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綠色發展】科學核算生態價值

2023-11-30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透視社·綠色發展】科學核算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不能因為它不能簡單地以水、空氣、二氧化碳、氧氣等這些單一化的價值來量化呈現,就放棄對它的核算與考量。

當下,全國各地都在推進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生態系統價值、生態系統貢獻等一系列相關工作。這些工作對於從GDP時代轉向GEP時代具有重大意義,使得人們更加重視生態對生產生活的重大影響,同時也引發人們的思考。

GEP:「兩山」轉換的核算工具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是與生產產品總值核算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即對支撐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進行價值量核算。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概念是借鑑國內生產總值(GDP)概念提出的,它的核算目的是評價與分析生態系統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以及對人類福祉的貢獻。通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核算還可以認識和了解生態系統的狀況以及變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與生產產品總值平行的核算指標,前者關注的是生態系統的運行狀況,後者關注的是經濟系統的運行狀況。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曾指出「正如人造衛星可以探測到地球上各大洲天氣一樣,GDP可以給你一幅經濟運行狀態的總體圖畫」,類似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也可以描繪出一幅生態系統運行的總體圖畫。

有個形象的說法,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形容為一種把「青山綠水」轉換為「金山銀山」的現實核算工具。我國自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以來,生態系統對人類發展的貢獻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重視,廣東深圳、浙江麗水等地先後開展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試點。2020年,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範(試行)》,讓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有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文簡稱「綠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分析稱,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價值總和,因此它不僅可以用來認識和了解生態系統自身的狀況以及變化,還可用來評估生態系統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對人類福祉的貢獻。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增長、穩定或降低反映了生態系統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的變化趨勢,因此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還可以用來評估可持續發展的水平與狀況,考核一個地區或國家生態保護的成效,可以作為評估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的指標之一。

2014年,普洱市作為全國唯一獲批的綠色經濟發展示範區,依託其市域範圍內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在全市「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戰略指引下,開始轉變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探索綠色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前後,普洱市與綠會、中科院生態中心合作,連續三年開展當地生態產品總值核算。

今年11月,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自動化核算平台進行了數據辨析,這是普洱市2023年度進行實際測評前的最後一次數據解析會議。目前的普洱市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自動化核算平台是在2022年研製完成核算框架後的網絡化提升。此後,這套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自動化核算平台將正式進入當地進行每年的實際運算,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起到引領和助力作用,為普洱市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下一步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重要指標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增長、穩定或降低反映了生態系統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的變化趨勢,因此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還可以用來評估可持續發展的水平與狀況,考核一個地區或國家生態保護的成效。(攝影/寧穎)

納入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統價值測算更科學

隨著生態生產總值、生態系統價值、生態系統貢獻等一系列工作的持續推進和落地,新問題逐漸顯現。周晉峰指出,由於在目前的生態價值測算規則下,「荒灘」的價值比較有限,加之植被具有固碳和釋放氧氣的功效,所以,有的地方政府便制定出規劃,在荒灘上種樹、種草。這樣一來,荒灘就具備了很多可測算、衡量的生態價值。

如此一來,荒灘的生態價值看似系統地、有效地提高了,但它真的提高了嗎?周晉峰表示,恰恰相反,它的生態價值被極大地降低了。「荒灘雖然看上去荒蕪,英文為『wilderness』,但因為是濱海濕地,有很多海洋的兩棲生命在這裡產卵。灘涂上有很多遷徙的鳥類,這是它們重要的臨時棲息地、能量的補充地,也是它們的繁殖地。一旦荒灘被種植上植物後,這些荒灘原本的生態價值就被極大改變,甚至喪失,它原本的生物多樣性服務功能也隨之被破壞了。」因此,綠會建議,生態系統價值的測算要加入生物多樣性的考量。

有專家認為,現在的生態系統價值測算往往最後都能換算成貨幣量,這樣一目了然。對此,周晉峰分析稱,生物多樣性的測算難以量化,但這並不是生態系統價值測算放棄生物多樣性的理由。「首先,我們認為生物多樣性的考量非常有必要納入進來。其次,我們認為貨幣量不應該作為生態價值唯一的考量。比如,人類在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時候,也是從10個阿拉伯數字開始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世界認知的深入、拓展,人類發現數字並不能夠描述或者衡量一切,所以人們就開始設計圖形,從算術到解析幾何再到機率論,就像一個硬幣掉在地上,不一定是哪面朝上,我們就需要測算它哪面朝上的幾率有多大。有了平面幾何之後,人類還發現了曲面幾何、微積分,所以說,數學的方法是在不斷發展的。生態系統價值測算是不是必須只能用數字化的貨幣量來描述?現在看來,數字描述是有一定局限的。」

周晉峰強調,生態價值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不能因為它不能簡單地以水、空氣、二氧化碳、氧氣等這些單一化的價值來量化呈現,就放棄對它的核算與考量。「這樣說並不是貶低水、氣、土等的生態價值,它們都有獨特的生態價值,但不包括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價值測算是不完整的,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價值中相當重要的核心內容。」

周晉峰以荒草地舉例:「按現有的生態系統價值測算方法,荒草地很難有較大貢獻。於是,隨著城市發展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荒草地在城市中也越來越少,幾乎已經沒有了,即便是留存不多的荒草地也正在被人工規劃為濕地公園。但城市僅存的最後一片荒地,它的生態價值有多大?北京某地的一塊荒草地,志願者曾觀測到有幾十種瀕危的鳥類。為什麼?正因為它是荒地,有著各種各樣自然生長的野草以及豐富多樣的草籽;因為它是荒地,沒有人打藥、除蟲,於是它又有著各種各樣的小蟲子,因此也成為鳥類光顧的樂園。但用傳統的生態價值核算理論,這裡可能會變成森林濕地公園,表面上看,有人類規劃種植的草、樹、湖等,生態價值似乎有了大規模的提高,但事實上,這片自然的荒草地所構成的生態系統、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已經被破壞掉。」

周晉峰強調,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像荒草地這樣的微型生態系統,在城市中彌足珍貴。生態系統價值測算只有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其中,才能充分發揮守護荒灘、荒草地的作用。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作者:袁帥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dbdbfb10be7ec8f37060a9cb9d3a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