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藝人自殺讓人痛惜,生活中的韓國女性有多難?

2019-10-16     妮妮小屋

01

最近,知名韓國女藝人崔雪莉確認自殺身亡,生命從此終結在25歲。這讓不少喜歡她的人,痛心不已。

出道以來,她一直以青春活潑的形象受到粉絲們的喜愛,最近幾年,她的個人畫風有很大變化,導致很多人曾對她表達失望。

經紀人透露出的消息,更加讓人難過。原來雪莉生前一些怪異的舉動,主要是嚴重抑鬱症的所致。

可是太多人都忽略了這件事。

為什麼現在女性抑鬱症的比例,一直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

想起一位醫生,曾告訴我:「生活里,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了解,還比較片面和膚淺,甚至還以為是當事人的一種矯情。可如果程度較重或者無法治癒的話,抑鬱症的自殺率是非常高的。

02

除了藝人這種高壓力的職業,我發現,就連很多生活中的全職媽媽,甚至也成了抑鬱症患者中的一員。

現實中,很多女性面臨的生存狀態和所承受的壓力,令人難以想像。

更可怕的是,女性面臨的這些狀況,是被很多人刻意選擇忽略的。

一些男性(甚至很多本身就是這些女性的丈夫和親人)總認為自己,才是承擔了更多的壓力的那個人。

一個女性,作為妻子,就在家做做家務、照顧一下孩子,並沒有承擔養家的重任,哪兒這麼多壓力?還能得上抑鬱症?

我想,其實生活里所遇到的各種挫折,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有兩種可能。

若闖過去了就是一段經歷,若闖不過去心灰意冷後就是終結。

在《八二年生的金智英》的這本小說里,金智英的母親吳美淑,經歷令人唏噓。

從她身上,我特別能感受到:「一個女人,要受到多少折磨,才能夠跌跌撞撞的長大?」

吳美淑女士,經歷了很多磨難,才通過不間斷的積累,讓三個孩子過上還不錯的生活。

但依然沒讓女兒逃過,讀完大學參加工作,成家後生了孩子,卻依然患上嚴重產後抑鬱的厄運。

如果女兒金智英的經歷,讓人傷感,那媽媽吳美淑的故事就更加令人難過了。

03

吳美淑自己的娘家,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她是夾在中間的女孩。

儘管吳美淑的父母,把一大家人帶入城市,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供每個孩子讀書。

很有讀書天賦的吳美淑,為了整個家庭的發展,為了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能繼續求學,選擇了和姐姐一起輟學打工。

在一家紡織工廠里,她和姐姐一起賺錢。

紡織機散發的熱氣,每天都讓她和姐姐們揮汗如雨,廠里很多人還因為現場瀰漫的白色灰塵,患上肺病。

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讓她們疲憊不堪。每天只能靠著吞下一顆又一顆的提神丸,沒日沒夜地賺著微薄的薪水。

收入絕大部分是供自己的兩個哥哥弟弟交學費。

韓國的傳統是可怕的「重男輕女」,兒子要負擔起整個家。

男丁有出息,才能為全家爭光,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共識。所以家中的女兒,也樂意犧牲自己來資助兄弟們。

哥哥和弟弟讀了大學,有了好工作以及不錯的發展。可這時候,兄弟們卻和姐妹們來往很少,情感淡漠。

吳美淑發現,在自己的娘家,父母對外一直宣稱,撐起這個家,是家裡從小到大都很有責任心的長子,女兒們的付出都被父母忽略掉了。

這讓吳美淑和兩個姐姐,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

吳美淑,堅持自己尋找機會繼續讀書。她白天在車間裡工作,晚上去上課,先後拿到了初、高中文憑。

可在當時社會上,也找不到什麼工作,尤其是後來結婚後的吳美淑。

有一次,她看到女兒的日記本上寫著老師的評語。

她嘆了一口氣,對女兒說:「我本來也想當老師的。」

原本以為母親生來就是母親的金智英,聽到母親這句話,感到不可思議,還笑出了聲。

「我說的是真的,我上小學時你外婆還說家裡有五個孩子裡我最會讀書,比你大舅的成績還要好呢。」

「那你為什麼沒當老師?」

「因為要去賺錢供兩個哥哥讀書。」

「現在為什麼不當老師?」

「現在又要照顧你們啊,哎,總之當媽媽的都是這樣。」

沒想到母親有這樣的夢想。

有那麼一刻,金智英感覺自己,像一塊體積極小卻很重很重的石頭,緊緊的壓著母親的裙擺,使她無法繼續向前。

母親似乎感覺到了女兒的共情,輕輕的摸了摸她的頭。

04

當然眼下這個家,僅靠丈夫一個人的薪水,是沒有辦法養活一家5口的。

吳美淑長期在家裡,兼職賺錢打工。為了多賺一些錢,她選擇了最為辛苦的家庭代工,做門窗的密封條。

這種專門用來貼在門窗縫隙間,以泡棉材質製成的細長型貼紙。一般尚未裁剪時,就會被貨車運來。

吳美淑的工作是把它們裁切並包裝好。在這個過程中,她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痕,每次工作的時候,家裡面到處會有泡棉和膠水的難聞味道。

