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問我:「媽媽,為什麼連羅永浩,都沒賺到錢呢?」

2020-04-20     妮妮小屋


01

前段時間,愛刷抖音的14歲兒子興沖沖的跟我講:「媽媽,你欣賞的羅永浩,要來抖音直播賣貨了。」

我上網一看,果然是,老羅要變成帶貨一哥了。這個消息,讓我五味陳雜。

我想,像老羅這樣一個理想主義者,能夠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家面前,一定背後有他的無奈。從2018到2019年,老羅可以說是運氣跌到了谷底。

他離開了自己創辦的手機企業,還被人民法院實施限制消費令,上了老賴名單。據他「樂觀」自稱,這下整個創業過程這是完整了。還順便表達自己就是「賣藝」,也會把這筆錢還上的。

後來他轉入一個新領域,又遇到了超嚴格的政策天花板,感到這兩年,老羅可謂是好運耗盡。

現在做直播,看著他低頭彎腰時的樣子,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外型和生理狀態在邁向衰老,但在內心裡,始終卻堅持著自己理想價值的「老男孩」形象。

這個堅持理想的人,始終在用一種自己認可的價值觀,始終踐行的樣子。

就像2009年時他曾說過的那句廣為流傳的話:「每個生命來到世間都註定要改變世界,這個是不以你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這是我們的宿命。」

然而這條改變世界的路,終究又是這麼的難走,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就像傾注了他所有夢想的錘子手機更名堅果手機,依然在艱難中存活一樣,挺住,意味著一切。

著名經濟人吳曉波評價老羅遭遇的困境,夢太大入錯行。但若不是這樣的老羅,可能也不會有這樣讓人評價和思考的「神奇之事。」

儘管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媒體評論員曾這樣評價老羅:「你不得不佩服羅永浩,他就是踩到狗屎,也能讓狗屎後悔。」

這個曾經讓狗屎都能後悔的牛人,實際上,在他人生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但他始終不能特別安穩的去享受歲月靜好。其實他也可有其他的更輕鬆的路徑可走。

但他始終保有一種,別人看著完全不切實際的天真的傻氣,「堅持以情懷去做事」。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02

這也許跟他早年的經歷有關,他第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是在新東方當老師。

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位高二的輟學生,自己在家讀了三、四年的書,看了大量的名人傳記。

而他離開學校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看不慣老師的一些論斷。

他堅持和老師理論,被老師下定義為:「一個堅持謬論的孩子。」

他當然也為他的任性付出了生活的代價。

在沒有成為一名新東方的講師之前,他擺過地攤、當過二道販子,一直在社會的底層跌爬滾打。

當他知道新東方的英語講師,可以年薪百萬時,他撿起了自己中學時,曾最不擅長最不喜歡的英語。

他花了一年的時間,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英語。在遭遇了兩輪面試失敗之後,終於在第三次面試,成功成為了一名新東方的講師。

他在賈樟柯主編的《問道》一書中,在《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都註定要改變世界》的採訪實錄中,對導演講述了這段經歷。

「去新東方教書前的備課,我在郊區租了個房子呆了一年多,那個時候每天要學十幾個小時的英語。我過去不戴眼鏡的,就是那一年,對著電腦螢幕,用那個背單詞的軟體背單詞,最後眼睛就不行了。」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老羅,永遠都只能是戴著眼鏡出鏡了。

進入新東方的他,很快就因個人獨特的風格和樂意給同學們分享,一些人生的思考,很快就因為獨特的魅力,成為了新東方,當時最火的明星老師。

他上課的風格非常幽默,一些在課程中的插科打混的話,都被學生們錄下來自發在網絡上傳播,形成了在學生和青年群體中廣為流傳的《老羅語錄》。

那個時候他已經有穩定的高薪。

可是五年之後他還是選擇了離開,自稱看不慣現有教育背後的商業模式。

他的老東家俞敏洪這樣評價他:「羅永浩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他是一個在新東方為數不多有一點思想意識的人。」

後來他又辦了一個網站,聚集了一大批今天我們看來依然很牛的頭部作者,而這些作者,很多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再後來因為一些原因,他的網站又關停了。當然辦的像媒體一樣的這個網站,也沒讓他實現財務自由。

再後來,他又回歸了教育領域,自己辦起了培訓學校。可因為精力分散,最終也沒賺到什麼錢。

後來的後來,喬布斯離世的那一年,他發誓要做東半球最好的手機,於是辦一家手機公司。此時的他,夢越來越大,跨行越來越遠。

這一次不但沒賺到什麼錢,還欠下了巨額的債務。不過,就像老羅自己曾經說過的那樣,馬克吐溫和史玉柱都做到了事,他也能做到。

老羅曾講過馬克·吐溫做生意的故事。

因為失敗賠光了,本來有限責任公司倒閉了,是不用還的,但馬克吐溫很有出息。馬克.吐溫覺得這個錢,是他給別人賠了一定要還上。

馬克·吐溫用了10多年的時間不停的做演講、寫書,然後靠各種各樣的收入,最後把不用還的債都還上了。

老羅感嘆:「我年輕的時候看到這個故事就覺得這個人很牛,我想我自己開了公司也一樣,如果虧了錢或者是賠了錢一定要還的。」

03

現在老羅跟薇婭、李佳琦這樣的現象級帶貨網紅一起「賣賣賣」,難免會被人拿來比較。

說實話,對於直播帶貨這種很專業的事,老羅和比自己小20歲的李佳琦同台亮相,並沒什麼經驗優勢。

畢竟,老羅之前的積累都不在這個領域。完全是一個直播界新人小白的他,再一次用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多年前的老羅語錄:「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哪怕他註定會被很多人嘲笑,直播不專業現場翻車,但是他所擁有的獨特氣質和無畏無懼。讓我看到了一個始終內心沸騰,活著就是折騰,激情永在的中年品質男人。

