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非洲,一定要去,就因為這部片子~

2024-07-03     驪歌聲聲慢

* 關注這個號的客官們 都變得更美 更好了 *

非洲小朋友的笑容,很動人

(感謝勇闖非洲的朋友發來的照片)

前段時間處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跟朋友侃侃而談,要是生活還沒一點點起色,那我們一起沖非洲吧!甚至還豪言壯志地規劃了穿越非洲大陸線路方案。

可是,現在呢?我還是窩在圖書館繼續碼著字,而我的朋友已經在非洲大陸上暢遊半個多月了。還時不時地暗示我放了他的鴿子。雖然身體沒能跟隨著朋友的步伐一同踏上那片遙遠的土地,但是靈魂早已跟隨著他發出來的照片以及今天的這部電影遨遊在非洲大陸。

電影推薦

評分:

分類:劇情 / 愛情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一部經典電影《走出非洲》。所謂經典就是,在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的成長跨度里,你一次又一次重溫、向它索求,而它次次總能給你掏出新的東西。

「我在非洲曾經有一個農場,種咖啡豆,給黑人小孩治病。我在非洲遇見了為自由奮不顧身的情人,熱愛動物勝於人,折桂而來,情迷而往。我在非洲曾寫過一首歌,哪裡有已逝的熱土,哪裡有純潔的朝露。我總是兩手空空,因為我觸摸過所有。我總是一再啟程,因為哪裡都陋於非洲……」

以前看三毛的書,記得她提過這部讓她無數次落淚的電影。現在我也終於明白了,不提非洲這片神奇的土地,單單是那段愛情,自由的男人,不愛富裕的女人,導演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描寫,但他們那次hunting,在飛機上緊握的手,他們的談話與交流,足矣。

在這裡有一個女人的堅韌熱情,兩個男人的避世,早期殖民者的拓荒史,肯亞的人民,這片土地不屬於我們,但絕佳的非洲草原景色,女主的詩意性格,以及不會因為一張紙而愛你更多。我想知道這片母地能給女主帶來什麼,它怎麼樣支配著每一個生命的生死。

非洲已經成為我的一個夢,我讀它,我看它,仍舊不夠。於是那些斑馬、獅子、長頸鹿就說著斯瓦西里語,像馬賽人一樣,在炙熱的空氣中向我走來。

女主來自丹麥,那個盛產美麗童話的國度,而這部電影就如一個略帶傷感的完美童話故事一般讓人沉醉。「我不希望,有一天發現自己過著別人的生活」——丹尼斯的這句話道出了我們生活的萬千感慨,難怪我會心有戚戚焉!走出非洲,卻走不出漸漸遺忘的回憶和那回憶中的美麗風景。

女主追求刺激固執敢承擔,同時很堅強;男主的欲求在別處,不羈與自由:這才是他們能夠談攏與共處一段的基礎。他倆在一起的時刻太美,充滿誘惑、安寧、危險與不確定,但或許這就是人生中偶爾亮起的星辰。航向不同是硬傷,但航向的確會改變,在成熟的人身上。

自由的人總是最具魅力,卻也往往在自由中滅亡或者說永生。而對於女人,陪伴就是最常情的告白,雖然她以自己的熱情和善良完成了許多男人也未曾做到之事並獲得了尊重,但我仍不認為Karen走出非洲就是獲得了獨立。無論男女,對感情的依賴和期盼是終生的羈絆。面對廣博的自然和生活,是以一個不打擾的過客身份去感受還是加入其中盡情起舞努力耕耘肆意揮霍,只有自己的內心知道答案。乘老式飛機裸眼3D一覽大美非洲自然風光,聽一曲婉轉悠長的離歌告別愛人告別過去。

我想要一種生命的遼闊,如同非洲廣袤無邊的大草原。我要你在我身邊,如同吉力馬札羅山永遠在那裡。很多年後,我仍然夢見那裡,晨霧熹微,日出東方,伴著莫扎特的音樂,一群獅子在遊蕩。。。原來我一生都未曾走出過。

所有發生在非洲的就留在非洲。自始自終在那縱橫肆意的愛與恨生命與死亡渺小與廣袤,從未因我的離去或到來而改變。我從未真正踏入非洲,如今回頭看那數十年如同旁觀者般。非洲給予我的恐怕就是這種天地間的超脫與永恆的孤寂。

在我確定自己已經撐不下去的時候,

我就再撐一會兒。然後我就知道,

已經沒有什麼是我承受不了的。

-END-

— —

願所有的等待

終將變成美好的遇見

2024,用記錄觸碰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fe50ac6968724fbcb21f79bed67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