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先行 數字轉型 技術推動
北大荒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連日來,北大荒集團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實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今年,雖然雨水天氣多,但在農場成熟的現代農業技術加持下,通過使用墾豐種業『農粳31』等優質水稻品種,有效降低了不利天氣對水稻生長的影響,我們有信心今年再獲豐收。」望著已經過膝的水稻,濃江農場農業發展部部長邢春秋自信地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在這個農場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智能化設備正守護著這片黑土地——智能灌溉系統根據土壤濕度和氣象數據自動調節水量,確保將氣候變化對秋收的影響降至最低;無人機在空中盤旋,承擔著噴洒農藥、智能巡田的任務。
八五八農場科技示範園區 楊楚威 攝
今年,北大荒集團圍繞專屬優勢新品種、綠色高效種植養殖、黑土地保護、智慧農業技術等方面,推廣先進技術34項、主推專屬優勢品種21個,並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農業生產全過程,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
作為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國家農作物種業振興企業」,墾豐種業肩負著北大荒集團大豆、玉米補短板和水稻強優勢三項重要任務,全力攻好「種子關」,憑藉其卓越的創新技術和研發實力,已成為行業新質生產力的領軍者和先鋒。通過基因編輯、分子標記等現代生物技術,成功培育出高產、優質、抗病、抗逆的農作物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在北大荒集團的糧食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加適應市場需求和生態環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先進技術為基礎。
「我們在鶴山農場組織承擔農業農村部『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試點任務,核心區試驗示範面積達1076畝,已完成大田播種、4G/5G網絡覆蓋等工作,正推進硬體部署、軟體系統搭建、農作物長勢數據採集,目前苗情長勢良好。」北大荒集團科技信息產業部副部長白雪談及利用數位技術賦能農業生產管理、加快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取得的新成效時,倍感自豪。
北大荒信息公司作為集團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將持續推動北大荒數字農服平台建設,致力於為墾區59萬用戶提供數智化服務。同時,利用北大荒雲學院為農技傳播載體,直播授課19場,登錄超過2.7萬人次,製作總課程數693節,總學習時長近24萬小時。持續推動智慧農場建設,重點推廣智慧灌排、智慧施肥等技術,提高農場農業種植技術水平和農作物產量。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人員,黑龍江省勞動模範、龍江工匠、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那永光對糧食豐產充滿信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農業農村注入新的動能,糧食豐收既要藏糧於地,更要藏糧於技。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我深感重任在肩,我們將加快寒地水稻技術創新步伐,以飽滿的科研成果哺育這片希望的田野,為北大荒水稻生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科技力量。」
在推動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北大荒集團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先行者,將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努力讓新質生產力在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茁壯成長、開花結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8204db9c710401c7c1a18b83f211f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