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月餅,江浙滬人民心頭的「白月光」

2019-09-02   饞味記

來了,來了!不過半個月時間,一年一度的中(月)秋(餅)節就要來了。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在闔家團圓賞月之時,來上一枚月餅,已成了多數中國人的一種儀式。

每到這個時節,無論是傳統老字號,還是新晉網紅店,乃至和月餅八竿子打不著的品牌,都紛紛「伸手攬月」,想在月餅市場分一杯羹。

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月餅,簡直比月球表面的坑還多:

廣式、蘇式、京式各大派別在月餅江湖爭得風起雲湧,蛋黃蓮蓉、豆沙棗泥、五仁百果等也在餡料鄙視鏈上抖得你死我活。

而眾多月餅中最飽受爭議的,還屬江浙滬的「鮮肉月餅」

「雲南的火腿月餅,也就是把小小的火腿粒作為輔料,這還能接受,但鮮肉月餅是把整坨鮮豬肉作為全部餡料,實在接受無能,告辭!」
「咦,這不就是酥皮的鮮肉小籠包嗎?這算哪門子月餅?簡直就是蘇式糕點中的叛徒!」


江浙滬人民只是笑笑不說話,因為他們知道,鮮肉月餅的好,江浙滬以外沒吃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

每一枚鮮肉月餅,都簡約而不簡單,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酥皮肉包」呢!

鮮肉月餅的發源地在蘇州,由傳統的蘇式月餅餅皮鮮肉餡心結合而來,繼承了蘇式糕點一貫以來的精緻與巧思

各式各樣精美的蘇式點心

一枚蘇式鮮肉月餅的美妙,首先在於其「吳儂軟語」一般酥掉渣的酥皮

鮮肉月餅的獨特魅力,更在於其柔嫩鮮美、帶點肉汁的餡心

一枚被賦予了靈魂的鮮肉月餅,它的最佳賞味期就是剛出爐的時候

剛出爐的鮮肉月餅熱氣騰騰的,奶白色的酥皮被煎得兩面金黃色,用兩隻手指輕輕捏住,嘴巴一抿一嚼,鬆脆的酥皮遇上多汁的嫩肉,香氣在唇齒間縈繞,太上頭了!

鮮肉月餅永遠都是現烤現吃為最佳,其美味經不起時間和距離的考驗,現烤現吃才是對鮮肉月餅最大的尊重,這已經成了江浙滬人民的一種共識。

所以每當到了中秋時節,總能在江浙滬的老字號餅店門口看到長長的隊伍,大家為的就是剛出爐的高光時刻。

嘖嘖嘖,表面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江浙人,在面對一隻剛出爐的鮮肉月餅時,完全亂了陣腳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邊顧著趁熱大快朵頤享受美味,一邊擔心著簌簌掉落的酥皮渣,全然不顧吃相,溫文爾雅的江南氣質瞬間全無

當然也有講究點的,保溫杯里泡著綠茶或者烏龍茶,就近找個小公園坐下,一口鮮肉月餅佐一口清茶,即解膩又增添雅致

在秋風漸起的街頭,滿懷期待地排隊苦等一番,然後手捧一紙袋熱氣騰騰的鮮肉月餅,喜滋滋地吃上一大口,這就是江浙滬普通百姓們秋日裡的小歡喜

無論月餅江湖如何風雲變幻,那一枚「酥掉渣、鮮掉眉」的鮮肉月餅,永遠都是江浙滬人心頭的一抹「白月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月餅」,無論是儀式與情懷,還是獵奇與嘗鮮,不妨在這個秋天,來一枚熱乎的鮮肉月餅吧!(此處月餅廣告位招租)

中秋節就近在眼前了,你回家的票買了嗎?你又鍾意哪種月餅呢?

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