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起讀書| 金融EMBA年度讀書筆記精選(三)

2023-01-11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E起讀書| 金融EMBA年度讀書筆記精選(三)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海洋中的燈塔,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BRI EMBA、金融CEO(領航)的校友們一直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很多班級、同學會都自發成立了讀書會,相互督促,交流分享,自覺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金融EMBA的書友們挑選了年度最推薦的一本書與各位分享,範圍涵蓋歷史、政治、軍事、哲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與好書相伴,與智者同行,願我們都在閱讀中感受到世界的豐富多樣。

《底層邏輯》

作者:

劉潤

推薦人:

陳建華

「推薦語:成功就是我們優勢的發揮,失敗就是缺點的積累,所以發揮你的優勢,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本書無論對於職場小白,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努力工作的白領,都有特別好的幫助。對工作上遇到的問題、職場情商、和上級的關係處理,書中都有獨特的見解和非常詳細的案例。

本書也可以看成是自己管理公司(從老闆的角度)一些經驗分享,書中很多職場原則被作為案例來講述,很多案例都是發生在職場日常的身邊事,通過閱讀可以在書中攝取經驗運用到工作中,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管理者和老闆如何看待下屬,以公司利益出發,也可以從員工視角作為職場生存指南。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做事情需要有底層邏輯,可以讓我們有個邏輯框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由表面能力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底層邏輯。全書從團隊邏輯、學習力邏輯、競爭邏輯、思考邏輯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是充分 認識價值觀對於底層邏輯的重要性。價值觀,是構建底層邏輯的基礎。只有用正確的價值觀來指導思想,才不至於多走彎路,甚至完全走錯方向。

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需要的底層邏輯。遇到問題,就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三是為了持續成長,擁抱變化,樂於分享;敢於改變自己,也要多幫他人。

我認為改變自己的10條底層邏輯:

第一,不斷開拓視野,是成長過程中最要緊的一件事

第二,尊重客觀規律,讓自己順勢而為

第三,重視自己學習的能力

第四,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能把握機遇

第五,提高你的「綜合素質」

第六,為自己找到強大持久的驅動力

第七,保持正確的心態

第八,做對的事情

第九,無論多難,都要有改革的勇氣

第十,如果事情無法改變,先改變你自己

《藝術哲學》

作者:

丹納

推薦人:

趙龍

「推薦語:為思想而生活」

本書為法國史學家兼批評家丹納作品。其人1858—1871年間遊歷英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德國等國,長於希臘文、拉丁文,精通英文、德文、義大利文。受19世紀自然科學,達爾文進化論影響極深,臣服於黑格爾和18世紀法國孔提亞克的哲學。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可以解釋,因此,對於藝術亦然。可以通過探求規律,證明規律來解釋藝術品及藝術行為。

全書是丹納在美術學校的講課內容合稿而成。分成幾個章節。如,藝術品的本質及產生的根本來源;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特徵;尼德蘭地區的繪畫;希臘雕塑;以及總結性的一篇——藝術中的理想。總體來看,無論是文學、繪畫、雕塑、音樂還是建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受到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的限制和賦予。因此,藝術欣賞或者鑑定也需要從三大特徵點來評定:即藝術品特徵重要的程度(看特徵是否更穩定更基本),特徵有益的程度(看特徵是否有助於個體或者集體的生存和發展),以及效果集中的程度(從古到今,從大陸到海洋,從現實到虛擬等,把多種原素效果集中的程度)。凡是優秀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不但在現實世界中具有最高的價值,而且還從藝術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更多價值。正如展示宇宙神明的三個階段。開始不過是一些基本的神力繪畫;過了一個時期,這些神明從自然界的暴力中掙扎出來,顯出人性;再過幾百年,直到線條與比例被人類長久運用,顯出它們的能力,人類的手才使青銅與雲石賦有不朽的形體與意義。原始的意境先在廟堂的神秘氣氛中醞釀,然後在詩人的夢想中變形,在雕塑家的手下完成,放到與它意境匹配的建築中,配上為此創造出來的獨立音樂,才算效果集中的完成了一個藝術品的旅程。

全書由傅雷翻譯,雖然偏理論性,卻也文字優美,可讀性很強,是一本對於藝術及藝術品概括性和總結性很強的書籍,值得閱讀。

《冰雪王國》

作者:

漢普頓.塞茲

推薦人:

王穎

「推薦語:人不只是有思想的蘆葦,也是天地間偉大的存在!」

在北京悶熱的夏夜,我合上《冰雪王國》,深深吸了一口氣,緩了幾秒鐘。必須承認,自從打開這本漂亮的厚書,我就被美國海軍珍妮特號船員在北極的經歷深深吸引。既想快快看完,又不捨得翻到最後一頁,甚至怕看到結局——這書真的太好看了!

