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第一大股東謀求退出 嘉合基金27.27%股權頻遭掛牌轉讓

2024-11-05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11月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一則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信息,中航信託以1.78億元底價轉讓其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權。從公開信息來看,中航信託作為嘉合基金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早在2022年下半年便開始謀求「清倉式」退出。

產權轉讓信息顯示,嘉合基金成立於2014年,註冊地為上海市,註冊資本3億元。此次27.27%股權轉讓的委託轉讓機構為中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2024年11月29日。

經濟觀察網梳理髮現,中航信託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權已被多次掛牌轉讓,第一次掛牌發生在2022年12月。彼時,該部分股權在珠海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1.68億元,但至2023年6月20日掛牌期滿,一直無人接手。此後,該部分股權又分別於2023年6月、2023年11月、2024年5月多次進行出售,但均未果。

嘉合基金的股權為何無人問津?該基金公司成色幾何?

從股權結構來看,中航信託與上海慧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列為嘉合基金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27.27%;此外,福建聖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萬和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通匯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智勇仁信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8.18%、17.83%、4.9%、4.55%。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嘉合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382.03億元,在1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94位,屬於小型基金公司。從產品類型來看,該公司以債券型基金為主,管理規模約288.62億元,其次是貨幣基金規模為72.58億元,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合計不足21億元。

在新基金申報、發行方面,wind數據顯示,近一年,嘉合基金無一隻新產品成立;自2023年4月份以來,該公司也無上報或獲批的產品。

財務數據方面,產權轉讓信息顯示,嘉合基金2023年度營業收入為1.31億元,凈利潤為虧損953.87萬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資產總計2.3億元,負債總計1.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05億元,凈利潤為396.39萬元。

經濟觀察網注意到,嘉合基金股權頻遭轉讓並不是個例,今年以來,包括新疆前海聯合基金、寶盈基金、安信基金、紅塔紅土基金、東海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的部分股權被掛牌轉讓,且難覓買家。

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股權為何頻遭轉讓甚至流拍,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告訴經濟觀察網:「受行業費率調整和規模效應等因素影響,中小基金公司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雙重難題。」他認為四方面因素導致中小基金公司股權吸引力下降。其一,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行業資源和人才越來越向頭部公司集中,導致中小基金公司面臨較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其二,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監管政策的調整,市場對基金公司牌照價值的評估可能發生變化,導致中小基金公司股權的吸引力下降;其三,監管強化對基金行業的功能性考核權重,行業費率改革的推進,都會降低股東的預期回報;其四,市場競爭加劇,中小基金公司如果沒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和特色,很難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dad7c0a5dc694fac8cc0797adaab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