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0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一段倒奶視頻在網上熱傳。該視頻里,《青春有你》選秀節目的粉絲僱傭了大量工人,將粉絲打榜投票購買的酸奶擰下瓶蓋,然後將奶倒入水溝。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表示,針對群眾舉報網絡綜藝節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存在的相關問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高度重視並第一時間約談了愛奇藝相關負責人,要求該平台嚴格落實廣電行政部門有關管理規定。
編輯 |彭曉儀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
正文共計3701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4月29日,《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實施,就在當天,一段粉絲僱傭工人,為打榜投票所購買的新鮮牛奶被工人擰下瓶蓋後,直接成箱地倒入水溝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這件事兒指向一偶像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
據縱相新聞,近日,該選秀節目某參賽選手的父母被爆「涉嫌經營涉毒涉黃KTV」,隨後其母發微博表示KTV在2008年後已不歸她管理,2019年進行了工商變更。這一風波引起了網絡上要求該選手退賽的輿論, 而這些輿論卻激發了粉絲「護子心切」的鬥志——「預算已經提高了,打投量也提高了」。
5月4日,《青春有你》第三季後續節目錄製被緊急叫停,5月5日凌晨,愛奇藝青春有你3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 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據悉,《青春有你》第三季原定將於5月8日進行總決賽直播。
《青春有你3》被責令暫停錄製
5月4日深夜,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首都廣播電視」發布消息稱,根據網絡視聽節目相關管理規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現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後續節目錄製。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表示,針對群眾舉報網絡綜藝節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存在的相關問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高度重視並第一時間約談了愛奇藝相關負責人,要求該平台嚴格落實廣電行政部門有關管理規定,切實履行網絡視聽平台主體責任,完善節目管理制度,認真核查並整改存在的問題。
根據網絡視聽節目相關管理規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現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製。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將持續加強監管力度,壓實平台主體責任,嚴把節目導向關、內容關,積極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視聽空間。
愛奇藝回應:接受批評,認真整改
《青春有你3》余景天退賽
今日(5月5日)凌晨,愛奇藝青春有你3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回應被北京廣電局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製,愛奇藝表示,接受批評,認真整改。
以下是愛奇藝回應全文:
5月5日凌晨01:48,象山星宇愔樂文化傳媒公司通過微博發布聲明,該公司藝人余景天的各類信息占用了社會公共資源,給大家帶來了困擾,表達誠摯歉意。同時,因個人身體原因,余景天無法繼續參加相關工作,決定退出《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製。
此前報道:粉絲買大量牛奶為偶像投票
不喝直接倒水溝
一段倒奶視頻在網上熱傳, 該視頻里《青春有你》選秀節目的粉絲僱傭了大量工人,為打榜投票所購買的大量酸奶在擰下瓶蓋,然後將奶倒入水溝。因為投票的二維碼,印在瓶蓋的內側,如果要投票,就要擰開瓶蓋,但是粉絲買那麼多酸奶並不是為了喝,也喝不完,所以,大量的新鮮牛奶被倒進了下水道,只留下了蓋子。
網絡視頻中,成箱的牛奶被開蓋後就直接倒掉了,且不說牛奶的價值是多少,單單就是這般浪費就讓人覺得三觀盡毀。
有網友說之前聽到這麼大規模倒牛奶還是在教科書上。也有大眾網友心疼道,如果是分給路人喝,也總比這樣直接倒掉的要好。
新華社發文:別把青年人帶溝里!
5月4日下午,新華社發文怒批牛奶被倒掉。
這兩天,為打投偶像而倒奶的事引髮網友強烈批評。
粉絲購買贊助商奶製品後,掃描瓶蓋內的二維碼才能為偶像助力。買得越多助力越多,喝不完又轉賣不了,直接倒掉便成了最「快捷」的處理方式。偶像能不能出道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節目組和贊助商卻獲得了高熱度和巨大收益。
對此,我們不禁想問:策劃這種打投方式之初,有沒有考慮到可能造成大量浪費的風險?有沒有想過本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這個前有勞動節後過青年節的假期,這樣的節目、這種營銷方式又將給青年人造成怎樣的不良影響和引導?
歸根結底,「大量牛奶被倒」的背後,是以浪費和揮霍為代價的吸睛牟利, 是對勞動的不尊重、對法律的褻瀆和蔑視,其最終結果是誤導、侵蝕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觀,不只是把牛奶倒溝里,而是把青年人帶溝里!
