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廚品牌創始人Karen:餐飲行業是「在鋼絲上起舞「

2022-06-15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花廚品牌創始人Karen:餐飲行業是「在鋼絲上起舞「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徐美娟

2021年,疫情依舊在全國各地反覆「發作」,作為社會消費的主要行業,餐飲受到的衝擊著實不小。與此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激勵了更多的餐飲新業態發展。其中以花廚為代表的年輕餐飲企業尤為突出。

花廚成立於2015年,自創辦起,就提出了「自然、健康、美好、可持續」的理念,以「花藝美學+餐飲」為起點,發展成為現在的「花+」生活美學體驗綜合品牌,致力於打造城市中的世外桃源,一個充滿愛意與美好的第三空間。

2021年,花廚品牌全面升級,不但增加了「花+生活方式空間」的綜合業態,在門店、供應鏈方面也有許多新進展。目前,花廚發展7年已在6座一線城市落地了11家不同特色與風格的門店。花廚將如何平衡堅守初心與創新中蛻變?2022年初始,《時代周報》針對上述問題專訪花廚品牌創始人兼CEO Karen。

在Karen看來,2020年的疫情爆發,對所有人都是考驗,對餐飲業這樣的實體更是巨大的挑戰。但正是這樣,它也給了從業者去回答問題的機會——你在堅持什麼。Karen的答案是,做一個長期主義者。而她之所以創建花廚,就是想為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打造一個個美且有溫度的空間,不只是一天,而是很久很久。

以下是問答實錄:

時代周報:請用關鍵詞或幾句話,概括描述你所在的行業2021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新常態與新變化。

Karen:疫情爆發以來,餐飲行業面臨巨大挑戰。花廚的許多門店都遭遇了「才開業,就遇到疫情管控」的情況。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鼓舞夥伴們更好服務消費者,是對企業內部管理的挑戰。

我們也意識到,這是餐飲行業的新常態,蘊藏著機遇。一方面,在疫情中,人們更渴望美好的事物。如果花廚能夠為大家提供美好的體驗,那麼很可能收穫一批忠誠度很高的消費群體,為後續發展提供基礎;另一方面,在這種條件下,如果企業仍能穩步發展、逆勢發展,並且提供給消費者滿意的服務和產品,那這就意味著企業本身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都在提高。

時代周報:你的企業在2021年完成了哪些既定目標,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事與願違?

Karen:回望2021年,有太多熱鬧的片段讓我和花廚所有的夥伴們印象深刻,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品牌的成長。

這一年,「花廚」品牌全面升級,旗下增加了「花+餐廳」Tomacado花廚上海國金店,打造了「花+生活方式空間」的綜合業態品牌花廚Island和花廚Village;以及在上海新建了配送中心,為連鎖發展保駕護航。

另外,2021年,我們也在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美麗中國」公益項目助力,為鄉村兒童提供免費午餐,回收淘汰的菜單用於再造紙等。取得這些發展並不容易。一年來,疫情反反覆復,不同城市的門店不間斷地按下暫停鍵,但經歷過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的大起大落,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為他人創造價值,一定會打造出有溫度又堅固的花廚城牆。

時代周報:對你來說,2021年最艱難的事,或者讓你更費心力的事情,是什麼?

Karen:談不上最艱難,但有兩個問題始終是企業發展必須面對並交出答卷的。

一個是疫情反覆之下的管理問題。去年下半年,零散疫情在不同城市間發生,我們的門店輪流受到影響,營業額不算理想。但是,房租、原材料、人工費等都是固定支出,部分還大幅上漲,這很考驗我們的管理能力。我們亟需降本增效,通過更高效的供應鏈,保證產品、服務的品質,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另一個是年輕夥伴的管理問題。服務業避免不了重複性勞動,而現在的夥伴以90後、00後為主,他們有個性、有自己的生活主張,所以流動性較大。如何讓他們在工作中擁有獲得感、成就感、忠誠度,是管理團隊必須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們希望提高品牌的吸引力,讓他們願意與花廚一起成長;同時,也尊重他們、傾聽他們的想法,強化團隊凝聚力。

時代周報:2021年你在企業戰略抉擇、積極應變、投資策略、轉型創新等方面,都做了哪些重要決策?

Karen:比較核心的是,企業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對花廚而言,所謂「高質量發展」,不是數量、規模,而是每一步都要踏實,要能切切實實解決市場的痛點、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我們在踐行的是連鎖不複製,鎖的是品質和服務,不複製的是空間和美學。

所以,2021年我們新開的門店、創新的業態都經過深思熟慮,在選址、定位及新增服務方面,都經過嚴格評估,可以說是「戰略性開店」「戰略性創新」。我們希望,這些門店起步時就有紮實的基礎,這樣才能經得起市場的風浪,才能在未來取得比較好的市場反響。

時代周報:2021年諸多行業面臨更大危機,在「躺平」和「突圍」之間做抉擇時,用以支撐你的企業經營信念是什麼?