140多年前,美國海軍軍官德隆在紐約報業巨頭貝內特資助下,招募30多名船員到北極探險。跟著作者的講述,你仿佛在看一部紀錄片,不,是一部大製作電影。那永久冰封的無盡海域,難以想像的極寒和狂風暴雪,陌生又呆萌的極地動物,這宛如另一個星球的狂暴自然,都只是為這樣一群人搭起舞台——堅毅仁厚的船長、聰明可靠的總工程師、忠誠專業的醫生、力拔山兮的德裔水手、高明的土著獵人、獨眼的領航員,還有他們的40條雪橇犬,或懷著贏得探索北極的榮譽使命,或僅是盡海員的職責,從歌舞昇平的紐約一路駛向極北幽冥之地。先是連人帶船被凍在冰層上三年,船被浮冰壓碎後又一路步行走向西伯利亞,途中乘小艇在巨浪中失散,在死亡邊緣仍忠於彼此的託付。他們中的三分之一在土著和俄國人幫助下在絕境中獲救,三分之一在冰海上永遠消失,還有三分之一,在德隆的率領下保持著尊嚴在冰雪王國中凍餓而死,而他們所有的航海日記、海圖地圖、採集的岩石標本,終被冒死救援的隊友尋獲,又在作者妙筆中被解碼、被組裝,變成這本漂亮的厚書,在北京悶熱的夏夜,被我不舍地合上。

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這支小小探險隊算不上偉大,「只是在人類最終尋找北極聖杯的路途上前進了那麼一小步」,但他們為探索未知、為追求榮譽熊熊燃燒的雄心,他們在三年冰封船上時的樂觀堅定,他們在冰海和暴風中不懈前進的對生的渴望,還有貫穿始終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對彼此的忠誠和隱忍的深情,讓任何以科學或物質上的進步程度衡量這次探險的企圖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犧牲永遠比安逸高貴,無私的生命在孤獨的死亡中得到升華,世界因為苦難的賜予而變得更加豐饒」,這句德隆船長的遺孀艾瑪的評價,恐怕是最恰當的蓋棺定論。

我反覆把自己代入德隆船長,想像著他在全美國注視下帶領珍妮特號起航時的躊躇滿志,更體會他在下達棄船命令時、在拿著六分儀指引方向時、在決定毀掉雪橇時、在與另兩條小船分離時、在眼看著船員一個個長眠不醒時,那種源自信仰和責任的堅定、樂觀、忍耐、百折不撓、永不後悔,不但鼓舞著他的船員,也感染著作為讀者的我。因為擔心他的命運,看到最後幾章時我滿心緊張,生怕看到不幸的結局。但對德隆來說,結局是不幸,但也值得的。電影《銀翼殺手》中人造人羅伊在臨死時說: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我目睹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隨時間消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在永遠橫亘在北極與西伯利亞之間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德隆群島,在他母校美國海軍學院中的紀念碑,還有這本記錄他勇敢經歷的厚書,都不會消失。而他的「對手」,北極看似威力無邊的冰蓋,卻隨著全球變暖而越來越萎靡。

作者這樣的歷史學家和紀實文學作家是怎樣的存在啊(上一本這樣的好書是《山中最後一季》)!他憑藉百多年前的信件和有限的檔案材料,將這次冒險還原得仿佛近在眼前,從人到物,從天氣到航海,可說活靈活現,以至於我看到最後才相信德隆除了日記沒有留下更多親筆記錄。譯者的譯筆也非常贊,與作者共同呈現了冰雪王國的悲壯傳奇。

《長期主義》

作者:

