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的彩禮是四種動物,為何求婚的國王彩禮給了公主沒娶到?

2020-09-23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李世民要的彩禮是四種動物,為何求婚的國王彩禮給了公主沒娶到?

貞觀三年(629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稱帝第三個年頭,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薛延坨部歸服了大唐,成了唐朝的附屬國。李世民此時實行「以夷制夷」的方針,即拉一個打一個,拉攏薛坨部來打壓突厥。

李世民心中明白,薛延坨和突厥無論誰強大起來對大唐都不利。當初李淵反隋的時候,出於無奈向突厥借兵,等建立唐朝後,馬上翻臉打壓突厥。所以說李家兩代人都對游牧民族沒好感。

李世民

此時薛延坨部的國王夷男提出了和親,也就是娶皇室女為妻。在歷史上,漢朝和親是最早最著名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這麼牛叉的人都對匈奴冒頓單于實行和親。「漢之和親」還是有一定的效果。比如王昭君出塞,蔡文姬遠嫁匈奴,都為漢朝的邊境帶來了安寧。

既然夷男提出了要求,李世民也不好拒絕,於是打算把宗室女「新興公主」嫁給夷男,對外聲稱是自己的女兒。漢朝和親也是這樣的,想想看,誰捨得讓自己親生女兒去蠻夷之地受罪呢!

其實李世民從心裡不想和親,說實話,和親對「千古一帝」唐太宗來說是奇恥大辱。讓女人來平息戰爭,說到哪也不是光彩的事。有能力的君主是讓女人遠離戰爭。

新興公主

李世民是開明的君主,他徵求宰相房玄齡的意見。首先他亮出了自己的方案,他說,我有兩個想法,其一,集結十萬大軍,踏平薛延坨部,生擒夷男,可保國家邊境百年安定。其二,答應和親,吞下恥辱,可保邊境三十年安定。你怎麼看?

李世民望著房玄齡。「陛下,我贊成第二個方案,也就是答應和親。這是代價最小見效最快的方法。房玄齡看了一眼李世民,想從他的面部表情讀出些信息。李世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房玄齡接著說,發兵消滅夷男時機還不成熟,夷男今年收成不錯。房玄齡說的收成指的是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李世民聽後若有所思,原來他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

薛延坨國王夷男

李世民想出的第三個辦法就是要「彩禮」,向夷男要四種動物——牛、馬、羊和駱駝。既然豐收了,這四種動物又很普通,對夷男來說不是難事吧。但是李世民要的數量太龐大了。要五萬匹馬、三萬隻羊、四萬隻牛和三萬隻駱駝。

乖乖,李世民這個老丈人夠狠的,其實這是李世民想要跑夷男,最好知難而退、讓他打消和親的念頭。要這些東西還不算,還要夷男親自把這些動物趕到靈州(今甘肅靈武市)。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夷男全盤接受了。夷男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娶到公主,到時以公主性命要挾李世民,李世民吃進去的還要他吐出來。」二人各懷鬼胎,夷男很快籌備好了彩禮,浩浩蕩蕩向靈州出發了。

李世民聽到夷男籌集好了彩禮並行進在路上。第三計沒有嚇退准女婿,這可怎麼辦呢?

正在苦思冥想,恰好大將李世勣走了過來,李世民於是徵求李的意見,李世勣是唐朝名將,他聽後嘿嘿一笑,說:「這好辦,」李世勣在李世民耳邊一陣嘀咕,君臣二人相視一笑,李世民一拍桌子說:「就這麼辦」!

李世勣

原來李世勣給李世民想了一個辦法,他說既然夷男趕著馬匹來了,到時我帶軍隊搶過來,然後趁機幹掉夷男不就行了。就這麼簡單,李世民說:「就這麼辦」。

李世勣和薛萬徹帶領三萬人馬悄悄提前在靈州埋伏了下來,這時李世民也來到了靈州,過了三天,夷男趕著這些「彩禮」姍姍來遲。李世民故意刁難,以牲口成色不好為理由拒絕和親,夷男聽後勃然大怒,說:你這不是玩我嗎?李世民冷笑道:「玩你又如何?你能怎樣!」

李世民一揮手,李世勣帶著人馬充沖了出來,夷男一看傻眼了,他腦瓜轉的挺快,放棄彩禮也不要了,撥馬就往回跑。夷男一口氣跑回了薛延陀國,回去不久就被活活氣死了,第二年,李世勣帶兵滅了薛延坨國。最終解決掉了最令唐朝擔心的一個大隱患。

李世民的這個做法雖然被後人指責不地道,但從國家大計來看不失為「錦囊妙計」。不過薛延陀國的國王夷男悲催了,他成了三國里的周瑜,老婆沒娶上,還把彩禮丟了。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xE5uXQBd8y1i3sJAg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