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新款都是德系都是有點丑 新寶馬5系和奔馳E怎麼選?

2023-12-23   車主之家

新款寶馬5系和新款奔馳E的實車都陸續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4S店,對於持有這部分預算的群體即是過年,又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要在兩個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中二選一,兩台車除了長相相差較大之外,能幹的事基本差不多,讓我們一起剖析一下這兩台車到底差在哪,又該怎麼選?

這兩台車共同特點真的是太多了,同樣級別、相似售價、同樣加長、同樣的國際占有率(兩者在國內銷量均占據市場的一半),甚至從上一代開始寶馬5系向著更舒適的方向轉型,奔馳E也幾乎拋棄了運動的板塊,隨著5系內飾豪華感、氛圍感提升,奔馳保持水準發揮,讓這兩台車都有著不同比例的豪華與科技,所以,奧迪A6下一代看你發揮了。

兩台車放到一塊之後,奔馳E會更容易接受一些,新5系雖然看上去沒什麼問題,氣場也夠,甚至更霸氣了一些,但看習慣了G38系列的5系之後,總覺得有些彆扭,甚至更像3系了。

新款奔馳E級在12月14日上市,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44.9-52.98萬元。

E的外觀在特定角度看其實不錯,被多數人不太接受的原因之一是先入為主的「死亡角度」申報圖圖片,就像是這一代W223的奔馳S,兩年的時間讓我越看越順眼。

5系的前臉還算是及格水準,實車會更霸氣一些。

國產全新寶馬5系長寬高分別為5175/1900/1520mm,軸距為3105mm。

國產全新奔馳E級長寬高分別為5092/1880/1493mm,軸距為3094mm。

兩台車的車身側都有著不同角度的溜背造型,但吐槽這代寶馬車身側不好看的聲量尤其高,為何這在奔馳E顯得合理的東西在5系會有截然相反的效果?我想是跟隨寶馬歷代車型的最有辨識度的腰線有關,這條腰線讓5米的車身仍然能夠保持非常優雅凌厲且不臃腫的觀感,可惜它沒了。

兩台車都是經由海外標軸版的在國內生產後加長,這裡我要為加長正名,在很多年前長軸版本一直被網友們詬病,達到了一種「車主同意、車企同意、網友不同意」的狀態,我相信體驗過標軸的車主沒有不想念長軸的,要說為何老外都是標軸,他們也不想啊,他們也爭著搶著坐副駕,有的時候甚至要駕駛員來抉擇誰可以坐副駕,所以,中國人才是最會享受的,所以這次5系和E都針對中國市場打造了不同程度的優化,特供車型已經逐漸靠實際行動成為被全球羨慕的了。

科技方面的配置,奔馳E配L2+級別輔助駕駛,後續OTA可實現高速NOA,根據此前的測試,這套L2+級輔助駕駛的擬人化程度極高,變道超車也極為乾淨利落,如果您感興趣,請點贊讓我知道,點贊夠多,我們就會針對細化的功能易用程度進行對比。

寶馬5系標配L2級輔助駕駛,並升級了新一代的感知傳感器,通過和8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配合,識別人、車、交通標誌最大距離可達300米,幾乎是大部分車遠光燈都照不到的距離。

全新 5系有一個功能,官方稱之為「帶視線確認功能的自動變道輔助功能」,在交通狀況允許的高速和封閉道路環境中,60-180km/h 之間的時速,車輛會根據前車速度以及路況主動給出變道超車建議。會比打轉向發出信號的方式更便捷,但成功率有待進步一測試。

這兩台車的尾巴我真的需要好好再好好的適應一段時間,也不是別的,就是因為上一代的5系和E的尾巴都太好看了,尤其是小改款之前的E,比四個「衣服掛」

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內飾方面兩個人來了個大換位, 5系從分體變成了連體,E從連體變成了分體。

5系雙聯螢幕集成了一個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和一個14.9英寸的中控可觸控螢幕,但相信你我都對螢幕不感興趣了,更感興趣的是7系同款的水晶氛圍燈。

雖然啊,奔馳的氛圍燈會像光幕一樣打下來,並且看不到光源,但是5系更勝一籌,水晶太顯質感了。

水晶風格非常「適口」,什麼喜好的群體都很容易接受,他還能夠根據車輛駕駛模式進行改變、根據車輛人員變化甚至連接車機的手機來電都能夠有著不同的交互。共有7種主題,分別為個性、數字藝術、節能、悅動、舒緩及影院。

說到影院就不得不提後面的這塊大螢幕了,真「大」屏,尺寸31英寸,8K解析度,比例32:9,相當於兩個手機橫屏連在一起的比例,如果能夠絲滑分屏顯示那就爽了,左右座位互不干擾。

來,我們說一下(重點批評)奔馳E,我說,你低配就算是副駕駛不給螢幕,好歹弄塊玻璃面板跟中控螢幕連著啊,這麼突兀的一塊不方不正的螢幕還有那麼大的黑邊,都不如改成投影,我們可以不需要MBUX超級屏,但是你也不能搞得奔馳車主付不起全面屏的費用一樣,失望,極其失望。

再來看一眼搭配MBUX超級屏的版本,是很好看,但起步價格52.98萬,頂配版本,配置上升級的是副駕駛螢幕,加上購置稅直逼60萬,有這錢A8、7系甚至都快能提了。再不濟,跟EQE一樣也比現在強啊,起碼S級同款內飾看上去、說出去都比現在要好得多。

至於除了這塊螢幕的其他方面,還都不錯,蜻蜓方向盤,縮進式的環抱式包圍在EQE已經體驗過了,很不錯,可惜了,七年磨一劍敗在了這塊螢幕上。

最後來到動力,E 260 L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04馬力千瓦,峰值扭矩為320牛·米;E 300 L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58馬力,峰值扭矩為400牛·米,夠用就行,E 300 L車型0-100km/h加速6.6秒,還算說得過去,畢竟如果要比的話,那無論如何也不及帶電實惠。

全新5系將在明年一月上市,目前披露的信息得知將會提供6款車型,分別是525Li兩款、530Li四款。其中525Li搭載2.0T低功發動機,最大功率190馬力;530Li搭載2.0T高功發動機,最大功率258馬力,仍搭載目前我最喜歡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總結

這兩台車相比的話都有著各自無法完善的缺點,G系列的5系已經是家用車的首選了,奔馳E也有著非常高的受眾群體,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北京,奔馳E豪華網約車的退單率是最低的,這代表乘客最喜歡的無疑是這台車,要面子有面子,要豪華有豪華,5系是最受車主群體好評的一台車,B48發動機配合ZF 8AT天衣無縫,所以這兩台車想要超越自己才是最難的,目前來看,兩台車除了5系外觀、E級內飾的缺憾以外,沒有硬傷,不過奔馳的缺憾是可以用錢解決的,只需要買頂配就可以了,對於這兩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中大型合資轎車,你會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