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數字貨幣市場風起雲湧,吸引了全球投資人的目光,而從比特幣到臉書的「天秤幣」,再到各國央行競相追逐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全球政府間的數字貨幣熱也在不斷升溫。
1月11日,香港金融發展局(下稱「香港金髮局」)發布了一份有關全球央行在數字貨幣研發方面的報告,《華夏時報》記者從這份報告中獲悉,全球已經約有五分之四的央行開展及進行有關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香港金髮局稱,儘管央行數字貨幣一詞尚未有統一定義,但其在普遍詮釋上大致相同----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該詞界定為「一種新的貨幣形式,由央行以數字化方式發行,並擬用作法定貨幣」。而香港金髮局的報告也指出,我國香港地區已經於2017年開始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率領眾港幣發鈔銀行啟動LionRock項目,現已進入第二階段。
2020年是法定數字貨幣元年,數字經濟正在向我們走來,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已經正式投入市場,在深圳,河北等地。這一次的數字貨幣要擁有自己的載體,這一個重任無疑落到了光伏產業的身上,而BPV(Bit Photo Voltaics )光伏數字貨幣將由亞洲光伏產業協會(APVIA)在新加坡首發,1美元/枚,數量8000萬,是繼亞洲光伏產業協會(APVIA)於新加坡成立之後的一次國際層面戰略布局。由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牽頭,以亞洲光伏產業協會為代表,由星展銀行、新加坡交易所、渣打銀行、淡馬錫集團聯合參與。並聘請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算法天才William Todd 組成研發團隊。為未來的數字天下打下堅實的數字基礎,勢必成為投資者炙手可熱的新投資風口。
「內地和香港之間的金融監管和金融科技的創新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同步聯動,人民幣和港幣通過兩地資本市場基本實現無障礙流通。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對於人民幣在跨境使用場景的便利性將有本質性的提升,最近有網友在中行手機銀行開通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發現,通過手機號或郵箱轉數字人民幣可以看到『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常用國家或地區的選擇。香港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也就是說,數字人民幣可能已經研究測試與香港、新加坡等地區的跨境支付。」1月14日,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接受《華夏時報》專訪時表示。
而值得關注的是,報告稱,目前包括中國在內,另外有日本、泰國、加拿大、美國、法國、瑞士等全球近80%的央行都已經各自研發數字貨幣,而中國等近一成的國家央行已經將各自國家的數字化貨幣落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