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欲,則心靜,心靜,則心安

2023-08-03   凌小麥

原標題:少欲,則心靜,心靜,則心安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心安

文|麥子

-01-

林清玄說:

「生命若減到極簡,一隻蝴蝶就能找到無限的花園,一棵樹里就有美麗的江山,一朵雲就是無垠的天空.....

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只有不停地給生活做加法,才能讓自己更加快樂。

成年後才明白,真正的快樂,並不是你擁有多少東西,而是你需要的東西你都有。

《增廣賢文》中寫道: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這個道理,想必人人都懂的,可是真正看透的人寥寥無幾。

需求應該適可而止,慾望應該有所克制,人若貪婪,不但不會得到更多,反而失去所有。

減法生活是一種去粗取精,去繁就簡的精神追求。也是不斷發現新的自我,梳理人生,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

人生路上,如果背負太多,心裡放了很多執念煩惱,是沒辦法走遠的。

-02-

豐子愷曾說: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減少社交,把時間精力留給自己,把自己豐富起來,你就會發現,那種愉悅感比別人給的還要好。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剔除的過程,化繁為簡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心靈若全是負累,生活又如何輕鬆前行?唯有不斷地化繁為簡,才能讓自己回歸真正的生活。

事實上,命運饋贈的東西,會在暗中標價,你透支享用的,正是以後缺失的。

減少惰性、節省心力、學會斷舍離,從物質到精神,人生的每個維度都可以變得更簡單和純粹。

簡素,說的就是只擁有必需品,所有的名利都是一種負累。

-03-

孟子說:「人過四十不動心。」

人一旦過了四十就要做減法,很多事情都應該看淡,再動心的事也只不過是一縷雲煙,與其執念於大而全,倒不如少而精。

減去低質量的社交活動,捨棄不必要的圈子,專注去做你喜歡的事情。

有時生活得越簡單,效率才會越高。學會做減法、學會取捨,是人生一種寶貴的成長體驗。

大道至簡,心靈的空間有限,別放太多東西。

願你能夠真心對待每一件適合你的好的物品,而將那些不需要的東西,從人生中徹底刪除。

人吶,心力有限,只有擇其重而為之,無關者棄之,否則總有一天你會被拖垮。

只有懂得給生活做減法,心裡不要沾染太多灰塵,不要負載太多忙碌,才會迎來人生的好季節。

深以為然。

-04-

明代薛宣《讀書錄》里說的,「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成年人最好的自律,就是克制慾望,給人生做減法。

人的一生,忙到最後會發現,富裕從來不是幸福的必要條件;真正的快樂和自由,但身體上沒有病,心裡什麼都沒有。

只有把心騰乾淨了,才能心無旁騖地出發。

人生想要做減法,首先就要拒絕無用社交。

有些飯局、聚會等等真的意義不大,吃多了身體也受不了,聚會多了人就會越發空虛。

減少不必要的物慾和執念,給自己留一份清靜,我們才能看到人生美好的風景,獲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

減去不切實際的想法,減去空虛的熱鬧,日子自然就會多幾分歲月靜好、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