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剛剛!福州市區突發!
太突然!宣布關閉!
突發!4人遇難!
當前,
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
病毒給我們的威脅也尚未消除。
春節將至,人員流動加大,
浙江一地發布最新提醒
春節前後或迎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多地發出倡議
這些人員避免聚集
紹興:
春節前後或迎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據紹興發布消息,近期,紹興市多地發出倡議: 科學安排出行,儘量壓縮紅白事規模。
記者從紹興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紹興新冠病毒感染曲線已呈下降狀態,但隨著假期到來,人員流動會比較密集,農村地區迎來人員返鄉潮,春節前後可能還會出現一波感染小高峰。鑒於此,紹興多地發出疫情防控倡議書。
「假期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倡導科學就醫。」紹興市疾控中心有關人士說,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可在7-10天內恢復,無症狀、輕症陽性人員可居家觀察,合理使用對症治療藥物,症狀加重時及時就醫。無症狀預防性服藥、過量服藥都可能造成肝腎功能損傷,需慎重用藥。除了防範新冠病毒感染,市民還要注意防範流感、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和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
柯橋:減少非必要外出旅行
重症高風險人群儘量避免出行
柯橋區在倡議書中提到,春節將至,人員流動明顯增多,為有序應對感染高峰,有效降低感染峰值,大家要儘量減少非必要外出旅行,老年人、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等重症高風險人群儘量避免出行。此外,倡導「白事能簡則簡、紅事能緩則緩」,儘量壓縮紅白事規模,避免疫情聚集性傳播。春節期間,倡導電話問候、視頻拜年,儘可能減少親人間交叉感染風險。
上虞、諸暨:
脆弱群體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上虞區和諸暨市也發出倡議,白事能簡則簡、紅事能緩則緩,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人員和孕婦、兒童等脆弱群體要避免參加紅白事等集聚性活動,努力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堅持非必要不去醫院、廟會、燈會、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必須前往的,要自覺做好個人防護。有發熱等相關症狀人員自覺遵守居家健康管理要求,儘量避免將病毒傳播給老人、兒童和其他人員。「陽康」人員切忌劇烈運動,要循序漸進,逐步恢復到以前的活動量。繼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等習慣,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和良好社交禮儀。
梁萬年:
不排除春節流動
引起新一波較大高峰
近日,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面對面》欄目專訪時表示,很多省份已經達到了高峰,有些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不排除通過春節的流動引起比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但是機率比較小,即使有也不會是太大的一個波峰。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考慮到感染人口結構的變化。「像農村地區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門,可能因為春節的流動,走親訪友被感染了,再加上農村的醫療救治條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範可能出現農村醫療擠兌,特別是老年人感染以後,如何得到及時救治的問題。」梁萬年說。
沒「陽過」的人要注意這些事!
「陽康」者和
始終沒「陽過」的人
分別該注意什麼?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給出健康建議。
疫情快速發展,沒「陽過」的人都是什麼情況?
李侗曾:這波疫情中,體感上沒「陽過」可能存在很多情況。比如有的市民由於防護措施到位確實沒「陽過」。有的市民感染後沒有出現症狀,是無症狀感染者。有的市民在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過,體內有抗體,而自己沒注意到。
沒「陽過」的人如果面對新毒株,會比「陽康」者更脆弱嗎?
李侗曾: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會產生抗體。感染過新冠病毒後3到6個月內,一般不會二次感染。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這時候,誰的免疫力強,抗體水平下降得慢,誰就會獲得更長時間的「保護」。
感染後病情的輕重與病毒的致病力有關。目前,奧密克戎各變異株的致病力相差無幾。如果是曾經「陽過」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會相對第一次感染更輕。沒「陽過」的人感染,病情也會與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時程度類似。
春節將至,人員流動大起來,該怎麼做好個人防護呢?
李侗曾:首先大家對新冠病毒不用過度焦慮和恐慌,但該堅持的個人防護和衛生習慣,一定要做好。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已經「陽過」的人也不能放鬆警惕,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更要注意個人防護。還有症狀的人要避免走親訪友、串門聚會。對於沒「陽過」的人,在密切做好防護的同時,還提醒一定要及時積極接種疫苗和加強針。
另外,對於老人、孩子、孕產婦、有基礎病的重點人群,要減少外出,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症狀的人員,疫情期間減少接待探訪的次數。
新聞+
新冠感染恢復期, 這9件事一定要注意
來源:錢江晚報全媒體編輯中心綜合自紹興發布、央視《面對面》欄目、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