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一線城市的樓市崩了

2023-06-15     抱朴財經

原標題:這個世界一線城市的樓市崩了

事實證明:把所有優質資源集中在極少數區域,然後通過加金融槓桿割韭菜,這個模式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崩盤。

作者:今綸

早在2018年,首爾就躋身世界一線城市,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首爾在Alpha級排名中位列第11位。(《人民日報》,2018年11月16日)

但韓國樓市包括首爾樓市現在是一片悽慘:

據《亞洲日報》報道,韓國今年公寓、多戶型住宅等共同住宅的公示價格較去年平均下降了18.63%,降幅創下歷史新高。在首爾,部分公寓價格下跌了30%-40%,而成交量更是暴跌70%以上。

滿眼看到的都是房東跑路,租客焦慮,以及韓國銀行的惴惴不安。

風已經刮過了,豬都掉了下來。

從現在開始,自求多福,收拾殘局。

01 首爾是韓國的磁場

很多人喜歡說一線城市永遠漲,首爾當然是一線城市,而且是韓國首都啊,說好的永遠漲呢?為什麼不漲了?

確實曾經大漲:過去5年,韓國房價整體漲了80%,2020~2021年最大漲幅超過40%,首爾更是超過50%,房價一度達每平方米15萬人民幣。

香港的房價都被首爾踩在腳下,再漲下去,似乎賣掉首爾的所有房子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和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一樣牛氣沖天。

首爾人曾經一度非常自信、驕傲,覺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

沒錯,首爾市是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夜生活

韓國總人口大約5000萬,一半人生活在首爾市。韓國最具知名度的大學多分布在首爾市,所以,韓國人讀書首選首爾。

很多世界知名大公司總部都設在首爾,如三星電子、現代集團、SK集團、LG集團、樂天集團等。首爾有發達的公路交通網和軌道交通系統,地鐵載客量居全球前列。所以,韓國人找工作首選首爾。

就連最頂級的醫療資源也在首爾附近的城南市,這個城市距離首爾市中心只有26公里。

城南市集中了大批的韓國一流醫院以及諸多醫療人才,醫療基礎設施也是韓國一流的。

一切都很完美,首爾是韓國的磁場,聚集了絕大部分的韓國韭菜。

根據韓國國民銀行的數據,2021年初首爾的房價收入比就已經達到了17.8。

韓國2013年-2023年房價增長走勢圖

這意味著首爾的普通家庭,需要不吃不喝不花一分錢至少18年,才能在首爾買下一套中等的房子。

2021年,首爾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沒有房,18到34歲群體中,82%的人都在租房。

房價一直漲,韭菜一直來,一切都讓房東、炒房客覺得很美好。

沒辦法,年輕人但凡有點出人頭地的想法,就只能去首爾奮鬥,因為這裡是韓國。

02 房東金融槓桿被撤掉

年輕人奮鬥的同時,需要找地方住,買是買不起的,就只能租。

你說你租就租吧,不要玩槓桿。

但是韓國人民很會玩,玩了一個「全租房」的金融遊戲租戶繳納當前房產市場價值50%-80%的保證金,不用支付租金,合約通常為2年,如果有需要,可以繼續租2年。

因為當時利息低,所以租戶等於以極低的價格租到了房子。什麼,你沒錢?可以去借,金融公司歡迎你。

比如按月租要8000塊,這是實付的。但是你去金融公司借錢,直接給房東付保證金80%,不用付月租,因為保證金利息低,租個房實際上每月只要2000塊,肯定爽歪歪。

房東拿到一大筆錢,可以繼續加槓桿,只要付個首付,就可以再買好幾套房,因為銀行貸款利率也很低。銀行也很高興,有業務可以做。

三方共贏,大家一起嗨到爆。

只要房價一直漲,利率一直低,沒問題。

可是,美國加息了,韓國不得不跟著加息。

這一加息,房東和租戶都傻了,因為他們拿到保證金的成本就高了,首先是租戶不敢這麼玩了,因為利息付不起,還不如去月租。

於是,房東突然面對的是只能支付小錢即月租的租客,等於一下子把他的金融槓桿撤掉了,但是,這個月租根本不足以覆蓋他們幾十套甚至幾百套房子的金融敞口。

而且,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提高了,等於說還貸的成本也增加了。

房東被撤了梯子,還打了悶棍,唯一的辦法就是跑到市場上出貨—賣房子,越來越多的房東都想賣,直接就踩踏、雪崩了。

利率在漲,找工作不易,誰敢買?雪崩的範圍、規模越來越大。

房東根本頂不住,必須甩鍋。

03 韓國人口連續41個月自然減少

甩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人間蒸發,房東開始大規模跑路:有炒房客在首爾買了280套房子,他不跑路是不行的,他把自己賣了也頂不上這個窟窿。

2022年,韓國共發生2073起全租房押金併吞案,金額高達7000億韓元。今年,預計押金損失將達到1.8萬億韓元。

房東跑路之後,那些保證金就蒸發了,但是,這些保證金是租客借的,租客和金融公司之間是有借貸合同的,他們必須還,他們拿什麼還?根本還不起。

講一個運動員的故事:

朴熙順原本是韓國國家田徑隊的一名運動員,曾參加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還拿到了女子鏈球第五名的成績。

從國家隊退役後,朴熙順在仁川工作,選擇了全租房模式,借了9000萬韓元。

房東跑路,房東名下的房子也都被強制拍賣,朴熙順求助無果服藥自盡。

這並不是個案。

2022年9月底,韓國統計廳公布了韓國人的死亡原因統計:2021年,韓國平均每天36.6人死於自殺,每40分鐘就有一人自殺。

作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韓國的自殺率在OECD 38個成員國中排名第一,是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40歲以上人群,主要死因是癌症,而10~39歲人群中,第一大死因全部都是自殺。根據韓國自殺預防中心的統計,自殺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心理問題,第二就是經濟問題。韓國是一個岌岌可危的高負債社會。

家庭債務占GDP比重的警戒線是85%,2022年一季度,韓國家庭債務占GDP的比例已經高達104.3%。當然造成債務的原因還有炒股和炒幣失敗,並不都是高房價的鍋。

一些無路可走的韓國人選擇了不歸路,令人嘆息。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急劇下降是必然的,今年3月,韓國的新生兒數為21138個,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64個,這也是歷年3月新生兒數量的最低值。

而今年3月韓國的死亡人數為28922人,隨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人數,3月份人口自然減少了7784人,這是韓國自2019年11月起人口連續41個月自然減少。

面對人口負增長,韓國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不以為然:「生活這麼艱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想要誕下新生命。」

張愛玲曾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韓國年輕人做出了選擇。

事實證明:把所有優質資源集中在極少數區域,然後通過加金融槓桿割韭菜,這個模式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崩盤。

這個遊戲血淋淋,一點都不好玩。

現在的問題是,年輕人都不玩了,怎麼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9c77efd158a4cb064a68729b453a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