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高級的智慧:拒絕假自律

2023-10-19     富書

原標題:成年人最高級的智慧:拒絕假自律

作者:汶大人(富書作者)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

年初信誓旦旦給自己立下很多flag:要減肥、要考證、要學英語…可是堅持不了多久,早就一個個被放棄了。

每天掙扎著起床上班,說好今晚開始一定要早睡,可是晚上還是忍不住刷各種短視頻直到深夜。

結果事後又無比懊惱地譴責自己不夠自律。

我們慣性地覺得自律是一件很勵志、很上進的事情。似乎只要靠意志力實現自律,就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但我們不要盲目地掉進假自律的坑裡。

所有反人性的自律往往只是自我安慰,或者自欺欺人,它太過痛苦,太難堅持,還讓人無比內耗。

反人性自律,只是自我感動

小伊對目前的生活不太滿意,卻又不知怎麼改變。

她覺得要更自律才行,給自己攢點技能,尋找轉機。

一開始,她看朋友圈大家都在打卡晨跑,就逼自己每天也要六點起床去鍛鍊。

怕自己起不來,每天還給自己設了幾個鬧鐘。可她習慣做夜貓子,早起實在太痛苦了。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了。

看到大家都在分享年度閱讀成就,小伊覺得很受鼓勵,也想養成讀書習慣,便立下flag:一年要看完20本書。

書都買回來了,堅持了兩個月,她又有更想做的事情了,閱讀這件事又被擱置了。

後來發現不少人都靠副業賺了錢,小伊也心動了,突然就有了副業焦慮。

她一下子就在網上報了自媒體寫作課、心理諮詢師兩門課程,想要快點能變現。

她把下班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逼自己不能煲劇、不能玩手機,要按時聽課、完成作業,還在群里堅持打卡。

可是強壓之下內心越來越煩躁,學習效率也不高,堅持不到一個月覺得太難跟上。

她氣餒了,又開始報復性地擺爛,天天煲劇,課程都還沒學完就放棄了。

小伊本想靠著意志力來實現自律,可任何違反人性的假自律,都很難堅持,還會有反作用。

本以為內卷自己,努力去安排行動計劃,就是自律了。但沒有真正的內驅力,內心其實也是抗拒的,計劃也很難落地。

要麼就是很痛苦地勉強完成了,要麼就是在堅持和放棄之間不斷地撕扯,只是在配合自己在完成一場名為自律的演出。

或者因為急於求成,對自己過於苛刻,讓自己不斷陷入什麼都做不好的內耗和痛苦中。結果也只能差強人意。

所以不是所有的自律都是上進的。

假自律,只是滿足了自我感動,並沒有真正改變自己。

真正的自律, 不必為難自己

我們一直被教導要打破舒適區,待在舒適區似乎就意味著躺平和享受,是要被譴責的。

但《人生需要高級感》書中說道:「盲目打破舒適區,不是自律,是自虐。」

舒適區其實是我們最擅長的領域,這也是我們經過無數次試錯、千辛萬苦磨合才找到的區域,沒必要一味否定它、逃離它。

小希生了寶寶後,很喜歡把帶娃心得、寶寶穿搭、日常好物等都分享到自媒體帳號上。

她分享的內容很實用,很受寶媽們歡迎,每天點贊和留言都不少。

這讓她很受鼓舞,她發現自己擅長的還是文字工作。

小希性格比較內向,原來的銷售工作她總覺得力不從心。她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干銷售,也不想逼自己繼續挑戰這份工作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自媒體分享,她決定就留在自己的舒適區,把母嬰帳號好好運營起來。

小希現在很享受母嬰博主這份工作。哪怕每天帶娃很累了,她每天還能激情滿滿地一大早起床,趕在寶寶醒來之前,整理圖片、編寫文案。

看到粉絲量逐漸增加,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她跟寶寶的相處也更用心了,孩子成長的每個細節,都會給她的發文帶來靈感。

這份時間自由又很得心應手的工作,讓她過得更自在了。

真正的自律,不必逼自己在舒適區外到處碰壁。

盲目地打破舒適區,改變讓自己最有滿足感和價值感的生活方式,會瞬間讓生活變得無序。

在自己能力舒適區去深耕擅長的領域,這是我們的能力和天賦所在的區間。

要善於發揮所長,有方向、有目標、有行動,不斷優化和改善,這就是最好的自律了。

而且隨著你把優勢最大化,當付出有了正向反饋,你會更有內驅力去過自律的生活。

清醒的自律,是順應人性的

不是非要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才叫自律。

選擇順應人性的自律,不再靠意志力跟自己死磕,反而更有效。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無痛有效的自律呢?

1、捆綁銷售法

安安長期在電腦前辦公,腰椎頸椎都有問題,醫生已經多次要求每天堅持運動。但她就是不愛運動,堅持不了幾天又放棄了。

她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下班後窩在沙發里煲劇。她靈機一動,每天就在煲劇的時候,跟著網上的視頻跳操。

一邊煲劇一邊運動,也就沒那麼痛苦了,半個小時的鍛鍊很快完成了,運動也終於堅持下來了。

把最喜歡做的事情和最想做卻又沒動力的事情給捆綁到一起完成,可以有效化解對不太想做的事情的抗拒,這樣效果事半功倍,也就容易堅持下來。

2、正向激勵法

在自律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要吝嗇對自己的正向激勵。

哪怕是在舒適區內的自律,也是需要持之以恆和毅力的,能夠堅持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在開始一個行動計劃前,給自己設定幾個階段目標,一旦完成階段目標,就給自己獎勵,一頓大餐或者一份心儀的禮物,都是自己繼續前行的動力。

最好是讓支持你的朋友或家人也知道你取得的進步,收穫他們的掌聲和誇讚,會更有能量去完成既定的計劃。

3、漸進破圈法

不盲目逃離舒適區,但我們可以不斷地在舒適區邊緣突破,慢慢地擴張範圍,這樣我們的能力圈也就逐步擴大了。

鄧紫棋在《星空演講》上說道,作為一個唱作歌手,她最擅長的就是詞曲創作和演唱。

出於對音樂的熱愛,為了呈現更好的作品,她連專輯相關的音樂製作、混音、編曲、甚至音樂短片的企劃、拍攝創意,她都勇於去嘗試和突破。

所以,她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領域,不斷地破圈成長,也讓自己解鎖了新的能力和身份。

逐漸突破舒適圈,給自己一個適應的過程和成長的時間,走慢一點,反而可以走得更穩、更遠。

不反人性的自律方能持久,才能真正地讓自己有所成長。

成年人最清醒的智慧,就是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不再刻意為難自己,不再與自己為敵,能坦然地接受自己所短,但把熱愛和所長發揮到極致。

自律,不必是痛苦的、勉強的,也不必是反人性的。

我們沒必要以自律之名,來讓自己看上去很好。

點個在看,願你遵從本心,每個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進步。

作者簡介:汶大人富書作者,在生活中尋找愛和光,自渡亦渡他,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b98b90ebe93912f3a5f48708c0f45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