99 划算節期間一舉拿下 5 億下沉市場用戶的巨量份額。

雙11被拼多多逼急的阿里,用了哪些「手段」對付它?

除了給聚划算開埠之外,手淘還專門給淘寶特價版做了一波引流。

早在今年雙 11 開始前,我就收到了手淘推送的「紅包彈出」,讓我下載淘寶特價版使用紅包(不過時間有點久遠,截圖不見了 T T)。

當時,犯了職業病的我還跑去 App Store 看了一下,果不其然,淘寶特價版排在了免費榜的第一名。看來,手淘這波引流應該為淘寶特價版 App 帶來了不少新用戶。

這次引流自然也是為了在淘寶特價版上做「雙 11 合伙人」的活動。

當然,在雙 11 期間,官方也在繼續給淘寶特價版引流。在手淘「雙 11 合伙人」的攻略中,就有這樣一個提示,只要用戶下載淘寶特價版,就能獲得 10 萬喵幣。

這可是要逛 10 個店鋪才能拿到的喵幣金額啊!阿里為了將用戶引導到淘寶特價版,也是「斥巨資」了。

天貓小店+天貓優品,布局線下渠道

針對二三線城市消費者,阿里推出了天貓小店。

天貓小店是在保留原來街邊小店的情況下授予「天貓」品牌的小店。目前,天貓小店在全國已有 6000 多家;

今年雙11,天貓小店加入了「購便利」支付寶小程序玩法。消費者只需要在天貓小店消費超過 1.1 元即刻參與抽獎,從而刺激下沉市場消費者前來消費。

針對縣域鄉村的下沉用戶,阿里則推出了天貓優品(主要賣家電),用來滿足下沉市場用戶的購物需求。截止目前,天貓優品數字門店已經覆蓋全國近 1200 縣,近 4300 個鎮/區,近 4300 家數字門店在開業運營。

早在今年 618 大促時,阿里就通過天貓優品舉辦了一場面對下沉市場用戶的年中大促。

店員引導來店的消費者註冊淘寶,並用淘寶口令獲得滿減券,同時消費者還能通過掃描門店二維碼玩遊戲獲得紅包獎勵。

而在雙 11,天貓優品也參與了雙 11 合伙人的活動,用戶只需到門店掃碼就能獲得雙 11 紅包。

在縣城的諸多廣告牌上,我們也能看到天貓優品關於雙 11 的活動。

天貓小店和天貓優品通過線下門店掃碼的方式,可以讓那些平常不用電商買東西的用戶也參與到雙 11 的「購物狂歡」中來。

2)多渠道合作,多種形式推廣

除了內部渠道,阿里還與抖音、快手、頭條等平台合作,多平台「收割」下沉用戶。

抖音+快手,觸達下沉用戶

易觀的下沉市場報告顯示,近兩年來,下沉用戶在視頻和直播推薦下單成功的頻次提升明顯,直播和短視頻正在成為購物推薦的新手段。

因此,除了淘寶直播本身承擔了一部分直播推薦的任務外,阿里還與短視頻兩大巨頭——快手、抖音進行了合作。

首先,阿里聯合快手、抖音的頭部達人打造「賣貨王爭霸賽」。簡單來說,就是讓淘寶聯盟站外達人在這些平台上通過直播、短視頻賣貨,根據引導成交金額進行排名。

從天貓的賣貨王榜單看,在 TOP10 中,除了李佳琦之外,其他 9 位都是快手主播。由此可見,這次賣貨王爭霸賽應該還是轉化了很多下沉用戶。

而且,天貓還聯合快手舉辦了「雙 11 老鐵狂歡夜」,邀請 50 余位頭部紅人進行直播賣貨,通過直播的形式引流到聚划算的雙11 會場,深度觸達「老鐵」用戶。

根據秒針系統發布的《快手平台電商營銷價值研究》報告,84% 的快手用戶願意接受主播推薦產品。天貓之所以會聯合快手特地做「老鐵狂歡夜」,我想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快手主播的高粉絲粘性。

老鐵狂歡夜參與主播

天貓與抖音的合作相對比較輕量級,主要是在抖音頭部紅人的視頻植入了「紅包道具」,通過達人的場景演繹,引導用戶點擊紅包進入雙11 會場。

雙11被拼多多逼急的阿里,用了哪些「手段」對付它?

