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柯里昂為何最終選擇麥克做黑幫接班人?真相竟如此殘酷

2019-12-02     電影公侃


前言

1972年好萊塢經典電影《教父》作為一部偉大的黑幫史詩,早已成為當代影視作品中的一座豐碑。無論馬里奧.普佐一章章小說本身所描述那波瀾壯闊的黑幫鬥爭故事,還是科波拉鏡頭下所折射出後現代北美洲、西西里半島的人文經濟、社會風貌,無一不使《教父》成為一部極具參考價值的作品。

也正因如此,《教父》作為一部現象級影片影響至今,像北野武的《大佬》、劉偉強的《無間道》系列,以及黃政民、李政宰主演的《新世界》,甚至美劇《毒梟》等影視作品皆有「柯里昂家族」的影子(也有版本譯作「科利奧尼家族」)。總的來說,黑幫電影有其固定的規律,「權力爭鬥」是永恆的話題。

具體而言,柯里昂家族與紐約五大家族所有的鬥爭皆圍繞著「權力」展開。儘管《教父》最終勝利者仍是柯里昂家族,但與第一代教父維托.柯里昂及第三代教父文森.柯里昂相比,整部《教父》命運起伏最大、鬥爭最為慘烈的當屬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


眾所周知,青年時期的麥克可謂家族中年紀最小,最沒有話語權的一位。甚至有些膽怯的性格,還時常遭到幫派大佬們的譏諷。可為何最終他卻成為了家族的接班人?

一是與家族背景格格不入

在世界第二次大戰中,軍中的麥克有意隱去姓氏柯里昂。當退伍後人們故意尊稱他為柯里昂時,他卻冷漠地介紹自己名叫麥克而非姓氏柯里昂,足見當年的第二代教父並不想沾黑幫家族什麼光,甚至還非常厭惡自己父兄的所作所為。為什麼這麼說呢?

作為上世紀40年代初美國經濟復甦時期成長的青年,首先他寧願響應參軍號召,也不願染指老教父維托.柯里昂為他安排的家族生意。要知道作為西西里島移民的黑手黨後裔,能夠在別國生存下來其實是十分艱難的,更別說還是在四處打壓緝拿他們的美國。所以在參軍這件事上,無疑是對家族的一種背叛,更何況當時的義大利還是軸心國之一。不過幸好墨索里尼與黑手黨當時已勢同水火,不然麥克背叛祖宗這個罪名就是板上釘釘的了。

其次,退伍後的他再一次拒絕了父親,又努力考上了美國大學,結交了一位美國女友,這再次犯了家族大忌。要知道西西里人對家族血統的看中無異於對榮耀的珍視。可離經叛道的麥克就是這樣我行我素,不僅處了異國對象,還打算在妹妹的婚禮上將未婚妻凱領進這個傳統的意裔家庭。最搞笑的是,麥克和未婚妻回來後,老教父竟然躲在窗簾後面觀察自己的兒子,足見心結之深。

當家族成員興高采烈準備合影時,麥克突然喊停,一把拉過了坐在一旁沒心沒肺的凱,用行動向父親向在場所有人證明,自己只是一個奉公守法的模範公民。儘管老教父心中不快,但是他並沒有像麥克哥哥們所表現出的那般明顯。比如老實巴交的二哥弗雷多,竟然當面去假意親吻凱……其實他想表達的並非對這位未來弟妹的不敬,而是向麥克傳遞一個訊號,在他們心目中的傳統女性不應是美國人。

正因當初與家族背景有如此之多的格格不入,才奠定了麥克未來毫不動搖的「柯家洗白之路」。正是為了洗白,麥克才會變得越來越可怕,最終變得孤獨終老。可不得不承認的是,正是麥克的這份執著,才帶領柯里昂家族從崛起走向輝煌。


