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一點就著,吃不下的雷怎麼辦?

2023-10-11     凱恩斯

原標題:熱點一點就著,吃不下的雷怎麼辦?

10月11日,A股今天沖高回落,港股走強。現階段A股的概念股一點就著,表面看市場今天熱點包括:減肥藥、CXO、3D攝像頭、全息技術。但深究後發現熱點就兩個:一個叫減肥藥,另一個叫華為概念股,硬要說還有其他概念,加一個科大訊飛為代表的AI大模型。這些概念都之前我在文章中都特別提醒過,上市公司只要剮蹭一點概念,雞毛都能飛上天。

對此,我認為投資是認知的變現,投資人還是要做好選擇題,投資人炒股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擅自改變投資原則。如果你本身是價值投資,專找低估成長股和價值股,湊熱鬧這事還是迴避。如果你本身就是想要來一輪擊鼓傳花,熱衷於刀口上舔血,那麼可以關注那些喜歡蹭熱點概念的上市公司,無論是華為概念,還是減肥藥,都是概念。

上市公司有不同的個性,有些公司喜歡蹭熱點,元宇宙概念蹭,AI大模型也蹭,數字貨幣蹭,核酸也蹭,甚至蹭了核酸還想蹭預製菜。這些公司對投資者不友好,但對投機者非常友好,因為每當有新概念出現,這些公司是「有概念要上,沒有概念創造概念也要上」,就很容易拉一波行情,但行情過後記得及時跳車。

對於投機,我不會說投機是對的。但亦不會說投機犯法,只是建議投資人守住自己擅長的投資風格,患得患失的投資人不適合投機,8成以上的人,通過長期投資才能獲得收益。而最忌諱的,是一會投資,一會投機,所謂「成大事者不糾結」,投資上,越糾結越被動。

今天談一談樓市。表明個人態度:我希望樓市轉好,但至今尚未看到明顯轉好的信號。前者是因為從投資者角度出發,只有樓市成功拆雷,中國經濟才能平穩落地,後者是因為當前樓市的雷的確不好拆。

樓市問題複雜,並非只是房企槓桿率過高,實際上樓市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都槓桿過高,包括地方政府、房企、業主、建築商等,而在美聯儲加息、全球緊縮大背景下,樓市空頭優勢更大。什麼是空頭?不是華爾街巨鱷,而是那些需要買房,但沒有買房的消費者。也就是「你不買,我不買,明天還能降兩萬」的等房人。

所以,美聯儲高利率的情況下,不要指望樓市有什麼轉折,優勢在空方。但反過來問,如果美聯儲高利率結束,樓市會不會起死回生?有可能,但需要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其一是現有房企債務危機解除,破 產清算也好,重組出售也罷。 其二是中國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速。 過去樓市火爆的原因是城市化和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城市化進程減慢,那麼繼續火爆一定需要中國經濟發展。 如果沒有持續經濟發展作為底蘊,樓市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房企如今槓桿有多高?肉眼能看到的是大部分房企報表上的資產負債率在80%以上,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期房預售本身就是一種負債,比如占用建築公司現金流也是一種負債,比如抵押擔保是一種隱性外債。有些房企開發房產是成立項目公司的方式,如果項目公司不並表,從帳面看是一項投資,然後房企再給項目公司擔保,項目公司1億的註冊資金翹起10億項目,而這些負債都不會在報表上體現。

這種房地產商高槓桿投資——政府拍賣土地——基建投資高槓桿遊戲,建立在居民預期房價一直上漲,所以拚命買房的前提下,如果房價稍微回頭,商業模式崩潰,引發連鎖反應是必然。所以,當前辜朝明說的消費不足、通縮,其實並不存在,因為從9月份PMI和雙節的數據看其實數據很好,中國經濟的底層問題還在樓市。至於樓市問題最終解決,無非是誰買單的問題。這也存在困境,如果地方政府幫助房企買單,那麼一定會出現「利潤私人化,債務破產化,風險社會化」,社會公平性遭遇挑戰。如果不幫助房企買單,那麼「高槓桿房企就是達摩克利斯之劍」。最好的結果,是類似過去的萬達,被大佬買下資產,分擔風險。但如今某大、某園的債務體量,真太大了,誰也吃不下。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86974d87c6b6696a594fbabb2c255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