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2023-04-05     青湖已

原標題: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在企業,無論你是初入職場的小白還是閱歷豐富的老人,無論你是普通員工還是已經位居高層的一方「大員」,在說到工作與管理的時候,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希望有一個或者塑造一個公平的管理環境,希望自己能夠被公平對待或者能夠公平的對待員工。

在大家的理解中,管理的公平性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公平的管理才能夠被一視同仁,才能夠保證管理秩序的穩定,才能夠讓大家心平氣和的工作。一旦失去管理的公平性,就會人心惶惶,就會在工作的效率和企業的優勢上失去光彩。

這些想法都沒錯。為了管理公平,公司擬定了標準和制度,為了公平,管理者建立了各種評估和激勵的模型,公司一直在倡導管理者一視同仁。而實際上呢,多年的管理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無論企業大小,無論實力強弱,要想做的真正的管理公平,幾乎是一個神話。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在大部分企業里,管理的層次和效果遠沒有達到理論的高度,管理者自身的素養與能力也遠沒有期望的強大。即使在提倡公平的環境下,實際的管理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1.一直強調管理公平的組織,目標的達成效率並不高

很多企業或者部門領導者高舉管理公平的大旗,事事處處一視同仁,機會均等的分配給每一個員工,大家的目標、壓力和資源配置也都差不多。在工作中大家表面上也都勤奮努力,但到最後,組織工作的結果卻是很不理想。

本著公平的原則,有獎有罰,但實際上哪些是真正該獎的,哪些是不該獎勵的,管理者並沒有真正清晰的辨識。一刀切下去,看上去嘎嘣脆,但在表面齊刷刷的「公平」下,卻是員工的滿腹牢騷。這種形式上的公平就如一個亂敲亂打的大棒一樣,把真正有貢獻、能力強的員工的積極性打了下去,把渾水摸魚,苟且工作者的優越感給敲了起來。

表面的公平塑造了背後的不公平,這種所謂的公平,就像是大鍋飯一樣。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聚義」精神,不值得在組織管理上提倡。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2.「公平」下的團隊不和諧

一個組織的戰鬥力在於整個團隊形成一股繩,一條心。心有罅隙,則無事能成。

管理者倡導所謂的公平管理,大家向一個標準看齊,按照一種模式和邏輯進行工作,在公司統一的規則口徑下尋找自己的著力點。貌似全局一盤棋,領導者指揮若定,但實際上員工的內心並不平穩。

基於統一工作邏輯的工作開展規則限制了大家的個性與創造性,基於統一標準的「向領導看齊」抹殺了員工超越的機會,對於能力和素養偏弱一些的員工,用處吃奶的勁都達不到領導的要求,對於較為優秀卓越的員工,想要冒尖也不可能。這樣的管理邏輯和工作安排,沒有因人而異,沒有考慮到團隊的粘性和彼此的相互合作與互補。反而造成大家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或者對同一任務的不同應對方式。

因為彼此理念、能力與行為的不統一,在「統一公平」的要求之下,極易「變形」,造成員工心理的扭曲與彼此之間的相互抱怨或者排斥。不合作、不和諧的現象也就產生了。

團隊失去了凝聚力,也就沒有了戰鬥力,這種"公平「的意義何在呢?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3.一直努力強調和執行公平管理的領導者往往威信不高

因為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倡導和主持外在的公平為重點,在工作過程中,領導者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特徵。領導者的相對獨特的思維方式、更加靠近目標的可執行性方法策略和基於領導力的個人形象與魅力打造都被格式化,在員工的眼裡平平庸庸,甚至無所事事。

領導個性的泯滅帶來的是團隊個性的泯滅,大家看不到領導的真正作用,不清楚領導的優勢與意義,再加上對於」平均「思維的不滿與排斥,整個團隊對於領導的信任感和依賴性慢慢變淡,最後成為拒絕和不配合。領導者的威信就會喪失殆盡了。

