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什麼?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單就GDP這個概念而言,它就不只是和製造業掛鉤。如果把GDP實力和美國製造等同,顯然有些片面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製造」一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製造就是把原材料加工成使用的產品或將原材料加工成器物。單從字理解,製造業就是原材料、勞動力、資源的集合體。在實際生產中,製造業又可分為高端製造業和低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擁有高技術壁壘和高附加值,低端製造業則完全相反。已開發國家本身人力成本高,低端製造業不符合資本市場化需求,更傾向於將低附加值的製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中國製造」,是因為這些日用品占據了我們生活。但這並不代表「美國製造」份額少,高端裝備、發動機、復合材料等這些,很多都是來源於已開發國家,只是我們很少用到,所以就很少看到美國製造。
再從工業的發展階段看,我國尚處於向製造業強國邁進的階段,而美國已經處於後工業化階段。按照學術的定義,後工業化是指服務業的產值和就業超過工業和農業。其特徵是,經濟以服務性經濟為主;專業和技術人員在社會占有相當的比例;知識經濟成為社會的中軸;運用新的智力技術來進行決策。
雖然我們很少看到美國製造,但是美國製造業強國和科技霸主的地位仍然沒有人質疑。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34億美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953億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5219億美元。即便美國的第二產業占比已經相當低了,但仍居於全球第二。從製造業集中度來說,美國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航空、航天、飛彈、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領域。這也正印證了前面的表述,這些美國製造業的產品並非我們日常生活直接使用的消費品,自然也就感覺很少看到美國製造了。
最後,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圍觀一下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共誕生了30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總量高居榜首其遠遠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這些諾獎得主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成就卓著。在世界上最好的前200所大學中,美國占比37.5%。在全球十大頂尖科技公司中,美國獨占8家,可以說全球絕大多數應用科技都離不開矽谷的支持。雖然很少看不到美國製造,但其實美國製造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