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網課以來,家長、老師、孩子的崩潰就頻頻上熱搜。
前段時間,一張老師催收作業被家長拉黑的截圖在網上火了起來。
老師遲遲沒收到孩子的作業,於是在微信上催家長,家長沒有回應。
晚上九點半,老師再去催,結果發現自己被拉黑了。
老師哭笑不得,這或許就是網課期間的「老師猛於虎」吧。
又倍感委屈,自己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懷著為孩子好的心,催促家長交作業,結果發反倒成了他們共同的敵人,自己圖什麼呀!
老師最怕的,就是遇上這種不負責任的家長。
上網課期間,老師鞭長莫及,如果家長再不願承擔起督促孩子學習的責任,那受傷最大的是孩子。
網課期間,家長的不易,我們能理解
提起網課,家長有太多苦水要倒。
家裡一個孩子就有無數微信群、QQ群需要隨時去響應,家裡有兩個孩子,更是手忙腳亂。
好不容易把賴床的孩子從床上挖起來,把瘋玩的孩子的按在書桌前,立馬就要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進度,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還要拍照上傳作業。
一位已經崩潰的家長大手一揮:
「都都都不要做了,明天我把你們老師全部拉黑!」
「你知不知道?我連網上做夢的時候,都夢見你們老師站我床前站了一圈,都跟我要作業,連體育老師都來了!」
因為網課搖身變成班主任的眾家長,不斷發出「再不開學,不是我亡,就是娃瘋」的哀嚎。
家長的辛苦我們能理解,畢竟家長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陣仗,也從來沒有體會過當班主任的滋味。
更何況,家長除了孩子的學習需要操心外,還要忙工作,做家務,這些事情足以讓家長崩潰。
但是理解歸理解,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必須承擔起教育責任來。
網上授課,老師只能保證授課內容,至於孩子的接受情況,老師無法把握。
孩子是在聽課還是在玩?是在學習還是在走神?筆記有沒有認真記?有沒有跟著老師一起解題,一起思考?
這些老師都無法控制,只能靠家長的監督。
教育從來都是一件容不得偷懶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家長在網課付出了多少,都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回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你不知道老師為了你的孩子付出了多少
開展網上教學以來,一些家長認為:老師輕鬆了,可以把孩子的學習全部推給家長了。
只能說,你們不是老師,不知道老師有多難。
當家長在為下載各種軟體焦頭爛額時,老師同樣也在焦頭爛額的研究各種直播軟體。
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師,連智慧型手機都還沒弄明白呢,現在卻要戴著老花鏡學習開直播。
當家長回復各種消息手忙腳亂時,老師也在手忙腳亂的在群里發消息,發作業,另外還要回復家長的各種詢問。
當家長在抱怨孩子上網課占用了自己太多時間時,老師為了上好一堂課,不得不備課到深夜。
當家長孩子抱怨作業太多,還要拍照上傳時,老師一個人對著手機電腦,批改幾十個人的作業,又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滴多少次眼藥水?
甚至有的老師即使生病,也沒有耽誤教學,她說她只是做了一名老師該做的事情。
有人說:「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你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你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你成才,舍小家顧大家並且無怨無悔的人。」
當假期延長時,家長在抱怨,孩子在偷樂,而老師卻在擔憂:
孩子的學習怎麼辦?那麼多教學內容怎麼在段時間內傳授給孩子?孩子在家能不能夠自律學習?
家長們,你們辛苦的時候,老師只會更辛苦,所以,不求你們對老師感同身受,只求你們能為了孩子,多多配合老師的工作。
老師的督促,老師的麻煩,不是在為難你和孩子,而是在對你的孩子負責!
教育好孩子
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
網課期間,一位老師對家長說的話刷屏了:
話雖不長,但是道理直白又犀利:
孩子現在在家上網課的狀態就是孩子在學校上課的狀態,不是網課耽誤了孩子,而是孩子自己耽誤了自己。
孩子能否自律,家長是否負責,都會在開學後得到驗證,孩子都會成長,但是長成什麼樣,主要看家長。
家長總是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情,的確,老師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
但是,教育如果真的只靠學校和老師,那才是真的耽誤了孩子。
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的再好也無濟於事。
尤其在上網課期間,老師沒辦法順著網線監督孩子,孩子難免會懶散。
上網課不專心,寫作業拖拉、不用心,一拿到手機想的不是聽課而是玩遊戲。
有的家長也不管,縱容孩子想幹嘛就幹嘛,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
甚至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不都是這樣,在家上網課有幾個孩子能真的學進去?
真不一樣,你的孩子不用心,別的孩子在用心,你作為家長不作為,別的家長在時時監督,常常督促。
等到返校後,你就會發現,別的孩子一刻也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你的孩子卻在你的放縱下被遠遠甩在身後。
從來沒有什麼橫空出世,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托舉。
如果,你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未來,不要只和他說:「不要害怕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要知道,在這條路上,父母的付出同樣不可或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教育不能怕麻煩
家長的怕麻煩就是在耽誤孩子
教育最忌諱的,是父母怕麻煩。
督促孩子寫作業太麻煩了,還要拍照上傳,更麻煩,於是把老師拉黑,世界一片清凈。
監督孩子上課太麻煩了,讓他自己學去吧,我去忙我自己的事,於是孩子開心了,家長也省心了。
老師要求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並且寫一篇作文,家長卻說:「去趟博物館坐車要一個多小時,太麻煩了,沒必要。」
於是博物館沒去,孩子的作文自然也沒寫。
教育是不能怕麻煩的,怕一次,孩子的學習機會就少一次。
松浦彌太郎先生有句話總結得很精闢:
做菜最有趣的地方是那些要花功夫的一道道工序。做好的餐點之所以好吃,品相之所以出色,全是因為過程中你細心地撈去浮沫或做刀功處理,就算費事也不偷工減料的緣故。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那是人家家長不厭其煩的輔導和督促的結果;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才藝優秀,那是人家家長日復一日的在興趣班和家之家奔波的結果;
你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懂事禮貌,那是人家家長盡心盡責的耐心教育的結果。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令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都有跡可尋,都是父母用實實在在的努力和不厭其煩的耐心換來的。
我們習慣性想要省事,一想到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然而然地選擇放棄。
然而到最後,你會發現:越怕麻煩,越麻煩。
只有網課期間的默默耕耘,才有返校後靜待花開的機會。
家長要做的,就是要給孩子提供足夠肥沃的土地,靜心觀察花的種類再以此選擇耕耘方式
再適度引導,除雜草、保豐茂。
要知道,網課期間家長的負責,就是孩子返校後的底氣。
網課期間家長的偷懶,就是未來不可挽回的遺憾!
— END —
來源 | 「育才家園」(微信號:edu683)。育才家園專注於 4~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科學教育,是老師、父母、學生的好夥伴!本文圖片由圖蟲創意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