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勢力為了干擾我國海軍發展,是怎麼阻撓瓦良格號來華的?

2023-06-07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西方勢力為了干擾我國海軍發展,是怎麼阻撓瓦良格號來華的?

在現代戰爭中,制海權的取得是勝利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能有擁有強大的海軍保護自己領海的話,國家的後勤補給和沿岸城市的安全都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上圖——海軍戰艦

而現代海戰越來越講究多兵種協同作戰,誰能夠得到戰鬥海域的制空權,誰就能占據極大的優勢,這讓航空母艦成為了各國海軍中最重要的武器裝備。我國海軍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如今也有了兩艘航母,進步令人側目。

我國兩艘航母中的第一艘遼寧艦是改造自前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其從海外運回國內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西方勢力為了干擾我國海軍發展,是怎麼阻撓瓦良格號來華的呢?

上圖——遼寧號航母

一、瓦良格號的製作背景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海戰的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之前人們追求的大艦巨炮在飛機的打擊下已經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航空母艦作為海空一體的作戰單位,其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主力戰艦戰列艦,誰的航母能夠擁有更強的作戰能力,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優勢。

上圖——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

不過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讓人們對於航母的認識出現了一定的分歧,當時的美國依然將航空母艦作為主力作戰艦艇,並且多次升級了航空母艦的相關科技。

但是蘇聯認為核武器才是戰爭的核心所在,因此其將航空母艦視作核潛艇的掩護艦隻。

上圖——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在這樣的戰略設計下,航母分隊的艦艇數量不可能太多,航空母艦本身必須要有更高的裝甲以及常規火力,因此蘇聯後期生產的航母載機量並不是很多,但是其反艦和防空飛彈系統卻比美軍航母更加先進。

上圖——烏克蘭黑海造船廠

瓦良格號航母就是在這一時期投入生產的,它於1983年正式立項設計,由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

在1985年的時候,瓦良格號航母正式在造船廠開始建造,三年後船體基本建造完成並正式下水。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由於蘇聯國內的政治和經濟發展都遭遇了不小的問題,瓦良格號的生產速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直到1991年11月的時候才剛剛完成七成建造工作。

就在1991年12月的時候蘇聯正式解體,瓦良格號和其他軍事裝備一起歸屬了烏克蘭政府,在之後的幾年中由於烏克蘭政府採用的休克療法(財政,貨幣雙緊縮政策)收效甚微,烏克蘭的經濟發展一蹶不振。

上圖——未建造完成的瓦良格號

資金的缺乏以及技術人員的短缺讓烏克蘭政府無力繼續完成瓦良格號的建造工作,只能將其長期停泊在黑海造船廠之中。

在這段時間裡烏克蘭政府改變了自己的外交策略,希望以削減武裝力量的方式贏取西方國家的支持,因此大量原先蘇聯時代的武器被拍賣或者銷毀,瓦良格號也在這張拍賣名單之上。

二、瓦良格號受阻土耳其

在瓦良格號被納入拍賣名單之後,其立即受到了許多國家和企業的重視,不少人都加入到這艘航母的爭奪戰之中。

最終在1998年3月中旬,創律集團以兩千萬美元購入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他們在競拍的時候宣稱將對這艘未完工的航母進行改造,以其為主體建造主題遊樂公園和賭場。

上圖——瓦良格號航母

不過在獲得瓦良格號之後,創律集團表示在國家需要的情況下,也會將這艘瓦良格號交給國家,這樣的言論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創律集團還花費了大量的資金購買了瓦良格號的部分配套設施,這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擔心中國會將其改造成自己的航母或者以此為基礎學習先進的軍艦製造技術。

因此在烏克蘭交付戰艦之前,要求黑海造船廠將航空母艦內部的動力和武器系統全部破壞。

烏克蘭政府並沒有完全按照北約方面的要求對瓦良格號進行破壞,他們雖然拆除了已經安裝的武器系統,但是保留了航母的動力系統,這對於中國造船業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圖——拖運中的瓦良格號

在經過多方協調之後,瓦良格號終於可以離開烏克蘭了,不過在途經土耳其的時候卻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不知是不是北約各國突然變卦,土耳其政府「在第三國的提議下」不允許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並要求其返回黑海海域,而他們給出的正式理由是瓦良格號體積實在過於龐大,其通行有可能干擾到其他船隻。

