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礦工,用身體撐起一個家

2019-06-05     濟寧同城圈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18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中提到,2018年底全國煤礦數量減少到5800處左右。

而作為全國七大煤田的兗州煤田,也有眾多煤礦。興隆煤礦,新驛煤礦,古城煤礦,楊村煤礦……大大小小的煤礦,奠定了兗州今天的繁榮。但是對於煤礦工人你了解多少?


煤礦工人的一天

眾所周知,煤礦工人很辛苦,而所有工種裡面一線井下採煤工人是最最辛苦的,其他工種依其離採掘面的遠近,辛苦程度依次減弱。

在規範的礦上,井下煤礦工人的工作時間是8個小時,任務緊的時候三班倒,每班8小時。

下井前的準備過程

(1)規範的煤礦要換衣服,包括內衣都要換掉。不僅是因為井下髒,而是防止個人衣物摩擦產生靜電,在井下打起火花引發瓦斯爆炸。

(2)領取個人礦燈(前一天充好電)、礦帽、自救氧氣發生器。當班的組長要負責一組礦工,包括提醒新礦工,除了礦上發的,所有的電子設備嚴格禁止下井,防止瓦斯爆炸。



準備下井了,等待罐籠走鉤


排隊進入罐籠口


一位老工人的特寫,手裡拿的是礦燈和自救器

每個下井人員必須佩戴

(自救器,礦燈,絕緣膠靴,工作服,安全帽)


進入罐籠里的工人,有點像電梯,但速度比電梯快N倍

500米的井30秒左右就到了。


到了井下,第一件事就是考勤,安全帽里有磁感應裝置


等待考勤。。。。


這是井底車場。工人要坐這些車去工作面完成自己的工作


猴車,到達工作面的交通工具


工作面——綜采


煤礦有很多工區,綜采、運班、準備、掘進、機電……而這些工區里,最常與煤層打交道的就是綜采。這也是一座煤礦採煤工作面的最前線!


煤層從幾米到幾十米,開採方式也是分為:炮采、綜采、普采。而現在最常用的還是綜采。


大型的採煤機旋轉,採煤機上有很多鑽頭,頃刻間就能將煤層上的煤炭采出,而下面就是皮帶,直接將采出的煤炭運出工作面。


在工作面,不僅有綜采工區的採煤工人,還有安檢員,守護著煤礦工人的安全。


最艱難的地方需要我們挺進,最危險的地方需要我們排查!


對於要在工作面呆8個小時的煤礦工人來說,中間這頓飯是極其簡單的,從井上帶下來的饅頭、餅乾,還有家裡準備的小菜用小飯盒裝著,而這些要放在布兜里好好裹著,因為井下有很多老鼠,一不留神就容易鑽進老鼠。


他們的臉上有最執著的笑容

地層深處,沒有白天與黑夜。無論走到哪裡,都只有礦燈的陪伴。

在幾百米的井下,一呆就是8個小時,算上來回工作面的時間,看見陽光的時間屈指可數。對於煤礦工人來說,有時候趁著朝霞下井了,傍晚又趕著晚霞上來了!


早班、午班、晚班,三班倒的工作制,讓煤礦工人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樣,享受陽光,欣賞夜色。


不過在他們的臉上有著堅持,眼中也有著堅韌!


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這裡是躲避所,也是休息、等待救援的最佳場所……



這裡是地下指揮中心,在井下也一樣能指揮救災……



升井之後

在這種惡劣工作環境耗完所有精力之後,需要走路和坐危險的交通工具花一個小時上來,然後交還設備,最後洗澡換衣服變成正常人。

他們洗澡時,基本上是最放鬆的時候,通常都會興高采烈地抽煙泡澡,把身體從內到外所有的煤都洗出來——每個從暗無天日的地下回來的人都值得好好享受這樣的廉價的奢侈。


你們辛苦了!

生活君大學實習時曾在兗州的煤礦學習:下井準備(脫掉所有個人衣服,因為非棉類衣服有靜電),換上下井工作服。點名,等待下井的|罐籠。幾百米的距離,幾十秒就可以到達。出罐籠的時候,溫度很低,因為靠著出風口。再做小火車、猴車,步行,從地面到工作面緊走慢走也要40多分鐘。工作面的溫度很高,有大型採煤機,還有幾米高的液壓支架。在參觀後,升到工作面時,要繼續點名,洗澡。

而有的煤礦,工作面高度只有幾十裡面,人到工作面要完全彎著腰,稍微一抬頭就是支架還有岩石。

對於煤礦工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高薪」,也有人是「高危」,其實對於每一個煤礦工人來說,背後都是一個家。

風馳電掣的列車,飛瀉的鋼水

閃爍的霓虹燈,拔地而起的高樓

都離不開煤炭業的發展 ,

更離不開煤礦工人的奉獻

他們掄著洋鎬,開著採煤機

被噪音震得渾身發麻,一天三班倒

陽光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

但他們依舊在自己的崗位堅持

他們是國家的「黑色脊樑」

是社會的「光明使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vDrGWwBmyVoG_1Z8f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