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中國屏谷」:咸陽高新區打造西部「圖靈小鎮」

2023-11-21     環球Tech

原標題:智匯「中國屏谷」:咸陽高新區打造西部「圖靈小鎮」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走進咸陽高新區杜克普服裝公司的生產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將衣料配件上的識別卡在工作檯前面的顯示屏上刷一下,就可以看到這件有著自己專屬ID的衣服配件,需要被如何「個性化定製」。卡片和顯示屏連結的則是杜克普服裝打造的統一的智慧運營平台,它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成衣製造柔性化定製生產,個性定製訂單交期由原本的30天縮減到7天。

實際上,在咸陽高新區,像這樣的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不在少數。比如,華泰廚具通過應用AI+質檢模型,生產精益水平提升35%;通過打造智能餐廳,形成品牌示範,三季度銷售額同比顯著提升;生益科技通過定製化的智能排產方案,優化了交貨時間、降低了庫存,生產成本降低15.6%......

而這背後依靠的則是,高新區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統覽,加快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發展理念:通過推動產業數字化,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的數字科技和技術手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智匯「中國屏谷」

資料顯示,截止目前,咸陽高新區匯聚了彩虹光電、冠捷顯示、峻凌電子、虹寧顯示等40多家電子顯示企業,2021年電子顯示產業產值245億元,形成了從石英砂到顯示終端的全產業鏈布局。其中,彩虹光電旗下的彩虹股份是中國平板顯示器件領域唯一的具有「面板+基板」上下游產業聯動效應的企業。作為23條重點產業鏈「電子顯示"的鏈主企業,已推動咸陽高新區成為擁有電子顯示產業鏈最全的區域之一。

今年以來,咸陽高新區認真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部署,專注產業智治、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治理、政務協同四大重點領域,助力實現產業鏈條有「韌度」、產業發展有「速度」、產業環境有「溫度」三大目標,全力鑄造「中國屏谷」金名片。

據了解,咸陽高新區攜手新華三集團共同打造的「數智高新運營服務中心」,可以實現全區企業一張圖,在大屏端一屏統覽高新區所有企業,通過產業鏈及企業類型維度,實現轄區企業透視。

「我們的系統可以深度精準定位企業需求,綜合運用政策支持及風險提醒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咸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毛建榮表示,「按照產業鏈類型,我們可以突出重點產業,打造高端優勢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加速融合。」

以「中國屏谷」的建設為例,「數智高新運營服務中心」可以將電子顯示產業鏈分布情況清晰地展現在大屏上。毛建榮介紹,「由一粒石英砂熔煉成玻璃基板,再加工成顯示面板,最終組裝成各類型顯示器......這一全鏈條加工涉及到的企業我們均可以看到,幫助企業尋找產業上下游合作夥伴,加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作,增強產業合作與協同創新的能力。」

同時,當地政府也可以精準招商引入產業鏈核心企業及產業鏈弱鏈、缺鏈企業,便於吸引和集聚電子顯示產業相關的優秀企業和創新項目,形成集約化、專業化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推進產業智治「高新模式」

2022年11月,咸陽高新區發布《元宇宙產業先行區行動方案》,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個提出聚焦發展元宇宙產業這個細分領域,咸陽高新區由此拉開了發展數字經濟的序幕。

作為咸陽市區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高新區對區域經濟運行分析不僅需要看得清、鑽得深,還要探得准。利用AI算法對高新區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實時進行關鍵指標監測和風險預警,明確影響經濟的問題環節。隨時隨地掏出手機,高新區經濟情況瞭然於心,招商方向明確可查,鏈條缺項一屏統覽,這就是高新區作為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需要的「速度」。

具體來看,咸陽高新區在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新模式,主要體現在:通過「提存量、拓增量、覽全局」三大方面建設,打造數字產業集成創新模式。

首先,通過企業服務及產業協同,提存量。產業是高新區的立區之本,政府牽頭為企業提供正確且有效的數字化轉型引導,用政策和資金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是該區在推進全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專注的核心要務;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產業鏈上的企業、研究機構、供應商等各方合作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其次,以產業鏈分析和精準招商為抓手,拓增量。

「通過數智高新平台的實時監測和風控分析,我們精準發現了高新區四大主導產業鏈條的薄弱環節。及時發現後我們可以第一時間調度,通過AI招商系統,快節奏搜集企業資源,精準出手,促進優質產業主體落地,彌補產業鏈上的短板問題。」毛建榮補充道。

最後,通過經濟運行分析,覽全局。經濟的高效穩定運行,需要打通宏觀經濟+中觀產業+微觀企業三個層級,數智高新運營服務中心依靠實時監測和分析經濟運行的各類指標、數據,全面掌握企業的變化趨勢從而分析產業的問題所在,通過這套系統,高新區可以更加有效的制定政策、調整對策、精準施策,推進當地經濟快速增長。

當地一家傳統板材加工企業告訴記者,「其實,我們也很想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效率和營收,實現彎道超車。但是面對數字化這些新技術,我們無從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工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想改不會、要改太貴」難題,咸陽高新區搭建了「一平台三中心」,即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數字化轉型能力中心、賦能中心、互助中心。

打造西部「圖靈小鎮」

當下,隨著AIGC將人工智慧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AIGC產業技術快速演進,場景應用豐富多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持續湧現,為數字世界帶來了蓬勃生機。

咸陽高新區借鑑全國多地成功經驗,共享算力、算法、數據、開發組件、應用超市等服務,提供AI高小新、AI工業智庫、AI科技培育、AI工業設計、AI政策速遞等AIGC特色服務,目前已為區內企業提供了715個重點方案、927個能力組件,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便捷、集約的一站式服務。

據悉,工業領域的算法模型、通用模型等能力,正在支持當地企業進行研發仿真、業務流程、工業機理、數據算法等領域的模型使用,目前圍繞咸陽高新區四大產業鏈落地了100+模型。比如,機器視覺模型中的AI+質檢模型,應用到了華泰廚具企業中,通過視覺算法替代人工檢測,使櫥櫃生產的加工精度提升了35%。智能排產模型應用到了生益科技中,企業原有的按照訂單排程的生產模式會造成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形成大量的庫存積壓,通過預測性智能排程模型的應用,可將庫存率降低70%。

據悉,高新區已與新華三集團深度合作,從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整合開放、營商環境提升入手,搭建數字產業發展平台。

近日,在咸陽高新區召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大會上,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數字官張鵬指出,「時代的工具和平台造就了時代的產業與產業發展方式,咸陽高新區在數字化發展中持續保持前瞻布局。當前,咸陽高新致力於提升人工智慧和基礎算力的普惠使用、大秦元宇宙綜合體的智能互動、『一平台三中心』為核心的超級軟體工具集,三大能力將為所有企業提供一台數字化轉型所需的『超級電腦』。」據了解,咸陽高新區正在建設千P(PFLOPS)級智算中心,為發展AIGC、人工智慧等產業奠定基礎支撐。「我們將在咸陽高新區建設西部圖靈小鎮,打造AI治理第一城。」張鵬表示。

從元宇宙到AI,咸陽高新區搶抓「風口」機遇,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審慎布局,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中找到細分定位,並以「政府搭台、產業搭鏈、創新搭伴、應用搭車」為思路,背靠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聚才」、提供先進算力服務「聚智」,依託優勢產業鏈招商「共創」。目前,咸陽高新區吸引匯聚了20多家數字化企業,幫助轄區117戶企業「上雲用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初見成效,探索出了一條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高新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b4c32ad22ffd3504579c5da43d650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