Karen:作為女性創業者,我覺得是「美與愛」,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不論是疫情發生前的穩步發展,還是疫情發生後的逆勢突圍,支持我們的,始終是分享、傳遞「美與愛」的信念。我們堅信,不論在什麼時候,人們對美、對愛的渴望、追求和共鳴都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我們能把花藝的美、溫暖的服務融入我們的門店,那麼花廚就有發展的空間,我們也有發展的動力。

時代周報:2022年,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將有諸多新趨勢、新信號出現,這其中,你最為關心的內容有哪些?你從中解讀出怎樣的意味?

Karen:首先是「高質量發展」,不追求店鋪數量和規模的增長,而是用新服務、新業態滿足新的消費趨勢。

其次是「創新驅動」。花廚的發展歷程本身就是「創新驅動」的案例:六年多來,我們不斷進行產品、服務和業態創新,使得來到我們門店和空間的消費者有「常見常新」的體驗。未來,花廚仍舊離不開創新驅動,我們已經從去年開始孵化一些新的業態,不止於餐廳,涵蓋了更多生活方式的延展,滿足消費者更加多維度的需求。

而支持並鼓勵花廚不斷創新的,是消費升級這個大背景。怎樣滿足消費升級的新需求,是花廚管理團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希望花廚能在這個背景下,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發展道路:以美學為核心競爭力,創造充滿美和愛的生活方式、生活哲學,並感染更多的消費者。作為企業家,需要有智商、情商,但更要有「愛商」,要懂得愛、接受愛並能傳遞愛,通過我們的品牌,與消費者建立起愛的聯繫。

時代周報:2022年,你對你所在的行業持有怎樣的趨勢預判?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Karen:相信隨著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以及各地有效的防控政策,整個行業的大環境會越來越好。

不過,不論是否有疫情,餐飲行業及所有線下服務業態的挑戰都不小,感覺是「在鋼絲上起舞」,需要謹慎也需要魄力。一方面,餐飲行業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美與愛的認同,都為花廚長遠發展提供了機遇。我們看好市場空間,相信大家願意為更加美好的產品和服務消費。但另一方面,沒有一種預判能絕對的準確,而且市場變化瞬息萬變,競爭壓力也不小。所以,我們也會根據市場趨勢,不斷創新,努力突破自我。

時代周報:2022年你的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戰略目標或者說轉型創新舉措是什麼?

Karen:我們仍舊堅持「穩中求進發展」,做好現有門店和業態的經營,不急於擴張實體店鋪。所以,目前我們只有新開兩家門店的計劃。但是,我們也明確,2022年要加強「內功修煉」。

一是要提升研發能力。我們計劃建立研發中心,通過內部創新以及內部團隊和外部團隊碰撞這兩種方式,就花廚的產品、服務、體驗,進行全方位的研發,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驚喜。

二是提升組織能力,管理團隊和夥伴一起探索建立創新型組織。如今,「花廚」已經不僅是單純的餐飲品牌,而是構建一種生活方式、形成「花廚+」的生態系統。所以,我們有了很多非餐飲界的合作夥伴,包括時尚品牌、時尚雜誌、營銷企業,以及網際網路領域的新夥伴。與他們的合作與交流都是全新的經歷,需要我們具備創新的工作方式和合作方式。

三是加強產品和服務品質的管理。歸根結底,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服務、體驗,是花廚的初心和立身之本。所以,我們會引入更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強運營督導。

四是做好用戶經營。在「新零售」的大潮里,「人、貨、場」是關鍵詞,其中「人」很重要。六年多來,花廚積累了很多回頭客,並在不斷構建自己的「朋友圈」。所以新的一年,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手段,有的放矢地為他們提供產品服務,提升品牌粘性。我覺得,顧客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新一年也會花更多的功夫在為他們更好服務上面。

時代周報:在人力資源方面,2022年企業會有明確的增設部門或者縮減編制的計劃嗎?能否細說下你的計劃?

Karen:去年花廚迎來飛速擴張,夥伴從200人增長到近700人。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變化,是因為我們店鋪的增加,對應到一線人員大幅度增加。此外,我們還增設了中後台部門,希望對品牌多年沉澱的資產進行更精細化的運營,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對花廚來說,每一個與品牌一起發展、努力的夥伴都很珍貴,所以,未來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我們會進一步為夥伴營造良好的氛圍,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時代周報:在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和調控政策方面,你對2022年有哪些期許和建言?

Karen:希望在未來發展中,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和調控政策都能看到新品牌的發展需求和努力,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更具體地說,我希望當企業遇到挫折時,有更多的「雪中送炭」。例如,疫情發生後,電力等部門對企業用電給出一定優惠,部分商場對租戶的租金進行一定程度減免,北京政府給與企業"以訓興業"的培訓補貼等,這些對企業都是莫大的鼓舞,能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在帶領創新消費品品牌一起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文章來源於:時代周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be667c41edc9636748e4e3aed147f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