這種威信的喪失,不是因為能力引起來的,也不是因為績效引起來的,而是這種」公平「的思維帶來的。」公平「思維實實在在的存在於很多企業和很多管理者的身上,有的表面上強調,有的不說,但是卻在踐行。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追求公平的意識本沒有錯,但是缺少真正達成公平的措施和方法就會使得所謂的管理公平成為了一套表面文章。這種作風和意識存在於大多數管理者身上。

其實在這種邏輯之下,不少管理者自己也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

1.追求公平與追求卓越極容易形成矛盾,管理者退居幕後

追求公平流於形式,實則造成工作上的不公平,團隊喪失戰鬥力,從而無法打造高效的績效。而團隊的本性是要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要突出能力差異,就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平衡。

靠表面的公平,如何能夠做到呢?顯然不能。

所以,兩者的矛盾就出現了。無法追求卓越只能固守平庸,管理者也就變成了平庸的代名詞,無法成為台前的」英雄「,只能做幕後默默無聞的工作者。最主要的,是這種作風和思維塑造了一大批甘於平庸、希望「齊頭平進」的員工,不能成為企業的骨幹和棟樑,或者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企業進步的「殺手」。

2.只能累積一點點的名聲或者占領所謂「道德」的高地去「混日子」

追求表面的公平,實際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沒有辦法或者能力真正塑造優秀的團隊,沒有好的方案完成良好的業績。「公平」就變成了一塊讓人不齒的「遮羞布」,或多或少給管理者帶來一點點的「面子」與"聲譽「。在遇到問題或者挑戰的時候,不是設法讓面對的困難迎刃而解,而是不斷舉起所謂」尊重「的大棒和」道德良心「的大旗,在那裡扯來扯去。

這是一種工作作風,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3.在企業不斷努力追求變革和突破的形勢下,管理者只能將主要時間用在協調和協同的工作上

做過多的表面工作是沒有意義的,企業是不允許的,也不會提倡這種作風。

儘管不少企業有大量的類似管理者的存在,但是在公司一次次目標的突破過程中,總要做一些比較務實的工作才行。基於管理者個人的特點,他們一般更擅長於內部的協調工作或者跨部門的工作協同,這些工作對於溝通能力要求較高,情商和變通能力能夠派上用場。

所以,大部分類似的管理者的工作都會被」擠壓「到了協調和協同領域,實際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追求表面文章的公平管理無論對於團隊、工作和管理者本人能夠起到的積極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貌似有道理、科學的理念和做法實際上是不公平的根源,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任的。工作提升不上去、人員進步不了、公司徒增內耗。

一直強調的公平管理真的公平嗎?令人憂慮的管理公平性反思

然而,這種現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又是什麼原因,讓這種理念有它的市場呢?

1.公司"混沌式管理」塑造了前提條件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企業:大家都在忙,而且非常忙。

一個員工的工作白天忙不完,晚上加班還要繼續;領導們周旋於不同的各種溝通與會議,或者爭得面紅耳赤或者因為一個問題和目標討論半天。

有的時候梳理個計劃框架就要全部管理層參與,大家對於思路各不相同,一整天下來,除了水喝了很多、水果吃了不少以外,就只剩下滿地的口水了。最後,某員工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畫個草圖解決。

公司沒有清晰的戰略方向、沒有具體的任務目標與資源配置計劃,在公司層面上基於工作順暢開展和有效目標達成的基本流程和規則不明朗、不清晰,導致管理者之間憑藉各自的主觀理念做事,彼此之間的協調因為沒有標準而各執一詞,亂鬨哄的沒有效果。這種現象,我稱之為「混沌管理」。

所謂「混沌管理」就是靠管理者的一念,靠管理者的自發,靠管理者之間的估計、琢磨和磨合進行「開創性」、「探索性」與「模糊性」的管理與執行。

「混沌管理」之下,領導者忙於溝通協調,因為沒有有效客觀的機制引導與標準協調,只能強調錶面的公平。為了所謂的效率與領導者「權威」,一視同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dad0a178d19fa1019d4d31414c52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