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段關係最快的方式,是以下三種

2023-12-05     布衣粗食

原標題:毀掉一段關係最快的方式,是以下三種

我們都在想:「找一個人,彼此懂得,彼此珍惜,一輩子。」

現實卻是這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你越去維繫一段關係,越會身心疲憊,還不如一個人獨來獨往。

但無論怎樣,成年的人,生活所迫,都要去尋找可以依靠的人,甚至厚著臉皮笑。

因而,無論和誰相處,一定不要做以下幾件事,太容易毀掉關係了。

01

帶著偏見,總會看到人的缺點。

很多時候,我們根據「第一印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而第一印象的來源,多半是停留在「以貌取人」,或者一件很小的事情上。

事實上,第一印象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會把人的思維帶偏,無法看清人的真實面目。反而是人身上的一個瑕疵,被無限放大了。

憑藉第一印象,對人的偏見,很容易給人貼標籤,從而失去社交的願望,甚至把別人對你的幫助,也視而不見。

我看到過一個中年女人,主動起來,讓座給另一個抱孩子的女人。等中年女人下次後,我旁邊的老太太說:「這個人,總是在麻將館混,也不工作,沒什麼好感謝的。」

在麻將館混和讓座,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並且後者是值得我們點贊的,但是老太太卻產生了偏見。這樣的社交態度,在我們自己身上,比比皆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能全面看一個人,那是你的格局不夠大。

鄧笛老師翻譯過一篇文章,裡面有這樣一個片段。

一個中年人,常常聽到鄰居家吵架的聲音。好不容易,聽不到吵架的聲音了,又聽到了派對的聲音,影響了大家的休息。

兩次不好的印象,讓中年人對鄰居,嗤之以鼻,彼此見面,招呼都不會打一個。

過了很長時間,就在中年人以為和鄰居老死不相往來的時候,中年人家的孩子在樓梯間摔了,鄰居家的女主人迅速衝出來,不僅扶起孩子,還送孩子去了醫院。

中年人再見鄰居,居然感動得哭了。

愛因斯坦說過:「很少有人能鎮定地表達與他們的社會環境之偏見相左的意見。」

而我們需要的,就是鎮定地表達「毫無偏見」的意見。唯有公道正派地看一個人,理解一個人,才能發現其優點、缺點,進行綜合。

02

長期溺愛,讓對方不懂感恩。

毫無保留地付出,換來的不是感謝,而是仇恨。

俗話說:「斗米養恩,擔米養仇。」想來,還真的如此。

父母很愛孩子,什麼都替孩子包辦了,那麼孩子就會變成啃老族。

親戚朋友關係、同事同學之間,也是如此。

愛得深沉,痛得流淚,兩者是有因果關係的。

在印度尼西亞科莫多島上,有很多科莫多巨蜥,它們體長兩三米,體重一兩百斤。還長有鋒利的牙齒,充滿著毒液。

當地的村民做飯的時候,飯菜的香味會吸引巨蜥。

有的巨蜥探出頭,從窗戶或者門外,看著村民吃飯的樣子。好像在說:「打發一點咯。」

村民不僅不給巨蜥吃的,還用棍子把巨蜥打走。

村民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一日三餐都投喂巨蜥,它們就會喪失野外覓食的能力,天天跑到村裡來等候投喂;而一旦我們停止投喂,它們餓壞了,就會發動攻擊......」

動物的天性,在村民的話里,體現得淋漓盡致。而人的天性,也大體如此。

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幫助,是其中一種而已。此外,我們要學會拒絕、鞭策、督促其找自立。

哪怕是懂得感恩的人,也不能給他幫助太多,而是點到為止。不要讓對方失去了「野外覓食」的能力。

03

認知不同,只會讓關係冷淡。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就別交往了。這樣的社交態度,很多人都有。

哪有雞和鴨聊天,還天天一起待著的道理?

可是很少有人深度分析,三觀不合的源頭,是因為溝通不夠,彼此的認知層次產生了層次區別。

一個不問,一個不說,人與人的默契感,是不可能有的。

很多事情,你看到的、想到的,是這樣,但是對方看到的、想到的,是那樣。彼此說出來,很快就能求同存異,但是很多人卻「不說」,還讓你「猜」。

李開復說過:「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而應當儘量學會與各階層的人交往和溝通,主動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意見。」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破產的中年人,努力讓兒女們住上好房子。直到他完全撐不住的時候,把房子賣了,然後搬家去一個小公寓。

他對兒女表示抱歉:「以後,我們得住公寓了。」

兒女問:「是我們都去嗎?」

他回答:「嗯。」

兒女很開心地說:「那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是啊,不管住在哪裡,年幼的兒女都會很開心。而不能接受小公寓的,是大人。這就是認知差,也是大人缺少對兒女的溝通的體現。

閒來無事,和身邊的人多聊幾句,別總是沉默,別讓任何人猜想你的心思。大家都很忙,有話直說。

04

古人說:「過猶不及。」

過熱、過冷、過分固執,都會成為關係發展的絆腳石。

好的關係,需要我們拿捏好尺度,什麼時候幫忙,什麼時候拒絕,什麼時候溝通,什麼時候沉默,都心中有數,並且能夠積極行動。

當然,太難維繫的關係,就算了,畢竟這個社會上,有人是一顆玻璃心,動不動就碎了。留下一點時間,做好自己。

相遇不容易,好好珍惜,好聚好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9c5273c9bf70a4b0adc57c667b66120.html