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知否》學識人,用五招教你看清身邊人,做個清醒通透的大女人

2023-03-14     夕言細語

原標題:跟《知否》學識人,用五招教你看清身邊人,做個清醒通透的大女人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沒事的時候,很喜歡刷《知否》,其中關於女性如何生存的道理,總是能夠讓我受益匪淺。

女人啊,要想活得好,就要清醒通透,要能夠看清身邊的人是好是壞,好好保護自己。

我很喜歡盛明蘭說「看人要看最低處」的理智,而這也就是她為什麼能夠成為人生贏家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也想活得幸福,那麼就要懂得識人,不要總覺得盛明蘭有主角光環,還是多學學人家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讓自己有所進步。

一起來學習《知否》教給我們的方法吧,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擁有這樣的能力。

看對方的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看一個人的品性,不能忽略的就是對方的朋友。

顧廷燁雖然名聲不好,但看他和盛長柏的關係,就知道他骨子裡是個不錯的人,否則長柏也不會為了他兩肋插刀。

而小秦氏呢,雖然看起來非常和善,但卻和康姨母這樣的人混在一起,自然也不會是什麼好人。

盛明蘭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武斷地認為顧廷燁是個壞人,也才成就了之後的美好幸福。

我們也必須明白,識人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不要總聽別人怎麼說,也不要光看表面,要自己多去思考、了解和體會。

如果一個人的朋友都很好,那麼這個人自然也不差,但如果一個人身邊全是爛人,那你也要趕緊遠離,因為就算他現在沒什麼問題,和那些人待久了也就耳濡目染了,你不值得為了這樣的人浪費時間。

看對方的原生家庭

我們總是會忽略一個人的原生家庭,覺得這個人怎麼樣應該是我們看到的樣子。

可是請你想一想,你的性格、三觀等等,是不是都有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其實所有人都是這樣,我們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所以這也是識人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點。

就像墨蘭,其實她本性不壞,但從小跟著林小娘長大,就被教育的愛慕虛榮,滿腦子都是歪門邪道。

但同樣是盛家的女兒,明蘭、華蘭都在老太太跟前長大,就非常聰明通透,正直善良。

原生家庭雖然無法決定一個人的所有,但也是我們識人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的,因為這真的很難改變。

看對方品性的最低處

我特別喜歡盛明蘭對祖母說的這句話:「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是品性的最低處。」

我們都習慣了去看一個人的優點,在此之前,似乎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去看一個人的最低處。

但想一想,也的確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的最低處是你能夠接受的,那麼這個人自然也就是適合相處的,但如果一個人的品性最低處是你無法接受的,那就應該是要趕緊遠離的。

就像淑蘭嫁的孫秀才,這個人好吃懶做,貪得無厭,品性最低處就是無恥,所以必須趕緊遠離。

不管是朋友、愛人還是什麼,都是如此。我們一定要做個聰明的女人,像盛明蘭一樣,為值得的人付出,不值得的人就趕緊離開,這樣才能少受傷害,也才能獲得幸福。

看遇到困境時對方的態度

人這一生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果這個人習慣放棄,那真的不值得交往,更不值得你為之付出什麼。

朱曼娘在聽說顧廷燁要被流放以後,偷偷變賣財產想要逃跑,完全不顧之前和顧廷燁的情分。

齊衡因為家人的反對和邕王妃的威脅,放棄了明蘭,置她於兩難的境地,還說這樣做是為了她好。

你看,這些人在面對困境時只知道逃避和放棄,自然是不值得交往的,如果你不早點認清他們的真實面目,就很有可能在後來被傷害。

而顧廷燁這樣的人就值得信任和託付,因為他願意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在齊衡和明蘭遇到阻力的時候,甚至為了願意為對方去搏命。

患難見真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為了你拼盡全力。

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適當付出,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看對方是否能夠言行一致

我從《知否》中學到了很多道理,而不要只看一個人的表面,這是最深切的體會。

小秦氏一開始看起來對顧廷燁很好,但看到後來才知道,她不過是在捧殺顧廷燁而已。

而顧廷燁呢,只要是答應了朋友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只要是他認定的朋友就一定堅持到底。

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你一定要多觀察一段時間,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假象給迷惑了,更不要輕易付出自己的一切。

看看對方是不是言行一致,看看對方長期以來的行為到底是怎樣的,然後再去判斷自己是否要和這個人相處。

一生很長,不用急著做決定,想要做個聰明的女人,就要慢慢來。

《知否》告訴我們,識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用心去看,需要慢慢觀察,需要細細品味。

可《知否》也告訴我們,識人其實並不難,不要看表面,好好觀察和分析,就一定可以。

盛明蘭的成功就在於她很會識人,知道什麼樣的人應該交往,什麼樣的人應該遠離。而顧廷燁之前差點被害死,也是因為他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要面對爾虞我詐,也要交往各式各樣的人,學會分辨,學會識人,這真的非常重要。

我也在人際關係上犯過很多錯,也是一次次跌倒爬起後才明白什麼樣的人是真心待我,什麼樣的人是虛情假意。

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不要難過和痛苦,這其實是人生的常態。能夠從《知否》中學到一些,運用到生活中,你就一定會慢慢成熟起來。

我相信,我們總會遇到適合自己的人,一起走完這一生,而在此之前,就為了自己好好努力吧。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2596cad16ff91ddf4007e29b50d6a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