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供電戰下的成都:員工緊急返崗保供電,汽車工廠「剎車」讓電

2022-08-20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實探供電戰下的成都:員工緊急返崗保供電,汽車工廠「剎車」讓電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白華兵 零碳研究院 程維妙

編輯 王進

「受高溫天氣影響,成都限電,請將空調調至26℃以上,風速降低。出門關閉所有電器和燈,降低不了片區總負荷,供電局將對我們片區做斷電處理。」8月17日,川渝地區最高氣溫持續超過40℃成為全國高溫中心,新京報貝財經記者入駐成都酒店時,隨即收到用電提示信息。

圖/截圖

當地用電緊張的影子並不難尋。走進酒店大廳,空調已經停用,一台電扇搖頭轉動時不時吹開裹在記者身上的暖風。「電力公司都倡導了,我們就執行,要不然一旦負荷太高,整個成都可就扛不住了。」酒店服務人員口中的供電「保衛戰」已經打響,併火速鋪開。

進入7月以來,四川省遭遇6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天氣,用電負荷接連6次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5910萬千瓦時,電力供應面臨巨大壓力。8月17日,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探訪時,隨著讓電於民的調控措施實施,當地工業企業紛紛開啟盛夏模式——有的停工,有的啟用自備發電設備,有的調整生產工期。

克服高溫缺電不僅是坊間話題,更是一場攻堅戰,在保民生的同時,儘可能保持基本生產。

酒店大廳關閉空調,打開風扇降溫。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 白華兵

01

員工緊急返崗 闖供電難關

「 哪怕 24 小時不睡覺都可以 」

8月17日清晨,四川綿陽等地迎來少量降雨,也讓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有了些許涼意。不過,相距100多公里的成都,依舊驕陽似火。

於四川而言,高溫紅色預警已經並不陌生。8月17日,預警再度拉響,這不僅是中央氣象台連續6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也是連續第28天發布高溫預警。其中,川渝地區最高氣溫持續超過40℃,本輪高溫「炙烤」還可能持續10天之久。

小晴8月17日告訴貝 財經記者,成都已開始實行輪流限電,每天停3個半小時。

財經記者走訪時,一家餐館空調顯眼位置張貼出《重點節電措施告知書》,從空調、照明以及電器使用上進行節電管控,包括減少室內照明設備,計算機、印表機長時間不用及時關閉等多項細節措施。

8月17日上午9時,一場關於高溫天氣應對的會議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市龍泉驛分公司召開,貝 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家電網、工信、街辦等部門領導參加了會議。有與會領導向貝 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我們正在全心全意地做事情,只要能確保安全、確保民生,哪怕24小時不睡覺都可以。」

「好多正在休假的同事都緊急返崗,嚴陣以待,保證順利渡過難關。」龍泉區工信局工作人員向貝 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電力缺口有多大,多少企業參與其中等問題,電力、工信等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把情況逐級報送到省里,具體情況由全省統籌」。

一家餐館空調顯眼位置張貼出《重點節電措施告知書》。

02

部分汽車工廠停工 讓電於民

小企業發電機「開閘」

8月17日上午11時,成都市龍泉驛區氣溫再次沖高到38℃。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探訪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時,陽光炙烤下街上很難尋到人影,頂著空氣中瀰漫的熱氣騎行幾分鐘,已是面部通紅,只想放慢腳步。而洒水車輛剛過,路面便迅速變干。

極端高溫、乾旱少雨、高電力負荷三重因素疊加,使得當地感受到電的重要作用。龍泉驛區一位網約車司機表示,因為高溫,空調功率增大,汽車用電量升高,自己的電動汽車充滿一次電少跑50公里。

讓電於民,正讓四川企業生產按下暫停鍵,這也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民生用電不出現拉閘限電。

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汽車工業重鎮,一汽大眾、四川野馬、一汽豐田、吉利、沃爾沃、大運汽車、領克汽車等均在成都建有生產基地,汽車零部件企業更是比比皆是。記者走訪的成都經開區,在2005年就開始將汽車作為主導產業之一,汽車全產業鏈產值、整機整車產值、汽車整車產值已相繼突破千億大關。「十三五」期間,成都經開區全年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產值突破2000億元。

一汽大眾生產基地的工作人員向貝 財經記者表示,他們已經放假,下周能不能恢復上班要等通知。記者走訪時採訪了解到,沃爾沃汽車生產基地同樣開啟停工模式。

有汽車企業員工告訴貝 財經記者,一家上千人的生產基地用電量巨大,所以遇到停電,只好停工、放假。

巨大供電壓力下,四川企業也並非全部就此靜止。

財經記者穿行於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個工業園區時,一路上機器轟鳴聲不斷在耳畔縈繞。與大型企業不同,自行發電成為眾多規模較小企業的基本選項。