我想起了一件2017年一年自己親歷的往事。

在知識付費學習領域的頭部APP「得到」上,我曾買過羅永浩一個「半拉子」的課程《羅永浩的創業課》。

原計劃是200節課組成,然而在更新了60節之後,老羅選擇了退出。

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我們這群支持和欣賞他的用戶。大意是說:「自己最近出現了幾次未能按時更新,調整了每天的上線時間,依然不能夠改變這種狀況,為此,非常的不安和愧疚,特地給用戶道歉。」

他還特彆強調指出,終止課程是因為公司發展的現實情況和他本人的時間精力不允許,在繼續這樣精益求精的去打磨這個課程。

他的解決方案,是已經更新的60節課內容,可以繼續的在專欄里收聽和查看。相當於免費送給大家。

關於課程費用的199元,他全額退還給用戶。

我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這門課程的退費處理。

這是網際網路課程界,之前和之後都沒有過的事情。可見羅永浩這人,真的屬於那種對自己有要求,而且用戶利益至上的人。

相比於,其他的得到的老師,那一年在得到上的收入,其他堅持更新完的課程,排位靠前的幾乎都是輕鬆的跨入千萬級收入。

但羅永浩相當於又是免費在得到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之後,逛了一圈,自己又是分文未入。

前幾天,他又搞了交個朋友帶貨直播,一分錢賣湖北產品,用實際行動為災區做點貢獻。

這又讓我恍惚記起2008年地震後,他帶著團隊,到四川震後現場做公益的往事。

04

實際上,以他的聰明才智和做事的專注態度以及對自己和對他人極高的要求,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可以賺到錢。

可是,老羅的的確確沒賺到什麼錢,他總是保持著收支平衡甚至收入低於支出。

他有種「蔑視」金錢態度,背後藏著自己獨有的價值觀:「我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做一個好人、也是可以賺錢的。」

他是一直努力去做一個好人。

有一次,一個女孩因為失戀,在微博上難過,希望能夠送給她一部錘子手機。

結果羅永浩竟然真的送給這個陌生的女孩,不僅如此,他還讓公司的員工一一寫一句話,鼓勵這個女孩。

他還是個維權鬥士。

他曾因為西門子冰箱事件,堅持維權怒砸冰箱;和方舟子的論戰,血戰到底。

不過,更多的時候,他是一個段子手。

他曾經開玩笑的說:「自己從小得了一種病,不吹牛就會死。」

他也曾說:「我還在意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我希望我能保證這些的時候我做得比較體面。這樣我才能出去吹牛,因為吹牛對我來講是生活質量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我是耍流氓掙了錢,我就沒辦法出去吹牛了。

他痛恨那些欺騙消費者行為割韭菜的人,直言這些耍流氓的人都賺到錢,有時候想想也挺悲傷的。

哪怕是自己創業、做生意,也要堅持人品的底線,對他來講就是人生的必須。

我兒子問我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媽媽,為什麼你欣賞的人,像羅永浩還挺不錯的人,都賺不到錢呢?為什麼那些割韭菜的人反而都賺到了錢?」

我無言以對。

在這個掙快錢的年代,現金為王似乎才是世俗的成功。

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總會經受更多的磨難,甚至是潦倒吧。

我又想起了老羅曾經說過的話。

大意是,小的時候,我們都特別有理想,有著對是非曲直的判斷。長大了,你就忘記了自己的心中那些從小就有的理想、標準,還以為現在的自己是成熟。

對於像老羅這樣的天真者,我是真心的希望他能賺到錢的。

他這樣的人存在,就像在茫茫海面上看見的燈塔,儘管你會路過,但是那束光帶給你的溫暖,會長久的留在記憶里。

哪怕他被現實碰得頭破血流,依然熱愛生活的態度,總會讓我們感覺到,生活本身的美好。

願這個年近50歲的男人,能夠永遠保持這樣體面的活著,把自己曾吹過的牛一一實現,這才是屬於老羅的彪悍人生。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面對那些喜歡用槍打出頭鳥這樣的道理,教訓年輕人,並且因此覺得自己很成熟的人,總有一天會明白這樣的事實。老羅說:「有的鳥兒來到世間是為了做它該做的事,而不是專門躲槍子兒的。」

願老羅就是一隻很堅強,打不死的鳥。誠心祝老羅能夠賺到錢,去做更大的夢,做那個把夢想照進現實的人。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4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6BJnHEBnkjnB-0znl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