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絕美不輸陽朔,藏著未解之謎的「壯族文化瑰寶」

2023-02-16     琰棱

原標題: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絕美不輸陽朔,藏著未解之謎的「壯族文化瑰寶」

去年12月,從崇左南站駛出了一輛動車。這趟車標誌著從南寧到崇左的旅行時間,由原來的2小時36分縮短至52分鐘。從此,崇左正式併入南寧「1小時生活圈」,崇左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終於藏不住了。

提到廣西,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桂林陽朔就是南寧,倒是很少人了解崇左。

這座城市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崇左屬百越的一部分。但它又很年輕,崇左市成立於2003年11月,是伴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啟動而發展起來的邊境口岸城市。

崇左的位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它的東部及東南部接南寧、防城港,北鄰百色,西與越南接壤,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

正是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崇左成為了中國通往東協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在這座靜謐的小城裡,設有國家一類口岸5個、二類口岸2個、邊民互市點14個。因此,崇左也是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

對旅遊博主來說,崇左政治以及經濟上的意義確實很重要,但卻並不是我們最關注的。

我只知道,崇左秀麗且靈動、溫婉又大氣,有著塵世之外的優雅,有著令人嚮往的詩情畫意,令人無限沉醉。

只這一點,就夠我一次次夢回,在崇左的好山好水中不願醒來。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這片土地深深刻畫著歷史走過的痕跡。青山秀水、無限風光,崇左隱匿在中越邊境,兀自美得讓人心驚。

我甚至覺得,崇左完全不輸桂林陽朔,而且人少還能自得一份清靜。

崇左好看好玩的地方很多,比如我曾經介紹過的德天大瀑布、比如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岩畫、再比如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等等。

今天,帶你們去看看神奇的花山岩畫。

之所以叫做岩畫,是因為這種畫是古人把赭紅色的赤鐵礦粉用動物脂肪稀釋調勻,再用草把或鳥羽蘸上。然後在天然崖壁上,直接刷繪而成的神奇壁畫。

不親眼看到,你都不能相信,先人們是怎麼想到在崖壁上留下如此精彩的畫作的。畫筆不一般、顏料不一般、畫紙不一般,方能得到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岩畫。

花山岩畫,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寧明縣的明江東岸。整個畫面臨江,高44米,寬170米,十分壯觀。在青山綠水映襯下,岩畫像是某種神來之筆的裝飾,讓山體都好似有了靈魂。

其實不止寧明,在龍州、扶綏、大新等壯族聚居地的江河轉彎處,只要有寬大、平整、垂直的石壁,都有岩畫存在。

這些岩畫是壯族祖先駱越人所畫,共79處。

而這其中,以寧明縣明江花山崖壁畫規模最大,最為壯觀,被稱為「自然展覽宮」、「壯族文化瑰寶」。若你們來到崇左,一定要抽出時間去看一看。

據專家考證,花山岩畫繪製於戰國至東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仔細看來,峭壁之上,一幅幅奇詭畫卷撼人心魄。儘管歷經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這些岩畫至今保存完好,這簡直就是偉大的奇蹟。

岩畫中繪有人物1900多個,另有眾多的動物、銅鼓、環首刀等圖形。因為是岩畫,畫法自然是偏原始古樸、線條也顯得粗獷有力,大氣蓬勃。

最大的人像高約3米,最小的僅二三十厘米。

走近一點,能看到岩畫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分正身和側身兩種。

正身人像形體更為高大,雙臂向兩側平伸,雙腿叉開,屈膝半蹲。腰間橫佩長刀或長劍,好像一個英姿颯爽的俠客。側身人像數量很多,相比正身人像的形體要小一些,大多是雙臂自胸前伸出上舉,雙腿前邁,呈跳躍狀。

真的很神奇,先人們把人像歸為這兩種,造型很是獨特。

除了人物岩畫之外,動物圖像及器物圖像也占了很大比例。比如有很多奔跑的狗的形象,大概那時人們就知道狗是人類忠誠的伴侶吧。

器物圖像主要有刀、劍、銅鼓等,刀、劍一般佩戴在正身人腰部;銅鼓數量多、但大都畫得十分簡略。這些圖像交錯並存,構成了一個個神奇的故事單元,看得人目不暇接。

關於花山岩畫的來歷,一直是眾多專家學者力圖解開的謎題。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幾代研究人員提出了很多假說。

有說花山岩畫是壯族先民駱越民族首領用來顯示統治力量,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的;也有說花山岩畫是駱越民族用來祭祀神明的,用岩畫來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祭禮。

最有意思的是當地流傳的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花山一帶有個奇人叫勐卡,他食量驚人,力大無比。某年,官逼民反,勐卡想帶頭反抗,可是手裡沒有兵馬。

一天他上山之時,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銀須白髮的仙人。仙人送給他一疊紙和一支筆,說道:「你在這紙上畫上兵馬,等滿一百天後,紙上的兵馬就會變成真人真馬,但千萬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從此,勐卡每天躲在家裡畫畫,晚上才去做工。他的母親覺得奇怪,問他在幹什麼,他說:「100天後你就知道了。」等到第99天時,勐卡母親實在忍不住。趁他不在家,推門進去打開藏畫的箱子。

剎那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昏地暗,紙上的兵馬紛紛飛出,因不足百日,尚未點化成真,於是落在山崖變成了壁畫。

這些真真假假的猜想和傳說,給花山岩畫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是啊,你們想一想,這岩畫是怎麼畫出來的?自下而上攀岩還是自上而下懸吊,又或者是在山洪暴發、江水上漲之時,利用水位浮船或木排到崖壁下作畫,還是搭木架作畫?

每一種猜想都有部分合理性,卻又不能完全解釋。

也難怪它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中國岩畫類世遺項目的空白。

且不論怎麼說,花山岩畫的圖案充分反映了從戰國到漢代,駱越先民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內容。透過一幅幅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壁畫,我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

岩畫的形式不僅在中國少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見的,堪稱立體的歷史書卷,更是先人們千年的文化結晶。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關於岩畫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而它的秘密也會一點一點解開。

有機會,希望你們都能去一次崇左,親眼看看神奇的花山岩畫。

旅遊攻略

地址:廣西崇左市寧明縣X570縣道

門票:免費,乘船需付費

交通出行:從朝陽廣場進入江南區壯錦大道,往南寧吳圩機場方向,上南友高速(經那洪收費站),從寧明/花山出口離開(經寧明收費站)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a58576765d1d2ec23d8e3747cf90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