在成都新志實業公司,一台發電機正在廠區工作。門房工作人員表示,一百多人的企業只有部分員工上班,而生產系統也是部分運轉。中午時分,員工陸續走進餐廳。一管理人員稱:「我們這是小企業,一些比較大的企業也在發電生產。」

不遠處,三泰電器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貝 財經記者,正在運行的發電機很大,「快比得上一輛卡車」。公司對面,從事電真空、電光源材料以及盾構機生產的兩家公司也在正常生產,一台巨型盾構機正對著企業大門,十分顯眼。而龍騰工業城內,同樣機器聲轟鳴。

有企業管理人員表示,正在自行發電生產的企業規模較小,之所以採取這一措施,一個原因是生產工期緊張,必須保證按時出貨,另外也有企業處於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不能因為自己停工波及產業鏈。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則是企業市場地位比較弱,如果供貨不及時,可能流失訂單。

對於放假關門的一些小型企業,這位管理人員稱,這些企業本身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或節奏性,比如農產品加工企業,只忙一陣子,其他時間生產可自行調整。

放假的工人陸續從汽車生產廠區走出。

03

迎峰度夏保供電仍在攻堅

讓電於民措施是否延續需研判

目前,四川已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從7月7日起主動錯避峰措施,到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當地全力保障民生用電措施不斷升級。8月15日起-20日,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

值得一提的是,8月14日至20日,省內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的緊急調控,讓出用電負荷約700萬千瓦。同時,超4000家企業響應主動避峰行動,他們或將生產安排在半夜凌晨等用電低谷時段,或啟動高溫假,讓電於民。

財經記者梳理看到,本周以來,包括中孚實業、富士康、國光股份、四川美豐、雅化集團等在內的多家公司發布公司或子公司限電公告,限電停產或低負荷運轉時間多在5-7天。

「迎峰度夏保供電最關鍵最嚴峻時刻已經到來。」 四川用電緊張局面,仍在攻堅破解。

8月17日,四川達州繼續發布居民用電限電預告,每輪滾動限電的計劃時長由8月16日的2.5個小時延長至3個小時。「輪流限電就是停電,整條線路停掉,何時恢復正常還不知道,應該還得有幾天。」當天,國家電網達州供電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貝 財經記者,限電由今年達州極端天氣多、用電量大造成,供電公司會提前通知到街道物業。

公開資料顯示,達州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間。不過,今年入汛以來,達州市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已經歷7月6日-16日和8月1日-10日兩次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近5成。

不僅如此,達州8月10日發布乾旱藍色預警,預計8月10日至18日,達州全市仍將維持大範圍高強度高溫天氣。這是近10年來四川省市(州)發布的首個氣象乾旱預警。

8月17日,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有關部門回應貝 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面對8月20日以後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尚無法確定現有讓電於民的措施是否延續。需要報請工信等部門後,由政府部門根據天氣情況、用電負荷等數據綜合研判——這種研判機制是滾動進行的。」

此前的8月12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會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能源局、省氣象局,聯合組織召開能源保供新聞通氣會指出,今年入夏以來,7到8月,四川省遭遇60年一遇的大範圍、長時間極端高溫天氣,流域乾旱導致水電發電能力大幅下降,空調降溫負荷需求遠超預期水平,全省用電量大幅增長,能源保供面臨嚴峻形勢。

會議稱,通過統籌能源保障,多方協調煤炭供應,加強氣象預測,確保各類電源機組「應發盡發」「穩發滿發」,引導工業企業錯避峰生產等措施,著力保障民生用電。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表示,當前2.5萬餘名電力搶修人員24小時待命,突發故障情況下「先復電、後搶修」。為應對不利局面,除了讓電於民外,當地電力部門還倡導全社會節約、科學用電,並要求關閉景觀照明,嚴控各類燈光秀。

據新華社報道,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進一步做好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工作。韓正指出,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當前我國電力供需屢創歷史新高,部分地區遭受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影響,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正處於關鍵時期。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底線思維,狠抓工作落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保證能源電力安全保供不出任何閃失,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穩物價保民生提供堅實支撐。

韓正強調,要加強全國統籌協調、全網統一調度,完善分級用電負荷管理,強化重點地區保障,確保電力安全保供。繼續做深做實有序用電方案,確保民生、公共服務和重點行業安全用電,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8046d291ae55d1f461ebe12862c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