之後瓦良格號在該海域飄蕩了很長時間,但是土耳其方面的態度一直十分強硬,因此創律集團只得先將瓦良格號拖回黑海造船廠。

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裡,中國政府一直就瓦良格號通行問題與土耳其政府進行磋商。我國向土方保證會用最先進的拖船負責瓦良格號的拖行工作,並且還繳納了十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除此之外,我國還和土耳其達成協議,不但向土方提供約3.6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還開放中國對土耳其的旅遊線路,並儘量保證每年能有200萬遊客到土耳其觀光。

在中國政府的努力斡旋下,土耳其政府對於瓦良格號問題的態度終於出現了改觀,他們同意瓦良格號穿行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

上圖——尼古拉·奇克爾號拖船

為了保證瓦良格號的安全,中國政府不但派遣航運專家到了土耳其國內規劃其行進路線,還在船上加裝了導航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羅盤等相關設備。

與此同時還花費重金僱傭了包括世界上馬力最大的尼古拉·奇克爾號在內的六艘拖船負責瓦良格號的拖運工程。

在被阻土耳其兩年後,瓦良格號終於再次駛出了黑海造船廠,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程。

三、瓦良格號抵達中國

但在出發之後不久,船隊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海域遭遇了猛烈的風暴,其烈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由於瓦良格號航母重量太大,即使最堅固的拖纜也沒有辦法承受其牽扯的力量而紛紛斷裂,這讓瓦良格號像斷線的風箏一樣在大海上遊蕩。

為了保證安全,六艘拖船在第一時間拉開了和瓦良格號的距離以免被撞沉。

在這種時候瓦良格號的命運就只能交給船上的船員們了,那時的瓦良格號還沒有可操控的動力系統,船員們只能依靠簡單的操縱裝置和風浪搏鬥。

上圖——瓦良格號離開希臘海域

在脫離拖船之後瓦良格號開始飄向希臘的埃維亞島,在最近的時候其距離島岸只有不到八十公里,不過幸運的是,最終沒有觸礁或者擱淺,保持了船體的安全。

在風暴結束之時,瓦良格上的船員接受了嚴格的體檢,在確保他們沒有健康問題後,瓦良格號再度啟程。

此時希臘方面伸出了援手,派出三艘拖船進入了瓦良格周邊海域,在另一艘希臘船隻的幫助下,他們將瓦良格號重新拖回了預定航線,和之前的拖船隊伍完成了會合。

在之後的行進過程中,船隊更加重視航線上的天氣狀況,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危險情況。

後來瓦良格號的拖運就沒有出現什麼波折了,其在繞過好望角後,通過馬六甲海峽緩緩開進了中國海域,並在2002年3月的時候駛入大連港,此時距離其從黑海造船廠出發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

在抵達大連之後,創律集團並沒有如約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

上圖——在大連造船廠接受改造的瓦良格號航母

在經過多方協調之後,瓦良格號最終被中國海軍所接收,我國也立即著手開始修復改造瓦良格號。

在經過多年努力之後,其終於成為了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

上圖——航行中的遼寧艦

四、結語

自從1840年被英國艦隊用大炮轟開國門之後,中國便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

不過隨著甲午海戰的失利,讓清政府建設強大海軍的夢想徹底破滅,中國海軍的發展自此低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十分重視海軍事業,但是在技術上的桎梏讓我們很難趕上海軍強國的軍事水平,其中航母的缺失更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不過在創律集團購買瓦良格號之後,事情出現了很大的轉機。

我們只要能夠將這艘未完成的航母帶回國內,就能夠幫助我國的航母建設事業邁上全新的台階。不過西方敵對勢力也明白這艘戰艦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因此他們百般阻撓,讓瓦良格號的來華旅途變得坎坷不已。

不過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我們還是解決了這些問題,並且克服了惡劣天氣的影響,將這艘備受期待的航母帶回了國內。

而瓦良格號也確實達到了預期,讓我們擁有航母的夙願得以成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擁有更多更先進的航空母艦,我們的海軍力量一定會越變越強,讓中國成為真正的海上強國。

上圖——我國海軍編隊

註:

本文關於遼寧艦的相關內容,參考自《驚心動魄的一萬五千二百公里:瓦良格航母赴中國全記錄》

文章結合史料並摻雜個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3a222715cb75b6b0e0279d52c45aa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