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東能源集團(下稱「山東能源」)、華為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商用於能源行業的AI大模型——盤古礦山大模型。這將解決人工智慧在礦山領域落地難的問題,引領礦山AI開發模式從作坊式向工廠式轉變,為AI大規模進入礦山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表示:「志同者相聚,道同者相合。華為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與能源集團數字轉型戰略契合度高、互補性強、共生性濃。我們立足於提升礦山行業智能化水平,著眼於破解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深度廣度不夠等瓶頸制約,讓人工智慧持續賦能礦山行業,以達到減人提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水平等目標。」
山東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
作為AI大模型在能源領域的全球首次商用,山東能源、雲鼎科技、華為在前期試點驗證AI大模型賦能工業生產領域的基礎上,正在開發和實施首批場景應用,涵蓋採煤、掘進、主運、輔運、提升、安監、防沖、洗選、焦化9個專業21個場景應用。
中國是世界煤炭行業受衝擊地壓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鑽孔卸壓工程是衝擊地壓防治的主要手段。
為保證卸壓鑽孔施工質量,山東能源李樓、新巨龍等煤礦引入了AI大模型視覺識別能力,對卸壓鑽孔施工質量進行智能分析,輔助防沖部門進行防沖卸壓工程規範性驗證,不僅降低了82%的人工審核工作量,還將原本需要3天的防沖卸壓施工監管流程縮短至10分鐘,實現防沖工程100%驗收率。
2022年初,山東能源、雲鼎科技和華為成立了聯合創新中心。在山東能源的智能化煤礦基礎上,盤古大模型憑藉「經營管理與智能生產分離」「數據不出園區」「支持規模複製」「學習分析小樣本」等能力特性,搭建起中心訓練、邊緣推理、雲邊協同、邊用邊學、持續優化的人工智慧運行體系和集團管控、煤礦執行的人工智慧管理體系,促進煤礦生產從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從被動管理到主動管理的「兩大跨越」。
華為煤礦軍團董事長鄒志磊表示,人工智慧將持續賦能礦山行業升級,為煤礦生產的安全、高效、少人無人發揮重要作用。華為在這過程中將持續深耕行業,堅持開放盤古大模型的能力到千行百業,使能夥伴,聚焦場景、解決難題、創造價值。盤古礦山大模型的首次商用為煤礦行業乃至整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注@華為雲,了解更多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bd6d923389c71b39ba0b7b9fbd310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