除了這些之外,阿里還分別在快手和抖音投放了開屏廣告。

「天選十二時辰」,三大平台選錦鯉

今年雙 11,阿里還推出了名為「天選十二時辰」的錦鯉活動,玩法跟去年國慶支付寶推出的錦鯉活動類似。而這個活動的主要陣地就在微博、今日頭條、快手這三大平台。

而這也是阿里首次在頭條和快手上開展錦鯉活動,從這波投入也能看出阿里想拿下下沉用戶的決心。

玩法其實也很簡單,頭條用戶只需要每天轉發「天選十二時辰」的活動信息,快手用戶則是帶上「全民雙11」的話題發布視頻,每天會從活動參與者中抽取一名錦鯉送出大獎。

說白了,就是通過獎品激勵,讓平台的用戶幫助天貓雙 11 做傳播。從數據上來看,這次活動在平台的傳播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例如頭條,每天的活動信息轉發量都達近 1 萬;而在快手上,「全民雙11」這個話題的視頻播放量也超過了 5 億。

創意廣告助力天貓雙 11 下沉

在這個雙 11,阿里還發布了一個系列廣告,在視頻貼片、電梯等位置投放。這些廣告的主角有 Z 世代、媽媽、白領、老年人等群體,基本上與阿里今年提出的八大目標人群方向相對應。


而其中一則主題為「指點江山」的視頻,畫面中一個大爺正在用方言教另外一個大爺如何使用購物券在雙 11 買東西,看起來像是在給小鎮中老年用戶傳遞「買買買」的概念。

除此之外,天貓還針對下沉用戶拍攝了一支雙 11 微電影《第 11 代許願望》。

故事的背景是在偏遠的山村,女主為了實現村裡人的願望,需要去很遠的鎮上購買商品。最後,女主每年雙 11 當天將外面世界的新東西帶進來,將家鄉的美好帶出去。

雙11被拼多多逼急的阿里,用了哪些「手段」對付它?

對於偏遠的小鄉村來說,想要購買外面新鮮事物,需要走大老遠才能買到。

因此,如何能夠不出遠門就能買到心儀的商品,對小鄉村來說十分重要,而則正是該影片想要傳遞的:天貓想讓中國鄉村百姓購物願望一一實現。

二、如何刺激下沉用戶買買買

在過去的雙 11,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啦,阿里為了刺激我們買買買,又是做喵鋪,又是蓋樓的,玩法別提多複雜了。然而,當我在研究下沉用戶的玩法時發現,也太簡單了吧!

1)淘寶特價版:玩法簡單,紅包門檻低

就拿雙 11 合伙人的項目來說,同樣是瓜分 20 億紅包,淘寶需要完成任務、升級喵鋪才能瓜分紅包,而淘寶特價版的用戶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登入淘寶特價版「開寶箱」,即可獲得紅包。

原因其實很簡單,低門檻就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下沉用戶參與進來。如果活動玩法過於複雜,很可能就會勸退一部分用戶了。對比一下拼多多、京東你就會發現,其實大家的下沉玩法都是比較簡單粗暴的。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一個細節,與天貓滿 200-20 和滿 400-50 的津貼不同,淘寶特價版的紅包滿減額度分為滿 30-3 和滿 50-5 這兩檔。

這個滿減額度的設計其實也考慮到了下沉用戶的整體消費能力,能夠讓儘可能多的用戶用上紅包(然後買買買)。

2)聚划算:直接打五折,送「滿減」紅包

今年雙 11,聚划算推出了「雙 11 吾折卡」活動,只要用戶加購 5 件雙 11 商品(加購即可,無需購買),就能夠抽一次吾折神卡。這個卡有兩個額度,分別是滿 20000 減 10000 和滿 1000 減 500。

這個活動的參與門檻低、優惠力度大,既能讓用戶覺得很划算,同時還能提高客單價

除此之外,聚划算給到下沉用戶的另一個省錢法寶是雙 11 特惠價購買「紅包省錢卡」。這個省錢卡其實跟淘寶的 88VIP 很像,只不過 88VIP 的權益是購買商品打折,而省錢卡的權益是直接獲得紅包。

左:88VIP;右:紅包省錢卡

同樣是會員模式,明明都有 88 VIP會員卡了,為什麼還要針對下沉市場用戶推出紅包省錢卡呢?

