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進攻教練的硬傷,今天7子打得好的都是拼防守的,格林申京都沒有打出自己的身價,這個時候要說一句,球員除了真的天賦異稟,大多數都是有自己缺點,怎麼把他們揚長補短,就是教練的能力了,除了當年的水花和阿杜,一個個拉出來,現在的勇士球員天賦真不如我們,輸了大家都不舒服,還是希望球隊好好找個進攻教練吧,不然真是走不遠的。
下個決心吧,不破不立。這一場看的實在憋屈。火箭靠伊森和阿門帶來的活力和能量險些逆轉,但是一陣容除了小賈打的跟一坨屎一樣。這賽季首發陣容挖坑不是第一次了,進攻極端便秘,防守又因為申京節奏的問題其實也守不住。只不過有兩場格林發揮出色掩蓋了問題。
管理層和烏度卡必須下決心了,如果一定要在戰績和培養年輕人之間做個平衡,那我們寧可要培養人。玄冥二老場場超過35分鐘,多的時候接近四十分鐘了,問題是即使這樣戰績也沒上去,今年最多也就是附加賽。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培養人呢。阿門和伊森場均不到20分鐘,白魔只有10分鐘,小謝快成飲水機了,這簡直是犯罪。
所以大膽一點,狄龍下首發,讓伊森首發打3。范喬丹控制在30分鐘內,給阿門更多出現在1號位的機會。很多人說阿門打不了1,雖然控運和投射確實不合格,但阿門的傳球視野是非常好的,當時選秀的時候就是看好阿門有1的潛力,如果打不了1那為什麼要這麼高順位選他?再說如果你不培養,他怎麼也不可能適應1號位的要求的。小謝也是如此。他的頭腦和投射本來至少可以保證10-15分鐘出場時間。還有白魔,這幾個年輕人的自信心很重要,把出場時間切碎了,犯兩個錯就下去,換任何人都會變得不自信,不敢打。
不過說到這裡,就有個靈魂拷問了,把時間切碎了用人,不行就下的風格正是烏度卡的招牌。然而今天下半場勇士打的一團亂,各種低級失誤,但是從來沒看到科爾用任何懲罰性換人,基本還是首發和替補五上五下。波傑感覺打的自信無比,連苦命家都能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主教練的淡定和從容,也是一個分水嶺。那麼我們到底用對教練了嗎?
這個班底的火箭,相比塞拉斯時期進步明顯,比賽充滿了韌性、剛硬、防守和拼勁,並且還在向上走的過程。最終能進步到什麼程度呢,我推測差不多能到海沃德帶領的爵士隊水準,季後賽下狗,偶爾打出一輪漂亮的系列賽衝進第二輪。
這支火箭能打出很多雖敗猶榮的比賽,但是最終該敗還是敗;這和三連樂透時期的火箭有點像。所以如果陰差陽錯,發展得不夠好的話,這支火箭可能還達不到16-17海沃德帶隊的那隻爵士的高度。
與這支火箭有點形成對比的是14-15賽季進西決,拿西部第二的那支火箭,當年那隻火箭由於霍華德的下滑和傷病,硬實力並沒多強,比賽場面同樣經常撕咬到最後時刻,但是那年火箭就是能咬下很多硬仗,這就體現在了最後的戰績上。最後在犬牙交錯的比賽中笑到最後的能力,是這支火箭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