二是對當地文化高度認同

柯里昂家族之所以能夠在美國站穩腳跟,除了表面上擁有全美最大橄欖油進口商身份外,還有著獨立於其他黑手党家族之外的傳統,那就是絕不以亞平寧半島文化自居,而是對當地文化的高度認同。在《教父2》中可見,老教父維托.柯里昂曾是一名孤兒,幼年時背負血海深仇逃難至美洲,正是當地人及時出手相救,才使其有機會活了下來。出於感恩,老教父多年來始終在用一種看似暗黑的手段幫助和回饋鄉鄰,甚至為了保護當地家庭立下「不允許家族成員販賣毒品」的規矩。


可以說,從老教父為人和用人的態度來看,那就是積極對外、樂觀友善,而且行事往往具有某種原始的正義性。例如,柯里昂家族重要人物——軍師及義子——湯姆.哈根11歲那年曾是一個身患眼疾的流浪兒童,當年正是老教父收養了他,並讓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正因如此,湯姆.哈根甘心輔佐兩代教父,為家族出生入死。其實無論湯姆還是傑瑞,老教父的所作所為都是建立在對當地文化認同的基礎之上,說白了就是入鄉隨俗。


或許是太過於自信,老教父竟然和弗雷多獨自上街去買水果,以至於遭到索拉索手下的暗殺。正方來看,賣水果的或是當地群眾難道事先真不知道有人要暗殺老教父嗎?說白了即便過了半個世紀,老教父還是有點「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味道;反面來看,索拉索一夥不擇手段甚至公然違反當地約定成俗的行為準則,是其後來遭到塔塔基利亞家族拋棄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見,古人提倡的入鄉隨俗有多麼重要。

《教父》柯里昂為何最終選擇麥克做黑幫接班人?真相竟如此殘酷


而麥克之所以被老教父選定為接班人,不單因其膽識過人保護了老教父,也不完全因為智勇雙全乾掉索拉索及其爪牙,而是因為麥克沒有像山提諾那樣與本土文化格格不入,目標如此明顯以至於壯志未酬身先死。試想一下,一個家族的首領動不動就變成了人家襲擊的目標,那麼這個家族能夠走多遠呢!包括老教父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論融入當地文化,遠不及上過美國大學交過美國朋友的老三麥克。


三是骨子裡承襲了柯里昂鎮的高度榮譽感

西西里島小鎮柯里昂,因為電影《教父》而聲名鵲起。事實上,這座小鎮的確是黑手黨傳奇頭目「野獸里納」的家鄉。鎮上依然保留了里納為自己修建的養老莊園,不過他從來沒在裡面居住過一天——里納於1993年被捕,因暗殺、爆破、販毒等罪名被判終身監禁。


柯里昂鎮約有1.2萬人,卻有著與人口並不相稱的眾多教堂。據鎮上資料記載,鎮上許多黑手黨成員在發達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錢給小鎮修建教堂。在鎮上,黑手黨式的家族管理依然盛行,但小鎮居民卻不願媒體將他們與黑手黨聯繫在一起,甚至迴避談論黑手黨話題,以免影響當地的旅遊業。當然當地人也決不允許有人抹黑或是醜化黑手黨。


正是柯里昂人這種高度的榮譽感,卻也導致了許多《教父》影迷「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幾乎沒有幾個遊客見到過黑手黨,唯一可以全景式展現柯里昂鎮黑手黨的便是《教父2》這部影片。而麥克之所以被選作家族接班人,也正是由於他繼承了柯里昂家族的這份傳統。


《教父》柯里昂為何最終選擇麥克做黑幫接班人?真相竟如此殘酷

我們都知道,麥克已經退伍卻還穿著一身軍裝出席妹妹的婚禮,其骨子裡是想向家族成員證明自己在軍中仍為家族理想而奮鬥,仍舊努力立下戰功。當被遣返柯里昂鎮避難之時,他主動追求了才認識一天的當地頭領的女兒,目的就是要回歸柯里昂人崇尚榮譽的傳統,而這一切均符合老教父對於接班人的定義。最終老教父召開紐約五大家族聯席會議,目的就是要讓麥克順利回歸,繼續帶領柯里昂家族披荊斬棘。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zUJx24BMH2_cNUgqd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