高德威

推薦人:

晨曦美廬

今年疫情的反彈和時常出現的封控讓很多人的工作和企業的經營陷入一種波動的狀態,在疫情之下最要小心的恐怕就是不要有疫情的心態,如何調整心態處於平靜而積極的狀態,向內求索也許是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工作之餘,近日偶讀到一本書《長期主義》,對於當下恰好有著非常寶貴的借鑑意義。

我們知道,從事公司經營與管理,經常會碰到究竟應該關注短期業績,還是更要注重長期增長。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企業經營,往往討論到短期重要還是長期重要的時候,往往都會認為難以兼顧,兩者無法平衡,需要有所取捨。而究竟真相是否如此,還是我們給自己思考的懶惰找了個藉口?而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有啟發的答案,短期和長期是可以平衡與共生的,需要的是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始終追求解決問題的執行力。

霍尼韋爾前董事長、CEO高德威於2002年接手霍尼韋爾時,它正深陷困境,很多人只關注完成眼前的績效,甚至不惜通過財務造假或粉飾來達成目的。而當他於2018年退休離任時,這家公司復興成為《財富》世界500強硬科技巨頭,市值從原來的200億美元飆升至120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達到驚人的800%。而他究竟如何做到的,從公司管理思維、組織流程、企業文化、投資和增長模式、人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優化,通過實踐長期主義,實施短期和長期同時發展的戰略,成功扭轉了全公司短期主義的行事模式,在使公司起死回生的同時,更實現了高速增長。

對於無論個人還是企業管理者,了解長期主義的思維模式和執行策略,並將其應用到個人和企業活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都是實現個人和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高德威認為「沒有辦法同時追求長期和短期目標,領導者只能擁抱短期主義,是今天商界最為有害的盛行觀念之一。」「很多企業將企業的季度表現置於企業長遠發展之先。領導者可能也會盯著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成長性等更為寬泛的目標。但當涉及對稀缺資源分配時,則只會關注年度規劃,並且動員一切力量實現其短期業績目標。在他們看來,他們的工作職責首先是取悅今天的老闆和股東,之後才能談及明天。」「短期業績和長期業績互斥只是一種表象。對領導者而言,你可以魚與熊掌兼得,而且必須如此。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和你的團隊或組織就永遠無法發揮出最大潛力。」

在帶領霍尼韋爾走出困境的過程中,高德威感受到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聯繫比表面看上去更加緊密。通過正確的行動改進當下的運營,也能夠提升未來的表現。反之亦然,強勁的短期業績也可以證明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長期道路上。因此,他總結了一套「短期-長期業績表現三原則」理論:第一,保證會計和商業活動的真實性。第二,投資未來,但決不過度投資。第三,在保持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增長。

《世界與你無關》

作者:

丁丁張

推薦人:

琚海業

這本書闡述了52個得到與失去的故事,引發深深的思考:

1、每一個細心觀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溫暖相待!

2、故作深沉,傳播思想有待商榷。

3、你給自己太多藉口,可惜世界與你無關。

4、世界需要揭穿,人生與你無關。

5、旁人對你的評價不足以讓自己心緒波濤洶湧,知道自己需要的,自己能做到的。對人對事,自己能付出的。過程努力,結果交給天意。

6、人註定是孤獨的,希望你過得特別好,再去想世界是什麼,別人是誰。

7、我們終將忘記彼此,但因為我曾為你寫過那些文字,所以,總歸是我忘記你慢一些,但在如此長的人生當中,有人值得自己這樣是件好的事。

8、只願你得償所願,好好生活,不要再為思考所苦,更不要為求得某種理想狀態而折磨自己。若有人愛你。請他真心對你。若他真心對你。請你好好珍惜。

9、大部分的相遇,只是因為在對的時候,遇到一個還算對的人。大部分的分開,則是在不對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不那麼對的人。

10、對愛情最大的幻想,也不過是,對不愛自己的人仍然保持著熱情。

11、世界那麼大,你可以不用只想一件事,永遠都是還沒得到的時候最完滿。

12、愛自己,相信自己,並且不通過別人來證明這些,應該就是破解不被深愛魔咒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8be114de4a4da7bb8aac60ac79fc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