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駕駛課堂:如何踩出「絲滑」的剎車?

2023-12-07   愛車大家說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新手如何做到平順剎車。

1、踩剎車姿勢要正確

腳部恐怕前腳掌是最敏感最靈活的了,所以剎車的時候儘量用前腳掌接觸剎車踏板,不要把整個腳都放上去。剎車力度比較小的時候靠腳踝發力,腳掌往下壓剎車踏板。這樣做可以很精準地控制好剎車力度,不至於出現把輕點剎車踩成重剎。

這是因為剎車踏板初段阻力很小,剎車力度稍微大一些就容易踩多。而前腳掌發力更容易控制好力度。

當需更大剎車力度的時候仍然用前腳掌接觸剎車踏板,但改為腿部發力,推動腳掌繼續往下「頂」剎車踏板。因為此時剎車踏板的阻力增加,僅靠腳踝發力會很累。腿部發力更有力道,而且不用怕力度大踩多了,因為踏板變重了。

2、剎車力控制要細膩

第一條裡面我們沒說「踩」剎車,而是用「擠壓」、「頂」這類動詞來形容。其實這就是踩剎車的真諦。

剎車踏板每踩下去一點,車輪上的制動力就增加一點。踩剎車的時候你要學著去體會剎車踏板一點點被踩下去後制動力慢慢提升的感覺,再根據車輛實際減速效果去調整踏板力度,這樣就能把剎車力度控制得很細膩,這是很有利於提升剎車平順性的。

3、控制技巧

有人停車時是這樣踩剎車的:一腳踩住剎車踏板保持不動,然後汽車逐漸減速直到停穩。等完全停住後車頭啪一下猛然抬起,非常不舒服。

這是因為剎車的時候重心前移導致前懸掛被壓縮,而車停穩後制動阻力消失,車輛重心恢復,前懸掛回彈引起的。俗稱「剎車點頭」,有技巧可以解決。

真理1:剎車踩得越「重」,重心轉移越「多」,前懸掛「壓縮越狠」,車頭下沉「越多」。

真理2:剎車踩得越「猛」,重心轉移越「快」,前懸掛「壓縮越快」,車頭下沉「越快」。

可以仔細對比以上加了引號的字,去體會其中的含義。

剎車踩得重、車頭下沉多不害怕,怕就怕剎車踩太猛。哐當一腳跺下去一半,重心瞬間轉移,車頭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裡下沉超過5公分,誰坐車裡都覺得難受。

所以想控制剎車點頭,重點就在於控制車頭下沉速、回彈的速度。

老司機常用的方法就是剎車時先重後輕:剛開始剎車時用力稍微大一些,但這不是讓你一腳跺下去,否則就出現了真理2的情況,車頭猛然下沉。 應該慢慢用力踩下剎車踏板,而且要多踩一些。此時制動力大,車頭下沉很多。但由於下沉過程長,所以車裡人並不會感覺不舒服。

等車速下降到足夠安全的範圍後開始緩慢釋放剎車踏板,此時車頭就開始緩慢抬起,乘客依然很難察覺。等踏板松得差不多時車頭基本上完全抬起了,這時候輕輕點下剎車就可以平穩停下了。

所以這個技巧本質就是前半段主要用來減速,後半段主要用來調整車頭下沉。核心就在於相對緩慢的踩、松剎車,讓車頭下沉或回彈變得慢下來,這樣車內人員就不會覺得不舒服了。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自動擋車在即將停下的時候掛入N擋,你會發現剎車突然變得好控制了,你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