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東大新領域創城學科概況

2019-11-20     東京學術塾

本期東學君將給大家介紹東京大學新領域研究科概況。東京大學新領域研究科下轄3個分系,每個系又分為若干個專攻。新領域研究科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研究課題前沿且學科交融性強。本文簡要介紹相對冷門的東大新領域社會文化環境學試的相關事項。

社會文化環境學專攻做什麼?

摘自官網:

本専攻は、人文環境學・空間環境學・循環環境學の3つの基幹大講座に空間情報學協力講座が加わった4つのグループから構成されます。建築・都市・地域・地球という各種スケールの物理的環境及び人文社會的環境を対象とした分析・評価・予測・形成・管理に関する研究・教育を行っています。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專攻。有意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社會基盤(土木工程)、都市工學等學科的同學也可以在社文專攻(也可以是其他專攻)找到相同領域的研究室。

入試情況

社會文化環境學專攻每年計劃招收的人數都是32人,但實際的合格人數永遠超過這個數字,根據出願人數在45~60之間波動。

除此之外,專攻還給出了歷年的合格情況,近年的數據如下

不難看出,一方面,從16年開始,專攻整體合格率就保持在50%的水平。另一方面,外國人考生的出願和合格人數也幾乎是在逐年增長。雖然外國人依舊是「定員外」,但出願時的志願選擇並不是像社基那樣填一名教授的名字就可以了,而是和日本考生一樣,從社文眾多教員中選擇5位老師按自己期望的先後

考試日程

以社文2019年的入試日程安排為例,前後共持續3天。根據專攻的說法,在有大量考生出願時候,只有通過筆試才能進入面試。除此之外,考試不設具體分數線,合格與否根據綜合表現評定。

社會文化專攻只在夏季(8月)舉行一般入試,並無外國人特別選考。但筆試卷為日英雙語,面試也可用英語。因此,與東大其他理工類研究科類似,只要英語夠好,完全不會日語通過考試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一場 英語ITP

ITP是東大各研究科入學共通的英語考試,該門考試的今年則要求全部考生參加ITP。往年的出願相關資料等僅作參考,一定要認真讀當年的募集要項。

關於東大ITP的詳細介紹,可以參照另一篇專門文章(東大ITP)。

第二場 專門基礎科目

關於專門基礎科目的範圍,官網給出的說法是「論理的思考力を問う共通問題を解答する」(解答考察邏輯思考能力的共通問題)。

專門基礎科目一共考兩道大題。第一道是圖表題,第二道是閱讀理解。

專門基礎科目答題時間為1個半小時。

第一題

圖表題。基本上是線形圖,流程圖,柱形圖,表格等等的排列組合,根據圖表中給出的信息回答問題,看上去像進階版的雅思作文task1。過去問里最有趣的大概是2015年度的題了,給了三條分別代表日本年輕人口占比的推移曲線,問題是這三條曲線分別對應日本的哪個地區:

1.三大都市圈(東京,中京,阪神);

2.稍稍遠離三大都市圈擁有人口100萬以上都市的都道府縣;

3.遠離三大都市圈不擁有人口100萬以上都市的都道府縣,並對每個配對給出三行以內的理由。

其餘的年度都還算中規中矩,2014年度是水資源使用,2016年度是碳排放,2017年度是碳循環,2018年度是食品的回收再利用和全球青少年發育狀況,今年(2019年度)是民宿和赴日遊客花銷。

答題所需信息都是圖表中給全的所以不需要什麼額外的知識,重要的還是準確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日語好的小夥伴用日語就可以了

第二題

閱讀理解。當我們把握了第一題的答題思路翻到下一頁準備第二道大題的時候,就會發現,網上的過去問只給出了題目,原文因為著作權的原因無法在網絡上公開,可以根據出處或在專攻的問訊處閱讀。

第三場

分野別科目

分野別科目,會給出了許多個關鍵詞,從建築到地理到通信到經濟,覆蓋面頗廣。只要根據自己的專長選一道題作答就可以了,考試時當場選擇。

第四場 面試

社文的官網上會給出筆試合格名單,這些考生被允許進入面試環節。面試不細分方向,專攻所有的老師都會出席。學生按考號順序分成若干個時間段,在即將到自己的時候去會議室外和別的考生確認考號,然後坐等負責引導的老師安排就可以了。給每個人的面試時間只有5分鐘。面試內容基本為簡述自己的研究志向和動機,並沒有太高的難度。

更多新領域文化環境入試的更多信息歡迎私聊東學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d5Ni24BMH2_cNUgXr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