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委書記和代市長新年調研,相關信息值得關注

2024-01-03     抱朴財經

原標題:廣州市委書記和代市長新年調研,相關信息值得關注

研究相關調研信息,就能大致知道廣州後續的發展方向,對於企業家、投資者以及找工作的年輕人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作者:今綸

2024年第一個工作日,即1月2日,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孫志洋白雲區羅沖圍片區改造項目、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項目現場和廣州實驗室、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調研。

此前的2023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廣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

因此,研究相關會議信息以及調研信息,其實就能大致知道廣州這座城市後續的發展方向,對於企業家、投資者以及找工作的年輕人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01 城中村改造是多贏項目

郭永航和孫志洋到白雲區調研,根據公開的信息,主要是兩個地方:第一,羅沖圍片區改造項目,第二,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項目現場。

其實,8天之前的2023年12月25日,孫志洋參與過廣州城中村改造羅沖圍片區首期項目開工活動,所以,他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第二次來到羅沖圍。而且,在參加過這個開工活動之後,他在當天又去了白雲區石井街潭村城中村、海珠區新市頭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現場調研。

灣區新岸(羅沖圍)片區

由此可見,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調研並推動城中村改造的落地執行。

這次,孫志洋和市委書記再來調研,顯見兩位主官對於城中村改造的高度重視。

結合郭永航往期的工作業績、履歷以及公開發言來看,廣州的城中村成功改造也是他的一大工作目標,而且極有可能會完成這一目標。

回顧一下前述會議的主要內容,我們會發現,「要以城中村改造之進推動城市環境品質實現新躍升」排在十大任務的第五位,這是一個相對居中靠前的位置。

城中村的改造不僅會提升廣州的城市面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也會創造相當的消費、就業和稅收,確實是一個多贏的項目。

廣州之所以如此看重羅沖圍項目,是因為總改造範圍約1448.8公頃,改造後釋放產業空間1335.5萬平方米,而且會與周邊廣州白雲站、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等載體輻射聯動,有利於經濟發展。

02 華為項目對西岸片區意義重大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項目與羅沖圍片區改造項目相距很近,只需幾分鐘車程。

中心項目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松洲街華僑糖廠地塊,用地面積約179畝,建築面積約16.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計劃從事智能汽車、雲計算及物聯網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加速ICT技術在廣州各產業的應用。

華為廣州研究中心 圖源:白雲融媒

廣州是汽車大城,中心項目對廣州西岸片區,甚至整個廣州的汽車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因為廣州「要始終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現代產業園,培育壯大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所以,對中心項目比較重視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中心項目的高科技含量對廣州而言,也是非常歡迎的。

在前述會議中,「要以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之進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新躍升」排在十大任務之二,其分量可見一斑。

白雲區今年的經濟發展如何?其實還很不錯。

今年前三季度,白雲區地區生產總值為1989.63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總量排名全市第四

03 生物醫藥行業表現優異

郭永航和孫志洋當天也到黃埔區調研,調研對象是廣州實驗室、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實驗室位於廣州市廣州國際生物島,有必要介紹一下它的歷史:

2021年5月,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實驗室在生物島重磅揭牌。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防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

因此,我們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實驗室副主任徐濤,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也出現在調研現場。

更進一步說,廣州實驗室是呼吸系統疾病及其防控領域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從事科研,也要培養人才。

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是一家專注於幹細胞研究、儲存及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於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成為中國新三板首家幹細胞掛牌企業。

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佳還是一位全國政協委員。

2017年8月,廣東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衛計委、省食藥監局聯合批覆同意賽萊拉幹細胞建設廣東省首家、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省級區域細胞製備中心。

很明顯,實驗室和賽萊拉都是醫藥生物方向的機構和公司。

「培育壯大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廣州一直在堅持推進的方向,而且碩果纍纍。

2023年1-11月,廣州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優勢加快形成,剔除新冠檢測試劑生產影響後,其他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8%。

而黃埔區的優勢尤其明顯:

從2017年起,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陸續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域內的醫藥龍頭包括阿斯利康、龍沙、康方生物、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等

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的阿斯利康

截至2023年7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聚集國內外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企業超35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多家,生物醫藥領域上市企業18家,營收超2000億元,生物醫藥產值突破450億元,占廣州生物醫藥產值約60%。

所以說,黃埔是「廣州生物醫藥產值第一區」是名副其實的,一點不誇張。

郭永航在調研中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發展,依託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加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構建『研發機構+企業+基金+政策』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推動科技創新成果高效落地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這裡直接點名了廣州實驗室,而且提出了全鏈條體系,不難想見,廣州和黃埔區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支持力度會更大,廣州在這一領域的全國領先優勢或將持續得到提升。

會議提出的第三大任務是「要以科技自立自強之進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實現新躍升,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其實調研與會議內容有一個直接銜接的關聯。

說個指數排行榜: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CBIB2023日前正式發布,並公布了區域生物醫藥產業評價結果。

廣州與蘇州、杭州、深圳、成都同屬第一梯隊,五城市不僅綜合競爭力強,在資源要素、產業能力、經濟效益、創新能力四維度均表現突出。

總結一下,廣州市委書記和代市長新年首次調研重點落在城中村改造、製造業、科技創新(生物醫藥),三者與會議十大任務中的三大任務高度吻合,且排位靠前,可見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很明晰的。

相信廣州,抓住風口,緊跟城市節奏,這是我們在2024年的最重要選擇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64df052a40dc558bf1fc8b1816d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