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墨子,為什麼都帶個「子」,知道的進來看看對不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後人稱為孔聖人。他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人,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後人稱為亞聖。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未期趙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辭賦之祖,稱為後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他創立道家學派、傳播道家思想理論,提出道法自然,代表作《道德經》。
莊子、姓莊,名周。宋國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也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科聖,是當時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由此可見、帶「子」的這些人,在古代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名望。在當時都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子」在古代是對大能、大賢之人的一種尊稱。
受其我國古老文化十二地支的影響,「子」又排在十二屬相的首位,我猜測也許這也是古代這些有名望的人稱作「子」的一種原因吧!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