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 歲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當選美國《時代》周刊 2019 年「年度人物」,她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時代》「年度人物」,北歐理事會也將2019年的環保獎授予了這位「環保少女」。
按說起來,任何人得到這個獎項,都會開心激動得要命。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格蕾塔·通貝里卻拒絕了這個獎項。她說北歐國家在減少排放與人均生態足跡上並沒有盡力,所以她恥於領取這個獎項。
太崇高了,太高大了。聯想到她在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上對特朗普的憤怒一瞪,這位女孩真的是一位無私的「環保領袖」啊!她的出現,是地球的幸事,是人類的幸事啊!
按說起來,這位連特朗普都敢懟的女孩,對這次日本政府決定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的事情,不應該無動於衷啊!可是格蕾塔·通貝里卻對這個事表現得非常消極,僅在推特上轉發了一則相關新聞,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動。高舉環保旗幟的通貝里,這一次為何要沉默呢?這位被西方國家大力吹捧的「環保少女」,到底是什麼來頭?
西方國家採用的是以政黨為基礎的選舉政治。「二戰」結束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歐洲左翼逐漸衰落,新中產階級不斷崛起。這些新中產階級需要外界的承認,以及精神層面的自我實現,更強調自我表達的多元文化,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和環境有著更大的關切。
從上世紀70代開始,歐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主要由中產階級組成的環保組織也日益參與到政府的決策當中,並與政府逐漸達成了一定的妥協,逐步走向專業化。他們不再盲目的追求絕對意義上的「環保」,而是將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通過一些和平的方式參與政府決策。
但是,環保組織內部也產生了分化,一些激進的環保人士在各類社交媒體上反對參與政治討論,試圖在制度上尋求新的突破,逐漸成為歐洲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股力量通過不斷的整合而逐漸政黨化,主張通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應對近年來橫掃歐洲的經濟危機。
這股勢力迎合了一些底層民眾普遍參與政治的需求,他們也有了一個新名字「綠黨」。面對衰退的經濟,綠黨主張建立公正且符合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市場經濟,反對建立在不公平和金融投機基礎上的高碳經濟,試圖通過環保主義,扛起歐洲左翼政治的普世主義大旗。
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歐債危機、歐洲議會選舉、英國脫歐和難民危機,歐洲一體化進程變得愈發困難,右翼民粹主義勢力不斷高漲,對於歐洲而言,經濟衰退引發了一系列政治社會問題,而綠黨的成員多是中產階級,他們對歐洲現在的經濟下行問題,也無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對於歐洲一些經濟衰退嚴重的國家來說,他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綠黨要求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措施。因為這些國家中,很多人是依靠傳統工業而生活的,如果減少煤炭的使用,很多人會失業,也會引發巨大的社會動盪。這就使得歐洲的環保政治無力解決眼下的社會問題,反而成為加劇了歐洲各國的裂痕。
環保少女的橫空出世,實際上是歐洲環保運動興起、環保政治組織化和制度化的結果,而這對經濟相對發達、高福利的北歐國家來說,更能獲得了國內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的支持。所以這種「環保少女」,也只會出現在瑞典這種北歐國家。
4月13日,日方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單方面決定將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排入大海,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日本這一行為,也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嚴正抗議。
但是,格蕾塔·通貝里只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單純轉發了半島電視台關於此事的報道,並未就此事發表過評論,更沒有和以往一樣站出來。
多少環保人士傾其一生,也難以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成為「環保領袖」;一個小女孩,何德何能,被如此吹捧?
為了樹立人設,她常年休學,呼籲學生罷課、遊行;自稱不坐飛機、不吃肉食,卻被發現吃麵包都不吃「邊」只吃芯;她大秀低碳帆船出行,身後卻跟著龐大的高碳製作團隊;她提出的種種環保方案,也都是激進有餘,而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操作的可能。
「環保少女」致力的環保運動,只是代表的了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確」。「環保少女」是年輕人、環保主義者、中產階級的代表,為崇尚環保主義的「綠黨」帶來了大量選票。綠黨能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強勢崛起,通貝里的功勞大大的。
「環保少女」的身後,是一個益集團。在利益集團眼裡,「環保少女」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能帶來政治以及經濟回報,這就夠了。
「環保少女」面對日本的做法不發一言,是因為她背後的利益集團不允許她發聲。在美國默許的情況下,作為西方政治一件工具的「環保少女」,又怎麼能不聽安排?
4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福島核電站廢水的決定是透明的,聲明稱該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希望美方在真正的環境問題上對事不對人,不要讓這個重視,被打上引號。」
環境保護與人權、民主等詞彙一樣,是西方「政治正確」的一部分,服務西方世界的內部權力鬥爭,更服從於對非西方陣營的戰略打壓。所以我們看到,「環保少女」有時也會拿和環保毫無關係、且沒有任何依據的話題,干涉中國內政,甚至聲援亂港分子。
還是如普京說得對:「沒有人對她解釋過,世界是複雜且存在差異的。她只是一個被人利用的無知青年。」普京還要她「去向發展中國家解釋一下,他們為什麼應該繼續生活在貧困中,而無法像瑞典一樣。」
我們要警惕這個「環保少女」,更不要被她的言論所影響,我們中國的碳排放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能因為別人怎麼說就怎麼聽。我們要牢記丁仲禮院士的質問:「為什麼中國人就應該少排?」我們不需要西方國家的表揚,我們需要維護的,是14億中國人的利益。
這位西方國家炮製出來的「環保少女」,也許能蒙蔽人們一時,但不能蒙蔽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