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大家忙碌了一年,
都有了收穫。
這個時候請務必注意「熟人詐騙」,
趕緊收藏轉發這篇科普!
千萬別把一年的辛苦錢打了水漂!
說起詐騙的手法千千萬,其中冒充熟人詐騙最叫人防不勝防!近日,此類詐騙模式在我縣復發,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套路,小夥伴們一定要仔細觀看,牢記這些提醒可以幫助大家快速識別「花招」,避免「掉坑」。
冒充好友
此類騙子往往通過手中掌握的部分信息,新建一個高度相似的好友帳號去接近受害者,編造緊急事件誘使他人轉帳。
李先生是一名白領上班族,前兩天接到一條新的好友申請,看備註是哥哥的名字,頭像也一致,就通過了,沒想到騙子冒用了哥哥的身份,以急需訂票為藉口,誘使李先生在釣魚網站上支付了12600元。
場景模擬
冒充子女
此類騙子往往利用部分人對社交軟體熟悉度不夠的特點,開門見山地套近乎,騙了就立刻消失。
潘阿姨是一位全職媽媽,平時幫著家裡做點小生意,聊天軟體中添加了上百個好友。一天下午她突然收到一條消息,「女兒」說要報學習班,望女成鳳的她沒細想,甚至都沒仔細分辨這是不是女兒的帳號,馬上就聯繫了老師。結果晚上女兒回來一問,才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
原來是騙子「高仿」了潘阿姨女兒的帳號,將個人帳號的信息改成與其女兒相同的暱稱與頭像,讓人一眼難以分辨真假。
場景模擬
冒充領導
此類騙子往往針對企業財務人員,有組織、有分工,採取盜號、建群洗腦等方式行騙,且有一定的潛伏周期。一旦詐騙得手,企業損失慘重,財務甚至會被追究民事責任……
周先生某日突然收到一個微信好友申請,申請內容寫著「小周,我是X經理,我換了新的微信」。先生一看微信名字和頭像都和領導之前的一致,就趕緊點了「通過」。聊了幾句之後,對方就以投標的名義讓周先生轉帳。周先生想到近期公司確有招標的項目,怕耽誤了公事,於是連忙按照對方要求,向其提供的帳號內轉帳97萬,之後與公司聯繫,發現被騙。
場景模擬
警方提示
1.遇到親朋好友、同事領導等突然在社交軟體上提出借錢、匯款等請求的,尤其是要求轉帳至第三方陌生人帳戶或直接支付款項的,務必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線下確認。
2.如對方稱不方便通話,可採取私密問題提問的方式驗證對方身份。
3.若錢款轉出後意識到被騙,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準確提供轉帳金額、轉帳時間、對方帳戶名稱等信息,配合警方做好止損、取證工作。
轉發周知,互相提醒!
來源:象山縣公安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pwlW8BxtCz63RL94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