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岳飛第四次北伐,淺談宋高宗怕敗懼勝心理

2020-09-25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從岳飛第四次北伐,淺談宋高宗怕敗懼勝心理

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宋金簽訂了合約,合約中規定宋朝向金朝稱臣,金朝則歸還黃河以南的土地。當時宋高宗和秦檜想通過向金朝稱臣納貢的方式換取和平。

岳飛劇照

宋朝和金朝訂立合約後,金朝歸還的黃河以南的土地,宋高宗並沒有派重兵把守。「中興四將」等各路大軍都是原地駐守,河南之地基本上是不設防,這就給了金朝撕毀合約,進攻宋朝創造了機會。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名將完顏兀朮得到金熙宗支持,在「盟墨未乾」的情況之下,又大舉對南宋發起進攻。他一改秋季出兵的常規,改為在盛夏對南宋用兵。女真騎兵猶如秋風掃落葉般,很快就重新占領了河南之地。

此時,東京副留守劉錡帶領著近二萬人馬,正前往東京開封駐防,他所率領本部人馬在順昌府就遭到了完顏兀朮大軍圍攻。劉錡部英勇抵抗,以逸待勞,以少擊眾,大敗金軍。完顏兀朮被迫由攻勢轉入守勢,他們以開封為大本營準備與宋軍繼續對抗。

岳飛劇照

金軍進犯河南後,宋高宗相繼命令宋軍各部前去抗擊金軍,完顏兀朮轉為守勢後,宋軍各部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當時宋軍對陣金軍形勢如下:東線是韓世忠,西線是吳璘、楊政和郭浩三部,東西兩線雖然也在努力的作戰,但對整個戰爭全局起不到決定性作用。起到最大作用的則是中線的岳飛、劉錡和張俊三軍。

岳飛部先後攻占蔡州、潁昌、淮寧、鄭州、洛陽,隨後掃清金軍開封外圍據點。完顏兀朮部署的三個開封前沿據點,有兩個被岳家軍奪下,剩下一個屬於張俊軍攻擊範圍。

東西線的宋軍不能同岳飛直接配合,中線的張俊軍在閏六月底班師回朝,劉錡部隨後大部分人馬撤回鎮江府,只在順昌留守一萬餘人。到了七月初,岳家軍孤軍獨進北伐已成定局。宋廷還要讓劉錡全軍撤回鎮江府,同時命令岳飛「分撥兵將,嚴為守備」。

岳飛劇照

《金佗稡編》卷12《乞劉錡依舊屯順昌奏》:本司契勘所管軍馬,已分布調發前去陝、虢、西京、陳、蔡、潁昌、汝、鄭州一帶,並已有差往河東、河北措置事宜。已兩次申奏,乞將劉錡一軍且令於順昌府屯駐,庶幾緩急可以照應去乞。

岳家軍打了一系列的勝仗,所占之地甚廣,是其他各路宋軍望塵莫及的。由於所占之地甚廣就造成了兵力分散,在後面就顯現出了攻擊力不足的弱點。岳家軍在閏六月底就已經突入了開封府的中牟縣,並夜襲金軍萬戶漫獨化的營寨。孤軍深入的岳飛很無奈,兵力不足,完顏兀朮又近在咫尺,不得不停止了正面推進,並集中兵力。

岳飛劇照

岳家軍在開封外圍兩個據點集結,一個是岳飛親駐的郾城縣,一個是王貴據守的潁昌府。金朝的完顏兀朮也是一個厲害角色,他看到戰機對自己有利,就搶先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

《金佗稡編》記載宋高宗手詔:覽卿奏,八日之戰,虜以精騎沖堅,自謂奇計。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賊鋒,戕其酋領,實為雋功。然大敵在近,卿以一軍,獨與決戰,忠義所奮,神明助之,再三嘉嘆,不忘於懷。

在郾城之戰中,岳家軍的背嵬軍大顯神威,屢破敵軍,還將敵將阿李朵孛堇殺死。除此之外,王貴所受的潁昌府也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岳家軍以少勝多。從七月八日至十四日,自郾城之戰再到潁昌之戰,這兩次關鍵性的大捷,使得完顏兀朮大規模的反撲被完全粉碎,也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成為岳家軍的「金字招牌」。

《金佗稡編》:「今已入秋,預當嚴備,以防豕突。蔡、潁舊隸京西,今專付卿措置,當分兵將屯守防捍,並謀絕其糧道,使虜有腹背之顧。在卿方略,隨宜處畫。朕久欲與卿相見,事畢,輕騎一來為佳。」

這是宋高宗尚未接到閏六月二十五日克服鄭州的捷奏前,給岳飛一道耐人尋味的手詔,按照宋高宗的意思就是要岳飛把「蔡、潁」兩地「措置」妥當,就得立即班師回朝。

岳飛劇照

宋高宗身為南宋皇帝,他面對岳家軍節節推進,甚是惶恐不安,怕敗的心理尚可理解,他怕勝的苦衷又隱而不宣。特別是岳飛遣使前去向高宗闡述北伐的決心和信心時,宋高宗更是憂心忡忡。為了免於大敗或者大獲全勝,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岳家軍班師回朝了。

《金佗稡編》卷12《乞止班師詔奏略》:「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示,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對於岳飛請求繼續北伐,宋高宗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於是才有了「十二道金牌詔回」之說。

十二道金牌

宋高宗對待岳飛北伐的態度是非常複雜的,首先他害怕岳家軍大敗,大敗就會有滅頂之災,步徽欽二帝的後塵;其次又懼怕岳飛大獲全勝,大勝岳飛將會功高震主,更害怕岳飛直搗黃龍接回「二聖」。所以宋高宗在複雜的心理狀態之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岳飛進軍施加各種限制。

資料來源於:《金佗稡編》、《要錄》、《宋會要》、《金史》、《紫微集》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3cwnQBLq-Ct6CZLP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