當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今年 6 月刷屏的《我在下沉市場生活的一個月》一文中,有一段對話給了我啟發。這段對話顯示,下沉用戶認為交了會員費等於什麼也沒拿到,感覺自己的錢就像白扔了。

在後續的用戶觀察中,作者得出這樣兩個結論:

在做促銷時,必須讓用戶感覺立馬占了便宜才行,不要把優惠後置,不然容易流失;

立減和直接打折是最好的促銷方式。

據此可以看出,對於聚划算來說,想要「轉化」用戶,最好的方法一定不是收會員費,而是打折或者發滿減紅包。

而從「紅包省錢卡」來看,其實也能看出聚划算的小心思,通過 2 個 回本紅包和「領 3 個就回本」的引導語就能讓用戶感受到確實「占了便宜」,從而開通省錢卡。

三、針對下沉用戶的選品有何策略

過去大家總以為,下沉用戶就是喜歡低價的產品。於是,很多電商平台做下沉市場時,也是從低價入手,但產品質量你們也知道的。

雖然下沉市場的用戶確實對價格比較敏感,但是,易觀今年發布的《下沉市場消費者網購趨勢洞察》顯示,其實下沉用戶的消費理念逐漸成熟,不再只關注低價爆款(下沉用戶:我特麼又不傻!)。

那麼,如何讓用戶感受到「超划算」呢?淘寶特價版其實就比較簡單,直接就是低價。而聚划算的策略則是抓住「低價好貨」的原則,從品牌和工廠兩個方向入手提供選品。

1)品牌直供:價格打折,品質不打折

聚划算品牌總經理曾表示:下沉用戶不是就要一個便宜的商品,核心是要一個高性價比的商品。對於一些大品牌,消費者的訴求更為強烈,尤其像 Olay、歐萊雅這些產品本身口碑好、知名度高的品牌。

但可能他們因為沒有渠道,或者他們所在的城市沒有品牌新款,而買不到自己想買的產品。而聚划算本身其實就積累了很多品牌資源,在「大牌供給」上具備天生的優勢。

因此,針對一些有口碑的大品牌,聚划算實施了非常大的優惠促銷,讓品牌下沉,讓三四線用戶也能買到大品牌。

有些用戶就發現,自己付了定金購買的商品居然沒有比直接用聚划算買便宜。

從聚划算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妝品類的單品 TOP 10 中,Olay小白瓶、歐萊雅黑精華都榜上有名。

除此之外,聚划算也「學習」拼多多推出了百億補貼,這也是為了讓下沉用戶能夠高性價比地購買品牌好物。

聚划算百億補貼

今年雙 11,iPhone 11、華為 Mate 30 Pro等熱門手機,有超過一半的訂單都來自下沉市場。

2)工廠直供:源頭好貨,省去中間差價

除了讓優質品牌下沉之外,聚划算的另一個方式就是直接與工廠合作,讓下沉用戶低價買到「源頭好貨」。

例如,聚划算與竹漿紙廠「理文」先前就達成協議,「理文」將為聚划算長期提供高品質的紙巾。

在今年雙11,這個紙廠生產的品牌植護紙巾 2 個小時就賣出了 53 萬件,進入了「2小時購買件數單品 TOP 10」。

結語

今天的文章,我們從選品、渠道和玩法 3 個角度剖析了阿里雙 11 的下沉玩法。

在渠道上,阿里線上+線下、內部+外部多渠道聯合推廣活動,可以說觸達到了下沉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阿里的野心。

在玩法上,為了降低下沉用戶的參與門檻,讓更多的用戶買買買,阿里推出了超簡單的玩法。

在選品上,阿里了「低價好貨」的原則,通過品牌和工廠直供,為用戶提供巨划算的商品,打破了以往「下沉市場只要低價」的認知。

當上攻的拼多多遇到下沉的阿里,雙方接下來肯定還是免不了一場「惡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puLZW4BMH2_cNUge0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