這份兼職工資比較高,有著難以拒絕的誘惑。

有一天,丈夫看著妻子的工作現場,發了火抱怨:「你一定要在孩子旁邊做這些味道難聞,灰塵又多的工作嗎?」

她愣住了,什麼話也沒說。丈夫接著說:「對不起,害你這麼辛苦。」

「不是你害我辛苦,是我們兩個都辛苦。不用對我感到抱歉,也不要再用一個人扛這個家的口氣說話。沒有人要你這麼辛苦,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扛。」

說完這段話,吳美淑再也沒有在家中做過這樣的工作。

或許是出於對丈夫的尊重,又或許是,在意孩子們的生長環境,誰知道呢?

05

吳美淑又在小區里開了一家理髮店。

會經營的她,用自己的口紅和彩妝,為剛燙好頭髮的婆婆媽媽們化妝。

幫小朋友剪頭髮的時候,會順便連帶他們的弟弟妹妹,甚至是連孩子母親的劉海一併免費修剪。

為此她口碑極好,生意也不錯,沒想到卻招來了同行的嫉妒。

有一天,同行的阿姨動手毆打她,覺得自己的客人,都被吳美淑搶走了。

吳美淑待客有方,客人們都站在她這一邊。她此後卻做了一些退讓,和同行劃分了客戶群,最終在社區里,與同行們和平共存。

不僅如此,吳美淑還特別擅長理財。

她把各家銀行推出的金融產品一一比較,在選房子上面也頗有眼光。

慢慢的,吳美淑家裡的日子,要好過一些了。

可這時,韓國又爆發了金融危機,作為公務員的丈夫,失業了。

此時,大女兒也面臨著報考大學的問題。

吳美淑希望大女兒報考師範大學。畢竟師範大學的學費,比其他大學便宜很多。

可大女兒最初本來不想當老師,而且也不想去離家那麼遠的地方讀大學。

「你想遠一點啊。還有什麼工作,比當老師更適合女生?」

「當老師有什麼好呢?「

「每天按時下班、還有寒暑假,又容易休假。等你以後上班就知道了,有了孩子以後,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工作了。」

「這確實是一份能兼顧小孩的工作,但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工作才對。為什麼只對女生來說是好工作?孩子難道是女人自己生的嗎?媽,你也會對兒子說這樣的話嗎?你也會勸弟弟去讀師範大學嗎?」

吳美淑聽了女兒的嚷嚷,一下子就說不出話了。

06

吳美淑想起了自己生育三個孩子的過往經歷。

生完大女兒後,她抱著女兒哭著對婆婆道歉;生完二女兒後,再次哭著對婆婆道歉。

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又懷了第三胎。她孕吐得非常厲害,全家人都以為這次會是兒子了。

可B超顯示是女孩,吳美淑經過痛苦的抉擇,選擇了終止妊娠。

她想不明白,生孩子並不是她一個人的事。可最終都只有她自己承擔責任。

去流產的那一天,她一個人獨自在醫院裡面對。

5年後,她終於生了一個兒子,覺得這才算是對婆婆和丈夫有了交待。

懂事的大女兒,最終選擇了去讀師範,因為不忍心看到,母親的為難和父親失業的煎熬。

失業的丈夫準備和同事一起去中國做貿易。

平時一向柔弱的吳美淑,第一次堅定的對父親說:「如果你要去中國做生意,我們就離婚吧。」

她從來沒有這樣堅決過,最後丈夫妥協接受了她的建議,兩個人一起在一家兒童醫院門口開了家粥店。

這才讓看得見的生活,在眼下的辛勞中,一天天好了起來。

07

等到二女兒讀大學時,家裡的積蓄,終於不用吳美淑再操心孩子的學費問題了。

隨著大女兒二女兒成家,節假日都得在婆家度過。

如今的吳美淑和丈夫守著一個讀大學的兒子,有時候,還真有點寂寞。

丈夫和同事們喝酒時,才發現自己被所有同事羨慕,他居然是所有同事中過得最好的。

兩個女兒都已大學畢業結婚成家,兒子也大學在讀,住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當年去中國做貿易的同事,已經破產了,其他的同事,都還在小小的蝸居里生活。

所有人都覺得,他是最會經營生活的。可誰又知道,他的妻子吳美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有多少呢?

吳美淑要是知道自己的二女兒,患上了這麼嚴重的產後抑鬱,當媽的又該有多難過?

真的不要覺得抑鬱症離生活很遙遠,那些為生活努力拚搏的女性,那些在生活里努力綻放笑顏的女性,其實很多都在獨自對抗抑鬱的路上。

別在對她們的艱難和付出,繼續視而不見好嗎?

對身邊的女性好一些吧,多給他們一些肯定和鼓勵吧,一份善意,會為她們增加溫暖和力量。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3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KOQ2G0BMH2_cNUgLL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