就在節前,4月29日通過的反食品浪費法明確提出,應當「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綠色的消費理念」「形成科學健康、物盡其用、防止浪費的良好習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再只是柔性倡議,而是被納入法律條文的剛性要求,違規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堅決抵制浪費之風! 粉絲多些理性克制,避免跟風盲從;節目組、相關平台和企業更要主動作為,時刻記得並肩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
花自己的錢,為別人鋪路
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粉絲「集資」
倒牛奶事件事實上只是娛樂產業怪相的冰山一角。隨著國內偶像選秀節目的興起,粉絲們為還沒有作品的偶像花費大量錢財、「集資」出道已並不鮮見。
而集資的理由也是多種多樣, 購買周邊、應援、控評、做數據、證明偶像的粉絲購買力等等。當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偶像實現夢想——出道,成為明星,更上一層樓成為「星中星」。
2018年,《創造101》出道11位選手的粉絲公開集資金額已超過4000萬元。2020年播出的《青春有你2》集資總額超過8900萬元, 其中一位選手的粉絲集資總額就超1498萬元。
與此同時,「集資」平台應運而生。今年3月,一款名為「桃叭」,專注打榜投票的交易平台因粉絲的「熱情」而「崩潰」。
3月14日,《創造營2021》和《青春有你3》的多位選手開啟「限時集資」比賽。數據顯示,在當晚18時-23時的5個小時里,粉絲累計支付了超600餘萬元現金。粉絲的瘋狂直接導致平台崩掉。
從桃叭所顯示的經費投入和打投票數來看,多名選手的經費投入均超過百萬,而粉絲實際的花費遠不止統計的數字。
按一定規則漸次淘汰的偶像選秀節目,按得到底是什麼規則?才藝,綜合素質,還是顏值?
此前, 人民網就「追星不力懲罰粉絲」發表評論稱,靠粉絲刷數據才能出頭的偶像,是偶像嗎?「所謂的選秀跟打投,說白了是一場多方合謀對粉絲的圍獵。這次事件真真切切地提醒我們:是時候整治了。」
粉絲「集資」由誰管理、如何存放、產生的利息如何計算?發起方公示的支出明細是否可信?這一系列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又該有誰來負責?
2020年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發布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當中提出: 「節目中不得出現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採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
2019年,《創造營》某選手的一位粉絲投入大量生活費給偶像「打投」,平時只吃饅頭榨菜,而「飯圈」卻一直「逼」她集資,甚至進行了言語攻擊。
一些偶像後援會、粉絲組織者會用言語鼓動、誘導,甚至稱粉絲不應援就是不愛自家的偶像,直言偶像無法出道都是粉絲的錯。而粉絲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人,攀比、好勝心極重,很容易被誤導。的確也有許多新聞報道,家長在事後才發現孩子將大量的資金用於明星「打投」出道。
儘管有公開的集資平台,但集資平台有風險提示,這些集資後的錢款又缺乏第三方的監督,資金去向難以控制,「集資跑路事件」不勝枚舉。例如,桃叭服務協議第六條「責任免除及不承諾擔保」顯示,「桃叭僅為第三方平台,既不是項目的發起人、也不是項目資金的使用方。項目支持者應自主、獨立對項目進行評估並承擔可能發生的風險。「
據了解,比較正規的後援會「集資」,會建立QQ群全程監督資金使用情況,甚至會在應援結束後請專業審計對帳目進行核算並公示,但在粉絲看來,「這種事情還是憑良心」。據證券日報,「我也不能確保自己參與『集資』的每一分錢都用到了偶像身上。」有粉絲向記者坦言,後援會如果想要做假帳、借「集資」牟利,方式很簡單,但既然選擇了參與,就只能信任。
據證券日報,北京騰宇律師事務所王瑩律師接受採訪時表示, 「集資」活動的發起人需將獲得的錢財用於指定的行為,否則可能涉及到詐騙罪,參與「集資」的人可以通過刑事程序追回其捐贈的錢財。「我認為監管的源頭應該在活動的發起人,目前很多應援活動的發起人都是個人或後援會,如果能將應援活動的發起人限定在公司企業或者社會團體等範圍內,監管或許會更容易一些。」
話題互動
您對「倒牛奶」事件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