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1800萬美元!我國最新引進的米-171SH,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2022-09-15     小慕說熱點

原標題:單價1800萬美元!我國最新引進的米-171SH,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近日,《央視新聞》關於甘孜公安24名特警,被成功救援返回安全區域的消息,引起了輿論的很大關注。而在一閃而過的視頻資料中外界發現,承擔將24名特警運出災區任務的,正是我國3年前向俄羅斯採購,剛剛在年初交付,甚至還在不久前長春空軍開放日上,成為焦點的米-171Sh武裝運輸直升機。無獨有偶,米-171Sh在9月11日再度因為,搭載3名地質專家前往災區執行任務時,由於地形惡劣選擇難度很高的單輪懸停,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對象。那麼,這款在我軍採購的俄制米-171系列中定位獨特,又表現非常突出,並且還是罕見裝備我國空軍的先進直升機,究竟有著怎樣的神秘之處?

因為單輪懸停引發關注的米-171Sh

從發展道路上來說,國內早在90年代初期就從俄羅斯引進了第一批米-171直升機(按照最終交付時間,這批米-171訂單應該是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有接觸)。之後,算上同樣是米-8出口序列的米-17V系列,國內先後引進了約300架米-171相關型號,特別是在2019年最後一次總計100架米-171訂單,曾引起了國內輿論的很大爭議。而正是在這份訂單中,包含了我軍引入的米-171系列中,地位最獨特的米-171Sh。事實上,從90年代開始的第一批60架米-171,到2019年的另外82架米-171E,我國引起的始終是普通民用型號,其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便宜和穩定。

國內早前引進的米-171

對於一款以運輸為主的直升機來說,米-8以及其出口型號(米-17、米-171)素來以物美價廉著稱。不過,在80年代經過阿富汗戰爭洗禮的蘇聯陸軍,曾按照實戰經驗對自己裝備的米-8進行加強。具體來說,就是在前機身加裝裝甲以抵禦小口徑武器、機身兩側添加對地火力以支援戰鬥、機身下方安裝偵查設備並與機身內部火控系統連通。經過這一通升級後,米-8的戰鬥力直線上升,真正成為與米-24武裝直升機並肩作戰的優秀型號,但其製造成本以及價格也隨之大幅增長。

引進後加上武裝掛架的米-171

國內在90年代初期引入米-171時,直升機隊伍的運作水平並不高,對於其武裝運輸的性能需求有限,最終出於現實考慮,是在引進民用型米-171之後,國內自主加裝機身兩側武裝掛架的方式完成升級。至於在此之外的「穩定」,並不是指性能穩定,而是說後勤維護升級和零部件供應的穩定。舉個例子,在80年代國內曾購入了24架美製「黑鷹」,不過出於風險意識和控制成本,這批「黑鷹」實際上是以民用S-70的編號引入。最終在兩國關係轉冷後,民用名義使得西科斯基公司逐漸恢復了,對24架「黑鷹」的後備零部件供應和核心設備的升級。當時國內購入首批米-171時,和俄羅斯關係尚未明朗,採取類似措施以求穩定也就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在驗證了這種方式的成功後,後期繼續引入民用版米-171也就成為傳統。

以民用名義的引進的「黑鷹」

相比之下,米-171Sh則是絕對的軍用型號,其實際上是在俄軍自用的米-8AMTSh武裝突擊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出口裝備,在機身裝甲、發動機、旋翼、尾槳、航電、火控、電子戰等領域,均有大幅度升級。如此特殊的性能,自然從加入我國軍隊之後就引起很大關注,並被認為將在一種非常特殊的軍事行動——武裝救援中大顯身手。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空軍和海軍均屢屢出現飛行員在座機墜毀後,跳傘到對手後方的情況。為了救援這些飛行員,美軍對其運輸直升機進行改造,催生了第一代武裝救援直升機,並逐漸成為美國空軍的一大特色。而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武裝救援型都以裝備先進、性能全面著稱,畢竟這種高危險、高收益行動值得這個價值。

美國空軍裝備的最新式HH-60W武裝救援直升機

而米-171Sh雖然脫胎於性能簡單的平民型號——米-8,但米-171Sh本身卻算的上是米-8系列中的「高富帥」。其機身前部搭載的氣象雷達、光電系統、先進座艙以及完整電子告警和干擾裝置,保證了米-171Sh的優越性能。同時,機身車門和尾部跳板門也方便機身人員和輕型車輛出入,便於執行救援行動。最後,升級過的武器掛架以及尾槳、旋翼,也大幅度提高了生存能力。正是因為米-171Sh如此適合戰場武裝救援,因此國內才會出乎意外的引進,並裝備了空軍運搜團,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交付陸航部隊。當然,米-171Sh在性能先進的同時,價格也相當不俗,按照2012年普通米-171E不到1200萬美元的價格,米-171Sh在2019年出口到我國時,單價應該不會低於1800萬美元。

米-171Sh的價格並不便宜

此次四川出現地質災害時,剛剛交付不久的米-171Sh隨即前往執行救援任務,其實未必沒有檢驗其性能的考量。畢竟在多年擴張下,西部軍區陸航部隊的規模已經有很大提高,救援這種級別的災難,並不需要集中全部直升機前往支援。但事實上,這架米-171Sh在剛剛結束長春亮相的情況下,隨即抵達四川救災一線。其在任務中面臨的起降場地惡劣、飛行半徑較遠、行動速度要求高等因素,與空軍希望其在實戰中執行的遠距離救援任務,其實是非常相似的。

不久前在長春開放日上亮相的米-171Sh

從這一點來說,米-171Sh表現的確實非常出色,以堪稱完美的行動開始了在我軍救援生涯的第一課,為後面更大規模的類似行動,奠定了基礎。此外,米-171Sh確實是國內在遠程武裝救援領域的起點,但在其憑藉成熟性能完成了開拓性任務後,實際上未來將會由規格相似的國產直-8L來發揚光大。這意味著,從90年代初期開始的30年米-171系列引進歷史,預計將在米-171Sh身上正式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214bd156dc0fecf6a98b0e5d94e06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