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富裕的原因有哪些?網友:客觀原因有3點,自身原因有2點

2019-12-13     我會種

目前有很多農民還不富裕,雖然說2018的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6元,同比上漲9.2%,但是就目前的物價水平、消費水平來講,也只能說是並不富裕。要說到不富裕的原因,憑心而論,即有一些客觀因素,作為農民自身也有責任。從客觀因素來講,導致一部分農民不富裕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種地掙錢少。種莊稼掙錢是農民傳統的收入來源,可是近些年來,由於糧食價低,化肥、農藥、機耕費用高等原因,種地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在網上看到網友算了一筆這樣的帳,種6畝地玉米地租一年要6500塊錢,化肥、種子、農藥,再加上播種、打藥、收穫等全部費用加起來得7000多元,就是收穫20000斤玉米,一斤0.80元,也就能掙個2500塊錢,一畝地只能賺不到200元,種其他的農作物如果沒有補貼,都得賠錢。


二是打工活難找。由於現在種地不掙錢,外出打工的人多,可是現在城市裡搞開發的沒有前幾年多了,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也越來越少,沒有文化,只能靠勞力,所以找活不好找。再加上城裡的生活成本高,一些在工廠打工的,一個月3000~4000塊錢,去了房租、伙食費,還得養活一大家子人,一年下來根本就余不了多少錢。所以現在看,打工這條路也越走越窄。

三是創業多數幹不了。大多數農民,只能種種地,或者打打工掙錢,讓他們做別的,比如做個小生意啥的,根本就不會做。不能否認,有一部分有頭腦的農民早已經離開種植、養殖和打工行業了,自己做點小生意,但是絕大部分農民不具備這個能力,即使種地掙錢少、打工也不好打,可還是得干這兩樣,所以在收入上提升很難,仍然不富裕。即便是有的農民在家鄉創業搞種植養殖,真正富裕的也是少數,大多數人遇上哪一年行情不好,賠個傾家蕩產。

以上三點是農民不富裕的客觀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兩點自身的原因。一個是在思想上還比較保守,大多數人能種地就種地,不能種地就打工,根本沒有創業的想法,就算有想「干點啥」的想法,但是怕這怕那,放不開手腳,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然後就錯失了機遇。另一個就是大部分農民底子薄,經不起折騰,只要是投資創業萬一失敗了,賠了,很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這也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因為上述原因,現在可能農民的收入處於低水平,但是將來可不一定,連馬雲都說未來致富在農村,把握機會一舉致富不是問題。當然了,只要腳踏實地,身體健康,衣服無憂也算得上是一種富裕了。

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oTMAG8BMH2_cNUg3J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