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的阿爾斯通
阿爾斯通,世界500強企業。曾經是全球第二大輸配電企業,年營業額達到160億美元,全球擁有員工11萬人。這家公司鼎盛時期,業務涵蓋全球60多個國家,是能源、輸配運輸、工業設備、工程城堡以及船舶設備等領域的佼佼者。
2015年,阿爾斯通能源部門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這個突然的決定令商界不解,其背後的邏輯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切的一切源自一個阿爾卑斯的高管在2013年4月在紐約機場被捕,2018年這位高管出獄的時候,其曾經效力的企業已經被美國人拆分。
這個故事令我們覺得熟悉,因為不久前華為高管也遭受了類似的遭遇。
1、 自由經濟體真的自由嗎?
法制下面的美元策略
法國企業阿爾斯通公司在能源領域業績斐然,比如水電設備占據全球份額第一、核電站常規島份額第一、城市交通市場、區域列車等等都是名列前茅。毫不誇張的說,強大的競爭力威脅了其他企業的份額保有率。
世界能源領域中,與阿爾斯通發生直接競爭的對手是美國通用電氣。雙方在世界市場競爭中摩擦不斷,可謂是拔劍弩張火花四濺!2010年開始,美國人開始針對阿爾斯通公司展開調查,懷疑其利用不公平手段採取競爭,並在世界範圍取得數十以美元訂單。
阿爾斯通在埃及、印尼等國獲得的業務價值達到了40億美元,美國通用公司擁有強大技術優勢卻喪失訂單,基於此美國政府懷疑阿爾斯通為了獲得該筆業務,最少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好處費賄賂而來。
美國司法部門順藤摸瓜,終於在阿爾斯通美國分公司查到眉目。一切的蛛絲馬跡來自於一筆"諮詢費",這筆費用是通過美國分公司帳目匯入印尼政府官員帳戶。操作這筆交易的人叫皮耶魯齊,是阿爾斯通公司國際銷售副總裁,一個從工業設備銷售員出身的法國人。
2013年4月14日,這位500強企業高管抵達紐約機場,當他走出廊橋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已經恭候多時。這位法國人清楚,過去一段時間內,他的老東家和美國通用公司展開了激烈競爭。這次機場遭遇很有可能來自於商業競爭,通常情況下進行保釋後短暫時間就可以重獲自由,況且美國是法制國家!
皮耶魯齊儼然是錯誤的預估了形式,他被帶進一個美國監獄,一住就是3個月!
三個月之後,皮耶魯齊被通知參加一場認罪聽證會。並被告知他有兩個選擇:
(1)、拒不認罪,這將會面臨長達15年到19年的有期徒刑。
(2)、認罪,爭取寬大處理,只需再待幾個月可以獲得人身自由。
經過心理鬥爭後,皮耶魯齊決定認罪,但是結果是他並沒有享受有待,繼續在監獄服刑一年一直到2018年9月才重獲自由。
2014年4月23日,阿爾斯通另外一名高管,亞洲區副總裁勞倫斯霍金在美國被捕。
2014年12月,經過多輪談判,阿爾斯通和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被處罰7.72億美元。這個罰款給一家企業帶來了巨大現金壓力,要想繼續生存阿爾斯通可能要斷臂前行。
2、 艱難的抉擇
電力部門是阿爾斯通的優質資產
阿爾斯通2014年財報顯示,其電力板塊營收為133億歐元,凈利潤為1億歐元;交通板塊,營收為61.4歐元,虧損8.23億歐元。這種經營環境下,要想償付美國罰款,他們的選擇只能是出賣資產。
作為優質資產,足矣讓競爭對手垂涎三尺。而當時有能力一把吃掉這塊肥肉的企業確實不多,美國通用電氣無論從哪方面考量都是最佳接盤對象。令阿爾斯通感覺奇怪的是,他們在和通用電氣接觸的新聞見報的時候,美國再也沒有對其高管採取過任何強制措施!這不得不讓法國人隱隱覺得裡面的陰謀成分,就在阿爾斯通高層和美國公司簽售賣協議的時候,皮耶魯齊的保守申請也被美國政府批准,這裡面的種種跡象更是值得多人深思。
美國司法部門規定,7.72億罰金的提供者更是值得尋味,這筆罰金必須由阿爾斯通未被收購的法國資產來支付,而法國方面最佳的選擇是留給接盤者。這對於日本和德國企業來說,就顯的力不從心,最後他們不得不望洋興嘆。
通用電氣在談判過程中,卻承諾這筆罰金支付。另外支付期限也很蹊蹺,那就是這筆罰款必須10日內打到專有帳戶。但是直到通用電氣完成收購後,這筆罰金已經延遲了差不多一個多月!這個和當時逮捕企業高管的做法有著完全不同的效率,這裡面的細節太過不尋常!
2015年9月,歐盟反壟斷部門通過阿爾斯通收購案;同日美國司法部門批准收購案。世界500強的阿爾斯通就這樣被美國人大卸八塊!
2010年阿爾斯通500強排名為290;2012年500強排名404;2015年排名482;現在的阿爾斯通,在世界500強中再也找不到了。
3、 美國司法部門的計劃外收入
該出手時就出手
相當一段時間內,美國司法部門已經對多家國外公司採取法律行動。而這些大公司被美國司法部門盯上的時候,其主要罪名就是通過不正當競爭進行反制,其罰款數額最多達到了10億美元。
曾經世界500強的阿爾斯通公司,其電力部門帶來的利潤達到了整體的8成,這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優質資產。這家公司曾經在世界能源領域輝煌無比,現在其能源領域依舊神采奕奕,只不過其公開身份變成了美國企業。
阿爾斯通高管經歷一年多美國牢獄之災後,以自身經歷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美國陷阱》。在書中主人公寫到,自己是經紀人質。皮耶魯齊在書中對美國司法部門關照過的企業進行統計,自2008年以來被美國罰款一億美元的企業達到了26家;其中歐洲公司有26家,一共支付罰金超過了60億美元。與之對比的是,美國公司被照顧了5家,其罰金一共20億美元。這個數據背景之下,我們不得不說美國司法部門的所謂競爭處罰,本身就是在做一個拉偏架的行為。
另一方面,美國的司法部門正在用另一種力量幫助美國企業在全世界競爭中提供支持!
2015年,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聲:"我由衷的相信,美國司法部門的確使阿爾斯通公司的經營備受壓力,所以導致向通用電氣出售優質資產,但是我們並沒有證據證明這一切!"
結語:2018年12月,在5G技術爭奪程度達到白日化的時候,華為高管被美國司法部門關照,這裡面的內情不由得讓我想起阿爾斯通案例!半年過去了,美國的陰謀可謂司馬昭之心!
一個號稱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真的自由嗎?
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反思,所有的摩擦不過是競爭卑劣手段的遮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