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在西方

2019-06-13     壹方藝術設計

中國家具在西方的最早記錄,大概可以上溯到16世紀,一對漆木摺疊椅進入西班牙皇室;17世紀初,人們亦在法國首相的藝術珍藏中發現中國漆器的身影;還有17世紀末德國貴族的黃花梨床……

17世紀歐洲各大國的皇室、貴族家中,都能找到中國家具的身影,雖然非常稀少。那麼,對於17世紀的歐洲貴族們而言,中國家具意味著什麼?


在過去的四個世紀裡,中國家具是值得炫耀的異國商品,因為稀少而備受喜愛,在貴族中風行,一到歐洲,就被搶購一空。但這些都沒有改變中國家具在西方的地位——它是美麗的商品,但不是藝術品。

01

/

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


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是應海外家具收藏熱而興起的一座中國古典家具專題博物館。該館有許多創舉和傳奇,王世襄說其藏品世所罕匹,占了幾個世界第一。可惜這座專題博物館存在時間才短短四年,給我們留下許多遺憾。



他們辦了一本亮麗的會刊,叫做《中國古典家具學會季刊》。這本雜誌所登載的系列文章,如今依然是家具研究媒體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特別成立了家具的研究館,由著名家具學者莎拉·韓蕙擔任館長,而韓蕙女士也一直都是這本雜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我們如今再翻閱這本雜誌,依然能感受到它撲面而來的對中國家具的熱忱和清風。每一篇文章都有證有據、圖文並茂、細緻全面,許多講述方式和史料的來源,都值得國內研究者們認真再讀。誠如柯惕思所言:「像禪椅一樣簡明、沉思、不花哨。」




02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享譽世界的大型綜合性美術館。1996年的五月,博物館精心策劃,推出一場極具中國古典氣質的中國古典家具展覽——「屏居佳器——中國16、17世紀古典家具」展,就營造出了一個「中國文人空間和意境」,頗具開創性,亦令其館藏精品家具為世所矚目。



「屏居佳器」展不僅探索了來自中國明代後期家具的形式之美,還通過在展覽現場重現明式的院落住宅,模擬營造出的中國古典家具在古代中國最日常的被使用著的狀態。漫步其間,就可一窺中國古代文人雅致的書房、女子精緻布置的閨房、木匠的小作坊以及以幽竹與家具構建的愜意庭院風光等。

明清家具收藏家、香港古董商蔣念慈先生在此前接受本刊採訪時,曾多次提及這次令他印象深刻的展覽,稱「這是首場模擬古代居住環境空間陳設的中國古典家具展。雖然在如今看來並不夠好,但畢竟他們走出了第一步。」




03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內為展覽中國家具專門建造的江南園林「明軒」,揚名中外。幾十年前,美國人把中國家具搬到了他們國家的博物館裡,並將之展示給自己的國民、下一代。

作為商品貿易的一部分,中國家具從17世紀就開始出口到西方。1944年,艾克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發表,中國硬木家具在西方的地位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年後幾乎所有博物館,都把注意力轉移到收集中國硬木家具實例中,中國家具的博物館征途,可以說從此才算正式開始。他們開始把中國家具作為重要的中國藝術品,而不是普通的裝飾藝術。

查閱當年的歷史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大都會在博物館二樓亞洲區域內,明軒的一磚一瓦都由中國提供。大都會二樓的天井處出現了一個原汁原味的中國園林,園內有屋宇、曲廊、山石、碧泉和小亭。頂上是玻璃的天窗,樓板下則是木乃伊的儲存室。




04

/

費城藝術博物館


費城藝術博物館是美國第三大藝術品博物館,其收藏中國家具的品種及數量僅次於前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博物館內建了三個主題館:「趙公府」,明朝宦官王承恩的舊宅;「文人書房」,一座清代文人書房陳設的整體復原;「智化寺」,智化殿的藻井高懸其中。

趙公府曾經居住過明朝崇禎帝的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以及清朝的諸多皇室子弟。後被費城藝術博物館霍雷斯購下,並將大殿全部部件運抵美國費城。幾經測量試驗,最後在費城藝術博物館二層的翼樓中重建大殿。



清代文人書房布置相當考究,整體上復原中國古代建築,牆面以清代黑漆描金山水亭台隔扇進行裝飾,滿足了一個文人將自己從泯然眾人中區別出來的慾望。書房還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對稱布局,擺放各式中國家具、文房小件及燈台等。




據說,萬佛閣藻井收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森博物館,而智化殿藻井則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為了給參觀者一種情景復原的感覺,還是堅持根據原有的模樣進行重建工作。如今大部分的紅漆都保存完好,而金箔基本上均已丟失,但我們依然可見中國頂級建築的風貌。


05

/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是美國最重要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重鎮之一,館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有相當部分來自於代頓夫婦的捐贈,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中的經典藏品多由代頓夫婦拍得捐贈給博物館,其兩棟明清建築亦是明星藏品。


館中最受矚目的明星展品,當屬兩棟來自中國的建築——一間明代的廳堂和一間清代的書房。美國人似乎對中國建築情有獨鍾,並且鍾愛一磚一瓦全套搬遷。前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明軒,後則有明尼阿波利斯的這兩棟明清建築。

蘇州吳氏家族的廳堂——「謙益堂」,位於218展廳。家具依照廳堂原先的陳設擺放,不過館方偶爾也會調換陳設。有時是以十二條屏風為中心;有時則是以祖先畫像為中心,牆上則都有合適的掛畫以搭配。



清代的書房則位於216展廳。大小約三十平米,屋內賞石、桌椅、插屏、文房用具一應俱全,東西駁雜,但十分有細節感。比如桌上的置書架、書案下的插著捲軸的大型沉香筆筒,滾凳以及角落裡的賞石等等,倒真營造出了生活氣息。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古典家具被認可為人類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之一。如今,幾乎西方所有的博物館都能看到中國家具的身影。它精美的漆工、獨特的圖案、紋飾這些都對西方的家具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廣告時間;

歡迎各位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13296538735

因公司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廣納人才:

設計師;客戶經理;工程監理;園林景觀設計師;設計助理;繪圖員若干名。

給有夢想的你提供一個更廣闊的想像空間;讓藝術帶你游遍五湖四海;請聯繫微信13397183916;歡迎自薦或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6M3WwBJleJMoPM8O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