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2024上半年中國市場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出爐,從榜單詳細數據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在前10名的車企中,中國自主品牌就占據了6個席位。其中比亞迪以106.71萬的銷量占據榜首,奇瑞以105.77萬輛排名第三,吉利以95.57萬輛排名第四,長安以80.90萬輛排名第五、長城以46.74萬輛排名第七,上汽以33.15萬輛排名第十。
由此可見,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在近幾年的發展可謂高速迅猛,尤其比亞迪以一己之力,銷量遠超曾經的霸主大眾,甚至比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銷量加起來還要多的多。這就足以說明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和需求巨大,大家完全可以憑實力、憑本事來與合資車企抗衡,良性競爭一起共贏。
針對近幾個月中國汽車市場上關於「卷」的討論,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再次發表演講,並重申比亞迪對於「卷」的理解。總的來說就是以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發展來看,大家是越卷越好,越卷越強。首先就是在技術方面,過去四年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總體提升了2.5倍,結果就是技術越卷越強。在產品方面,當前的產品去和三五年前的自家產品對比,和眾多同檔位外資、合資車相比,也是越卷越好。產品越卷越好,相應的各項配套服務也隨之越卷越好。最後就是整車的品質,從眾多的拆車機構、測試機構不斷對國產新能源車的拆解視頻來看,國產汽車相比合資車在品質方面也是越卷越硬。
隨著產品品質的提升,我們國產汽車品牌出海的數量也是越卷越多。在國內的市占率更是大跨步的增長,由2019年時的30%多,如今已經增長到接近60%。這些鮮活的數字就已經足夠證明,市場確實在越卷越好。技術、產品、服務、品質都越卷越強,出口數量、市占率越卷越高,這應該就是卷的最終意義所在吧。同時一個中國車企品牌在海外其實代表的是整個中國汽車品牌,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希望車企之間要多努力、多攜手,共同來講好中國汽車品牌的故事,打造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
此外,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國產頭部車企,之所以汽車銷量逐年增長,與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也是分不開的。以2023年為例,比亞迪全年汽車銷量達302萬輛,研發費用共計投入了399億元。長安汽車全年銷售255萬輛,研發投入90億元。吉利汽車全年銷售169萬輛,研發投入78億元等等。正是有了車企們大量的研發投入,所以才有了一系列的自研成果,汽車銷量也隨之穩步增長。以比亞迪為例,從刀片電池技術到雲輦系統,再到e平台3.0和易四方平台技術,每一項技術都是比亞迪團隊自主創新研發,同時獲得了大量專利認證。正是有了這些持續不斷的巨額投入,讓比亞迪的技術魚池不斷擴大,不僅提升了比亞迪產品的競爭力,也推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